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5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514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5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5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5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核心知识聚焦】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掌握常见文言多义实词,必须通过系统整理,结合具体语境来记忆。如:,二、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词类活用。主要类型如下:,三、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现象。主要类型如下:,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文言文中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主要类型如下:,五、偏义复词文言文中,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如:,【二级训练通关】【一级通关整合提升】1.下列对“患”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B.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忧患)C.不患寡而患不均(忧虑,担忧)D.故患有所不辟也(担忧),【解析】选D。患:灾患,灾难。,2.下列对“疾”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讨厌)B.春风得意马蹄疾(快,迅速)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声音宏大)【解析】选B。疾:敏捷,轻快。,3.下列句中加点的“却”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A.相如因持璧却立B.却话巴山夜雨时C.却匈奴七百余里D.却是旧时相识,【解析】选A。例句与A项都是动词,意思都是“退”。B项,副词,还,再。C项,动词,击退。D项,副词,表示转折,然而。,4.下列句中加点的“如”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沛公起如厕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劳苦而功高如此C.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解析】选A。例句与A项都是动词,意思都是“往,到去”。B项,动词,像这样。C项,动词,依照。D项,动词,比得上。,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觉今是而昨非是:正确B.乐琴书以消忧书:书籍C.恭疏短引疏:奏疏,一种文体D.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是【解析】选C。疏:书、撰写。,【二级训练迁移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召入对,首,以“自天子至于庶人所当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为言:“界限明,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乐其奉。”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会行都火,应诏曰:“臣顷进本心外物界限之说,盖欲陛下亲揽大柄,不退托于人,尽破恩私,求,无愧于己。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于火之未然,亦足以见人心陷溺,知有权势,不知有君父矣。”上读之感动。(节选自宋史蒋重珍传,有删改),1.界限明,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乐其奉。(5分)2.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于火之未然,亦足以见人心陷溺,知有权势,不知有君父矣。(5分),答案:1.界限分明,就会知道有天下安定和动乱,何必把尊贵视为快乐;知道有百姓喜乐哀愁,何必把侍奉视为快乐。2.宰相的府第,华美屋宇纵横连片,然而(其他地方)火烧得焦头烂额,唯独宰相府则因防患未然而得以保全,这也足以看出人心堕落,仅知道有权势,不知道有君父啊。,附【译文】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名,任建康军签判,母亲亡故,改任昭庆军签判,不久因公事与掌管监察的同僚意见不合,请求为宫观官,改任奉国军签判。绍定二年,奉召入京应对,首先以“从皇帝到百姓应当首先懂得内心与外物这两者,的界限”说:“界限分明,就会知道有天下安定和动乱,何必把尊贵视为快乐;知道有百姓喜乐哀愁,何必把侍奉视为快乐。”第二年,在霅川等待任命,转到文阁门,请求应对,当权者忌惮他,把他差遣到镇江府任通判,他推辞了。恰逢临安火灾,他应诏上奏:“我近来上奏的本心外物界限之说,是想要陛下,亲自掌握大权,不要退让托付给旁人,完全打破私人感情,求得问心无愧。祖宗宗庙最重要,侍奉应该视为他们还活着一样,但从小到大,宗庙从未在火灾发生之前加以防备过;宰相的府第,华美屋宇纵横连片,然而(其他地方)火烧得焦头烂额,唯独宰相府则因防患未然而得以保全,这也足以看出人心堕落,仅,知道有权势,不知道有君父啊。”皇帝看后,很受感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理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必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皇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选自宋史忠义郭永,有删改),【注】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牒:授官的文书。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文移:公文。遮留:拦阻挽留。,3.太原帅率用理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5分)4.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5分),答案:3.太原帅一般都由重臣担任,每次宴请花费千金,从各县收取用于供给,从大谷县收敛的尤其厉害。4.府里派遣几批士卒称为“警盗”,刺探各县的长短,游荡作恶而不回去,没有人敢违抗他们,郭永给他们带上脚镣手铐带到郡府,郡府为此一并把其他县的人都追回来了。,附【译文】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年轻时刚强英明,勇敢果断,身高七尺,美髯飘胸,神采奕奕。继承祖先的官职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个习武之人,做坏事贪图利益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的案卷,郭永力争不被听从,就从袖中拿出文书归还太守,拂衣而去。后来调职做清河县县丞,不久又任大谷县知县。太原帅一般都由重臣担任,每次宴请花费千金,从各县收取用于供给,从大谷县收敛的尤其厉害。郭永上书到幕府说:“不是十分之一的索,取,都是民脂民膏,怎么可以用来充当宴会的花销呢?如果没有得到命令,我将检举揭发而回去了。”府署因此不敢强迫征收。县里有一个水潭可以生成云雨,年景干旱的时候,有巫术之人趁机以此鼓动乡民(叛乱)。郭永对巫人处以杖刑,在太阳下曝晒,大雨马上便下来了,县里人刻石碑来记录这件奇异的事,情。府里派遣几批士卒称为“警盗”,刺探各县的长短,游荡作恶而不回去,没有人敢违抗他们,郭永给他们带上脚镣手铐带到郡府,郡府为此一并把其他县的人都追回来了。从此他对部使者及郡里的公文有对人民不便的,一定会反复分析利害,有的于是废止而不实行。有人对郭永说:“世事想来都差不多,不要,因此招致祸患。”郭永说:“我知道我的志向并践行了我的志向罢了,无暇考虑其他的利害。”大谷县人因他的明政安居乐业,认为没有任何县令能比得上郭永。后来已经离任好多年了,偶尔路过大谷县,老少乡亲仍然在路边挽留郭永,好像他只是刚刚离去一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有删改),5.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5分)6.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5分),答案:5.