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082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虽有槁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4) 輮使之然也()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古义:_(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古义: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古义:_(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今义:阴间 古义:_(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今义: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 古义:_用心今义:指读书用功或对某事物肯动脑筋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七月既望()(2)假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汉人未可假大兵权()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_(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文:_师说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义:学识渊博的人古义:_(2)今之众人今义:大家 古义:_(3)小学而大遗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义:_(4)吾从而师之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5)师不必贤于弟子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_(6)年十七,好古文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古义:_(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策之不以其道()(2)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吾师道也()齐师伐我()师旷鼓琴()(3)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舍相如广成传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吾从而师之()(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吾师道也()(4)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5)小学而大遗()(6)圣益圣,愚益愚()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译文:_(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_(4)不拘于时,学于余。()译文:_(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_(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译文:_赤壁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缪()(3)举匏尊以相属()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白露横江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义:_(2)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古义:_(3)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古义:_斗牛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古义:_(4)望美人兮天一方今义:美貌的人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之哀吾生之须臾()顷之,烟炎张天()耳得之而为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于月出于东山之上()托遗响于悲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歌窈窕之章()(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侣鱼虾而友麋鹿()(4)正襟危坐()(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7)不知东方之既白()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译文:_(2)而今安在哉!()译文:_(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_(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_(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译文:_(6)相与枕藉乎舟中。()译文:_(7)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文:_(8)凌万顷之茫然。()译文:_(9)渺渺兮予怀。()译文:_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今义:志趣一致古义:_(2)穷山之高而止今义:贫瘠的山峰 古义:_(3)攒蹙累积今义:积累 古义:_(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古义:_(5)游于是乎始今义:承接连词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是居是州,恒惴栗()觉今是而昨非()定国是之诏()巨是凡人,偏在远郡()惟命是从()(2)极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伏尸而哭,极哀()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是以极视听之娱()(3)异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何异断斯织乎()渔人甚异之()姑俟异日观()(4)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5)引引觞满酌()将军夜引弓()相如引车避匿()引以为流觞曲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日与其徒上高山()(2)箕踞而遨()(3)卧而梦()(4)望西山,始指异之()(5)而不知其所穷()(6)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是岁,元和四年也。()译文:_(2)因坐法华西亭。()译文:_(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译文:_训练步步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余为僇人僇人:罪人B恒惴栗 恒:常常C箕踞而遨 遨:观赏D外与天际 际: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B缘染溪,斫榛莽斫:砍伐C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白色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侣鱼虾而友麋鹿B寄蜉蝣于天地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白露横江B望美人兮天一方C羽化而登仙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不知其所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B月出于东山之上 哀吾生之须臾C徘徊于斗牛之间 托遗响于悲风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可怪也欤B不拘于时 师不必贤于弟子C作师说以贻之 无爪牙之利D风雨兴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文言文知识梳理(二)必修二知识细梳理六国论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转折)古义:_(2)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_(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_(4)后秦击赵者再今义:表示又一次 古义:_(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今义:智慧 古义:_(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续性,能吸引力,能感染人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亡诸侯之所亡()燕虽小国而后亡()(2)惜子孙视之不甚惜()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犹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4)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5)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6)为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7)灭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8)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9)兵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日削月割()(2)以地事秦()(3)义不赂秦()(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5)不能独完()(6)李牧连却之()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举以予人。()译文:_(2)赵尝五战于秦。()译文:_(3)苟以天下之大()译文:_(4)弊在赂秦也。()译文:_(5)洎牧以谗诛。()译文:_阿房宫赋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古义:_(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古义:_(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今义:收集并保藏 古义:_(4)可怜焦土今义:怜悯 古义: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一六王毕,四海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晋陶渊明独爱菊()(3)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入关,财物无所取()留取丹心照汗青()(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焉盘盘焉,囷囷焉()或师焉,或不焉()且焉置土石()未知生,焉知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6)而骊山北构而西折()不敢言而敢怒()谁得而族灭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六王毕()(2)四海一()(3)骊山北构而西折()(4)辇来于秦()(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7)未云何龙?不霁何虹?()(8)朝歌夜弦()(9)族秦者,秦也()(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译文:_(2)戍卒叫,函谷举。()译文:_(3)谁得而族灭也?