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训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432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巩固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xx年广东湛江二模)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3(xx年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5(xx年广东韶关一模)“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6(xx年广东汕头一模)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度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7翻阅古文献中有关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是()A反对郡县制 B反对中央集权C主张郡县制 D主张中央集权9秦灭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五德之运”学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突出反映了()A礼乐制度被皇帝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10(xx年深圳高三月考)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分标准,提出了“宗法社会”“王权社会”与“民权社会”之称谓。其中“王权社会”阶段我国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A任免 B世袭 C举荐 D考试11秦朝的统治虽然非常短命,但其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这一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C分权独立 D民主政治12(xx年珠海模拟)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xx年广东汕尾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的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材料二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材料三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8分)(2)评论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共16分)14(2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秦琅琊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8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10分)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年广东广州海珠区高三测试)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2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宋朝二府三司制 D明朝殿阁大学士3图一和图二反映我国西汉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图一图二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4(xx年广东韶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5(xx年广东茂名二模)“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A郡县制 B刺史制度C科举制 D谏议制度6(xx年广东江门一模)“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xx年广东韶关一模)“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知识分子不能上升8(xx年广东茂名一模)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歌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 D土地兼并现象9(xx年广东惠州四模)从宋代到明清,政府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防止“冒籍”,打击“科考移民”,目的是()A维护分封制 B复兴宗法制C削弱地方势力 D加强专制集权10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1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帝权威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12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3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10分)(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2分)(3)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4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14(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军机处设置的原因和特点。(8分)(2)军机处职能演变过程是怎样的?(4分)(3)试评述军机处的实质及影响。(10分)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A解析:A项齐婴由“侯”升“王”,构成对周显王权威的挑战,不具有“合法性”。B、C、D三项是诸侯在自己领地内的合法权利。2B解析:A项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和义务做不到时受到的处罚;B项意思是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反映了分封制的崩溃;C、D两项反映的的是宗法制的内容。故选B项。3C解析:材料的大意是,王后如果没有嫡子,就选择立年长的;如果年龄相当,那就选择品德高尚的;如果品德修养也相当的话,那就用占卜来决定。这说明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故选C项。4C解析: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5B解析:宗法制是一种血缘关系,按照血缘亲疏确定等级差别。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祠堂”“家庭”“祭祖”。概念和关键信息二者结合,故选B项。6A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皇帝制度和地方的郡县制的特点,这两方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故选A项。7C解析:图一上的字体为“御史大夫”,不掌管“武事”,故A项不正确;图一上的字不是“丞相”,应排除B项;图二上有“太尉”字样,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副丞相是御史大夫。故选C项。8A解析:题干中的那位大臣认为商(殷)周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的缘故。“陛下有海内”指秦完成统一,末句“归古”是指实行分封制。9D解析:始皇的意图是加强皇权,而“五德之运”属天人感应学说;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故D项符合题旨。10A解析: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后,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任免。故选A项。11A解析:从题意上看,考查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A项符合题意。12A解析:材料所指制度是秦的郡县制。郡县制与周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13(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8分)(2)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对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很容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16分)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16分)14(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分)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主流思想:儒家思想。(6分)(2)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8分)(3)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10分)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D解析:提干所述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它是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进行的;“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此举措迎合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王国缩小而朝廷直辖地区扩大;“推恩令”实行后,列侯喜得所愿,避免了武力削藩引起的动荡。故选D项。2B解析:从题干中“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的信息可知是分割相权的措施,且强调“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只有B项符合。3A解析:图一表明西汉时期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图二反映元代地方行政管理实行行省制度,故选A项。4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积贫积弱主要是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分化事权导致的,故选A项。5D解析:据材料信息:“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可知是对古代谏议制度的描述。6B解析:从信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由下而上推举官吏”可知与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和方式一致,故选B项。7C解析:A项察举制是以“孝廉”为参考,由地方官员推荐符合的人才到中央做官;B项九品中正制选才标准是门第、出身,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很难成为社会上层;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不少开国功臣就出自流动知识分子,得益于农民起义的成功。8B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原无真实义” 我们看到是“括帖上下文,”说的正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故选B项。9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到明清完善科举制,而科举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故选D项。10C解析:根据题干彻底改变“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双重否定体现了肯定君主专制,这种状况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废中书,权分六部。故选C项。11A解析: 百家姓的排列与皇权有关,宋代皇帝为赵姓,明代皇帝为朱姓,皇帝的姓氏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反映出皇权的专制与独尊。故选A项。12B解析:题中首诗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从中反映了官员的从政的精神压力。而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加强对官员的控制。13(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4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4分)(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设军机处等。(4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4分)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4分)(3)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4分)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为历朝沿用。(2分)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增强了君主的专制,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2分)14(1)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8分)(2)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4分)(3)实质: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皇帝行使行政权力的机要部门。影响:使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强化。(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