头一次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为惊奇,结为好朋友,于是名震京师。6.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同党,我就不知道他的其他情况了。,附【译文】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家里世代贫贱。从小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衙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他善于议论,声音华美。到洛阳云游。头一次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为惊奇,结为好朋友,于是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官员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认为他们像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以有道科荐举他。有人劝郭林宗出来为官的,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于是,他都没有答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勉励教育读书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身着宽衣大带,周游州郡列国。曾经在陈、梁间行走遇到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作“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而不放弃侍奉父母”,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同党,我就不知道他的其他情况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品评人物,但不发激烈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到迫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书,学生有上千人。,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翔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高祖践阼,选补国子生。翔初为国子生,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己,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翔居小选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翔少有孝性。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节选自梁书褚翔传,有删改)【注】小选:吏部郎的别称。,7.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5分)8.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5分),答案:7.褚翔到义兴后,古树忽然生出新枝新叶,百姓都认为是被他的善政所感动。到他任期一满,官吏及百姓去京城请求让他连任,皇上下令同意。8.他任侍中的时候,母亲病得很厉害,他请和尚为母亲求福。半夜突然看见门外有奇异的光彩,又听见空中有弹指之声,等到天亮,母亲的病就好了。,附【译文】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褚翔)才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身体消瘦如同成人一般,亲戚都感到十分惊异。长大之后,褚翔学识渊博性情高雅,有器量。,高祖即位后,褚翔被补选为国子生。褚翔起初为国子生,成绩优秀。他为父亲服丧,期满后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为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褚翔出京任义兴太守,他为政清廉,洁身自好,减省繁杂苛刻的政令,除去浮华靡费的用度,老百姓的生活很安宁。义兴的西亭有棵古树,已经枯死多年,褚翔到义兴,后,古树忽然生出新枝新叶,百姓都认为是被他的善政所感动。到他任期一满,官吏及百姓去京城请求让他连任,皇上下令同意。不久,朝廷又征召褚翔为吏部郎,褚翔离郡之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褚翔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公正清廉,不因为别人的请求嘱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人们称赞他公正平允。不久,他迁任侍中,很快又转任散骑常侍,统领羽林监,侍奉东宫。后来,他出京任晋陵太守,在任未满一年,因公事免职。不久又任散骑常侍,侍奉东宫。太清二年,他迁任守吏部尚书。那年冬天,侯景,围困宫城,褚翔在围城内为母亲服丧,因伤心过度而去世,死时四十四岁。皇上下诏追赠他为吏部尚书。,褚翔年少时就有孝心。他任侍中的时候,母亲病得很厉害,他请和尚为母亲求福。半夜突然看见门外有奇异的光彩,又听见空中有弹指之声,等到天亮,母亲的病就好了。人们都认为这是褚翔的精诚所致使。,【加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有删改),1.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5分)2.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5分),答案:1.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把慕氏家族的人)拘捕来,在街市上(将他们)斩首。2.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附【译文】张守约,字希参,是濮州人。(他)凭借父祖的功勋主管原州截原寨。(他)担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中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的利弊,(建议)都被采纳。欧阳修推荐他有智慧谋略、通晓边塞事务,(他)被提拔为融州知州。峒族将领吴侬凭恃险要地势而成,为边境祸患,(张守约)捕杀了他。欧阳修又推荐张守约可以担任将帅,(他)担任了定州路驻泊都监,调往秦凤(任职)。在职六年,查出生羌隐瞒一千顷田地用来招募射手,修筑硖石堡、甘谷城,评定功劳(数他)最多。,(朝廷)提升(张守约)为西上阁门使、镇戎军主管,调往环州任职。慕氏家族强横凶狠难以节制,鼓动部落滋事,(张守约)统率军队征讨并擒获他们,部落余众逃到夏国。张守约在边境上驻扎军队,下军令追捕不舍,过了几天,用枷锁(把慕氏家族的人)拘捕来,在街市上(将他们)斩首。跟随(皇帝)征讨灵武,,到达清远军,劝告高遵裕命令士兵保护好粮饷,以防备被(敌方)抢劫,(但高遵裕)不听从劝告,结果兵败而归。张守约有捍卫海南咸平的功劳,不被记功。,(张守约)进职为环庆都钤辖、邠州知州,又调任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兼任康州刺史。夏人在南牟驻军十万,畏惧张守约的威名,带领军队退走了。任泾州知州,泾水经常冲毁城墙,每年春天都必须加固堤坝,所花费用无法计算。正值饥荒之年,(张守约)废除了这一劳役。有人问:“怎么对付水灾?”张守,约说:“饥荒之年役使民众,比水患还要厉害,我将慢慢想办法解决。”河神祠原来在河南岸,(张守约)祷告后把它迁到河北岸,(用这种方法)来制止河水泛滥。有一天夜里雷雨大作,第二天,河水改向南流,河的北岸就成为沙滩。(朝廷)召(张守约)回朝担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守约)在途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一级训练学而思用】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拜拜相如为上大夫()谨拜表以闻()拜送书于庭(),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辞相印不拜(),2.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除臣洗马()扶辇下除,触柱折辕()以兴利除弊(),3.