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882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xx渭南高二检测)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物种共生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生态位原理【解析】物种共生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B2某牧草的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害虫过度繁殖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C食物链被破坏D害虫产生变异新类型【解析】食物链被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有害动物泛滥成灾。【答案】C32011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中国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减小能耗,更好地保护环境。下列措施与其不相符的是()A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C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D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解析】低投入、高产出、无(低)污染是生态工程的总体目标,浮床工艺法治理水污染是已经验证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物质经多级利用而实现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先生产后治理的思想不符合生态工程的要求,应该是在生产的同时不造成环境污染。【答案】C4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不变D减少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其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因此,要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应适当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答案】B5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答案】C6生态农业设计中,引进捕食性动物控制有害昆虫的数量,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这都属于()A平面设计B垂直设计C时间设计D食物链设计【解析】引进捕食性动物,增加新的生产环节,从营养结构上看都是在原有的食物链中引入或增加新的环节,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属于食物链设计。【答案】D7(xx盐城高二测试)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解析】生态农业中巧接食物链,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系统总能量利用率并没有降低。【答案】D8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生态农业模式()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C提高了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所以A项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环节的增多而发生改变,所以C项错误;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虽然更加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但依然需要外部的投入,所以D项错误。【答案】B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设计的依据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B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采用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网)的“相接”法C生物氧化塘是生态工程设计的一个实例D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处理污水【解析】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采用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网)的“加环”法。生物氧化塘内的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处理污水的生物循环过程,是生态工程设计的一个实例。生物氧化塘就是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的,藻类产生的O2有利于好氧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各种菌产生的CO2等无机物又能被藻类充分利用。【答案】B10(xx南京高二检测)图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C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解析】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被多级利用;食用菌和蚯蚓可分解粪屑、杂屑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图中食物链并未延长,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答案】C二、非选择题11“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_。沼气的产生依赖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_。(3)“四位一体”应用了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抵抗力稳定性_(填“高”或“低”)。(4)举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解析】该生态系统是运用了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建立起来的。生产者是蔬菜,消费者是人、猪,食物链只有两条。这样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低得多。能量的利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两条分解者(2)不能(3)食物链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低(4)使用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减小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田地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活动。(1)从生态因素上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2)“退耕还林(还草)”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是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是保护森林,近年来,首都北京等地频繁出现了“沙尘暴”,源头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这说明森林等植被在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我国在西北植树造林方面应依据生态工程的_原理,注意树种不要过于单一。【解析】本题考查了非生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应用。我国西部地区以干旱为主,水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都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植被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这样改善了西北气候,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答案】(1)水(2)物种多样性原理自我调节能力(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物种多样性13(xx黄河中学月考)“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A是“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图B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生态工程的原理,请补充图B中的连线并注解,从而完成该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2)该生态模式中建立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和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为什么相对要多一点?_。使用沼气池里的残渣肥田为什么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3)“四位一体”应用了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_。【答案】(1)如下图(2)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所以需水、需肥多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或能量多级利用)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