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521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4(xx广州市二模)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起止时间191519181919192219231926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0.78%2.45%25.14%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19231926正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成为人们的共识,故C项正确。A项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故D项错误。答案:C5. (xx南宁一模)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军队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同时用部分兵力监视和防备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待两场战争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之敌;最后,集中兵力北上,统一全中国。加伦此时供职于()A南京临时政府B广州国民政府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地点信息可推测出这是北伐战争,所以此时政府为广州国民政府,故B项正确。答案:B6(xx梅州市质检)1924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19241927年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的失败是蒋介石和汪精卫“清党”“分共”叛变革命的结果,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消灭北方的张作霖军阀, A项错误;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是四个阶级联盟的政党,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主要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C项错误。答案:D7(xx南京市二模)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势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27年12月”可知“特点”应该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答案:C8(xx惠州市调研)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下列属于“右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右倾”的含义。A项应是认识高于实际,不符合题意;B、D两项是正确的探索,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符合认识落后于实际的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标语具有战斗力,在战争年代尤为如此。下列标语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时期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图片A中“中央红军”、C中“打土豪,把土地分给农民,工农红军” 、D中“红军”“国民党军阀”说明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图片B中“抗战到底”说明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B项。答案:B10(xx广州市一模)“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A出师北伐 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 D挺进大别山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可知:“我们的队伍”是红军,红军从瑞金开始长征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答案:B11(xx福州市一模)“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处理党内矛盾与分歧,这是在遵义会议上。遵义会议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故C项正确。答案:C12(xx佛山市二模)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时间1921年7月1927年4月1927年8月1934年1937年初人数575.7万1万多30多万4万多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第一次增长出现在1927年4月,此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 A项错误;第二次增长是1934年,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中共党员人数增加,故B项正确;第一次下降在1927年48月,主要说明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危害,C项错误;第二次下降出现在1937年,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D项错误。答案:B13(xx湖北百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解析:本题考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革命的转型,旨在考查历史线索的梳理、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回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回答“沉沦”;从时间信息“1901年到1920年”入手,联系此时民族资产阶级等先进中国人的斗争等知识回答“准备”。第(2)问联系五四运动以来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及意义回答。答案:(1)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2)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14(xx乌鲁木齐二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1919年“五四事件”前大阪朝日新闻关于山东问题的主要报道。发表时间、版面标题字数来源地点主要内容1月1日,14版青岛还附要求约70纽约客观表述中国代表团意见2月8日,1版支那委员小策约500东京电话采访巴黎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和会上日中代表对山东问题的辩论(续表)3月27日,1版山东还附要求约70巴黎推测中国委员会将在下周的五国会议上提出归还青岛4月26日,1版山东问题与煽动抵制日货约1900上海指出中国排日亲美的现象日益严重,强调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正当性,指责英美等国在排斥日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材料二表2:日本报纸关于“五四事件”的报道主题。新闻主题新闻来源地新闻内容来源推测报道倾向报道关键词暴力排日北京、芜湖、汉口、常德、广东、上海、福州、济南驻外记者极力描述学生在活动中的暴力行为学生义和团、骚乱、暴行、猖獗、险恶欧美指使长沙、汉口、上海、广东驻外记者将英美传教士、商人描绘成排日运动背后的阴谋家煽动家、传教士、鼓吹中国背信弃义北京驻外记者、日本评论家日本单方面为中日友好做出努力,中国的排日表现令人失望捏造的、丑陋的、日中友好、辞令客观报道中国反应北京、上海、天津等直接转载中国本土报纸的评论王润泽政治、外交与媒体:1919年日本报纸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研究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关注报道山东问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处“报道关键词”评述日本报纸关于“五四事件”的报道。答案:(1)原因:巴黎“和平会议”召开,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利权”的要求;战后中国排日亲美现象严重;日本企图将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合法化。(2)提示:从立场、观点、目的等方面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