()译文:_训练步步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思厥先祖父C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使秦复爱六国之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的一项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B辇来于秦C未云何龙 D廊腰缦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走咸阳走:步行B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C率赂秦耶 率:都D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例:朝歌夜弦A日削月割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六王毕,四海一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函谷举B举以予人C洎牧以谗诛D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文言文知识梳理(三)必修三知识细梳理指南录后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2)层见错出()(3)几为巡徼所陵迫死()(4)主辱,臣死有余僇()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今义:医生古义:_(2)抗辞慷慨今义:不吝惜 古义:_(3)不复顾利害今义:利益和损害 古义:_(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今义:因清闲而烦闷;言行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古义:_(5)以至于永嘉今义: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有“直到”“直至”的意思。连接分句,用在后一个分句的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产生的结果。 古义:_(6)为巡船所物色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古义:_(7)几彷徨死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古义:_(8)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今义:死者的尸体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间得间奔真州()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扁鹊立有间()出没于长淮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得广厦千万间()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如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固不如也()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其如土石何()如泣如诉()(3)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徒靡弹药,无益吾事()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天高地迥,号呼靡及()(4)殆以父母之遗体行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思而不学则殆()(5)质质明,避哨竹林中()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非天质之卑()援疑质理()四、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北虽貌敬()(2)予分当引决()(3)草行露宿()(4)日与北骑相出没()(5)道海安、如皋()(6)则直前诟虏帅失信()(7)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为巡船所物色。()译文:_(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译文:_(3)予羁縻不得还。()译文:_(4)发北关外。()译文:_(5)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译文:_(6)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译文:_五人墓碑记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敛赀财以送其行()(3)亦曷故哉()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义:路中间 古义:_(2)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今义:不吝惜 古义:_(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古义:_(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义:非公家的 古义:_(5)吴之民方痛心焉 今:极端伤心 古义:_(6)颜色不少变今义:常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古义:_(7)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 古义:_(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今义:比喻某些集团的领导者或为首的人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然五人之当刑也()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2)道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策之不以其道()臣之所好者,道也()(3)除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为汉家除残去秽()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4)盛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呜呼,亦盛矣哉()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5)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6)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7)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8)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9)为以旌其所为()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全乎为五人也()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10)于激于义而死()请于当道()立石于其墓之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缇骑按剑而前()(2)不能容于远近()(3)其疾病而死()(4)人皆得以隶使之()(5)去今之墓而葬焉()(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8)安能屈豪杰之流()(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10)为之声义()(11)抶而仆之()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译文:_(2)不能容于远近。()译文:_(3)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译文:_(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译文:_(5)钩党之捕遍于天下。()译文:_(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译文:_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2)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3)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2)许公曰:“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3)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4)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不阙秦,将焉取之()且焉置土石()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_(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_(4)是寡人之过也。()译文:_(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_谏太宗十思疏一、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古义:_(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义:尽情古义:_(3)则思三驱以为度今义:认为古义:_(4)承天景命今义:景色古义: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烟涛微茫信难求()低眉信手续续弹()(2)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虽在下愚,知其不可()代下司职()(3)为则思三驱以为度()竭诚则吴越为一体()亏无为之大道哉()为天下笑()(4)之臣闻求木之长者()简能而任之()可以养松乔之寿()将崇极天之峻()(5)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吾恂恂而起()蟹六跪而二螯()(6)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戒奢以俭()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三驱以为度()虽董之以严刑()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5)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6)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7)何必劳神苦思()(8)居安思危()(9)择善而从之()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终苟免而不怀仁。()译文:_(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_(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译文:_(4)虽董之以严刑。()译文:_(5)将崇极天之峻。()译文:_(6)今守之而不足,何也?()译文:_(7)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译文:_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拜送书于庭()(2)召有司案图()(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6)肉袒伏斧质()(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8)设九宾()(9)请奏盆缻秦王()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其势必不敢留君今义: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古义:_(2)请指示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_(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古义:_(4)于是相如前进缻今义:向前行进古义:_(5)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古义:_(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卑鄙下贱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负秦贪,负其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闻之,肉袒负荆()(2)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乃使其从者衣褐()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舍相如广成传()(2)乃使其从者衣褐()(3)左右欲刃相如()(4)乃前曰()(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6)怒发上冲冠()(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8)而相如廷叱之()(9)宁许以负秦曲()(10)秦王恐其破璧()(11)毕礼而归之()(12)完璧归赵()(13)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文:_(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