辞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归去来兮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大礼不辞小让(),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使皇武子辞焉()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4.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臣从其计()弟走从军阿姨死()樊哙从良坐()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5.道会天大雨,道不通()策之不以其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伐无道,诛暴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何可胜道也哉()道不同,不相为谋(),6.度吾忘持度()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7.发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闾左適戍渔阳()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8.故暮去朝来颜色故()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君安与项伯有故()既克,公问其故()故遣将守关者()故臣复取璧(),9.顾赢得仓皇北顾()顾野有麦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大行不顾细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其后秦伐赵,拔石城()遂拔以击荆轲(),11.彼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童子之师(),12.便便可作婚姻()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便言多令才(),13.薄儿已薄禄相()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不宜妄自菲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1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之不以其道(),答案:1.授予官职,任命上,拜古代表示敬重的一种礼节拜见,拜谒接受任命2.清除,去掉授予官职殿阶去掉,除去3.借口托辞,借口一种文体告别,辞别计较告别,辞别遣去,打发走避开,躲避,4.跟从听从参与依傍,紧挨着zn,合纵的盟约5.道路正确的方法风尚道义取道说,讲意向6.尺寸,量长短的标准限度,尺度规章制度越过du,计算,7.发出征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拨动花开8.衰老仍然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原因,缘故故意,特意所以,因此9.回头看;回头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但是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反而,难道,10.提升,提拔越出,突出,高出攻克,攻取,占领拔出,抽出11.他,他们人称代词,对方,别人,与“我”相对指示代词,那,那个,与“此”相对12.就,即便利条件,有利的机会言辞敏捷,13.微薄,少浅薄轻视,看不起迫近14.马鞭子计谋,计策拄着用鞭子打,二、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并释义(一)名词活用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廷:_秋水时至时:_2.籍吏民,封府库籍:_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_,3.吾从而师之师:_侣鱼虾而友麋鹿侣:_友:_4.徐孺下陈蕃之榻下:_阙秦以利晋利:_,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随季节,按季节2.名词作动词,登记种植3.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以为伴侣,以为朋友4.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使得利,(二)动词活用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_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_6.舍相如广成传舍:_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_7.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死:_,答案:5.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所见到的景象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住下使跟从7.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三)形容词活用8.策扶老以流憩老:_越国以鄙远远:_9.大王必欲急臣急:_复前行,欲穷其林穷:_,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_且庸人尚羞之羞:_1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_春风又绿江南岸绿:_,答案:8.形容词作名词,老人远方,指郑国9.形容词作动词,逼迫走完,走尽1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以为羞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使变绿,(四)数词活用12.六王毕,四海一一:_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_13.二三其德二三:_14.其一犬坐于前一:_,答案:12.数词作动词,统一依附13.数词作形容词,有时二,有时三,指不专一,不忠诚14.数词作名词,一只狼,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古今异义词的含义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今义:十分,极2.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_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3.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4.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_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企业等)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今义:保养身体,答案:1.不平凡,意外的变故2.迎接3.求学的人4.跟从并且5.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6.供养活着的人,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通_,词义_2.偭规矩而改错_通_,词义_,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通_,词义_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_通_,词义_,答案:1.说脱脱身2.错措措施3.闵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4.知智聪明,智慧,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释义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复词是_,偏义在“_”,词义_2.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复词是_,偏义在“_”,词义_,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复词是_,偏义在“_”,词义_4.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是_,偏义在“_”,词义_,答案:1.公姥姥婆婆2.死生死死亡3.异同异不同4.出入入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