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36.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347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36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选摘自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材料二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注: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第(1)问,先依据材料总结出秦始皇的事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第(2)问,实际考查对“焚坑事件”的评价问题,“要商量”是指毛泽东对郭沫若全面否定“焚坑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全面地分析,又要指出其危害,也要看到其对巩固统一的作用。答案:(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交通网道。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2)事件:焚书坑儒。理解:秦始皇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材料二康熙帝以儒学治国,于九年(1670)十月九日发布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颁布全国要求切实遵照执行。康熙皇帝曾于内廷设立了南书房。入职南书房的官员多是才华出众的汉人,他们不仅辅导皇帝读书写字、讲求学业、时备顾问,还代拟谕旨、编辑典籍。 中华名人传记康熙传材料三(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请回答:(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结论。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康熙帝治国措施的积极作用。(2)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比较容易;第二小问,实际分析康熙帝以儒学治国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对满洲封建化作用和缓和民族矛盾等角度回答。第(2)问,是开放性的习题,无论你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关键是要能依据康熙帝的自我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理由。答案:(1)史实: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密切与西藏关系。反击沙俄侵略,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积极作用:以儒学治国,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满洲封建化。笼络汉人,有利于缓解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3.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认识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解析:第(1)问,依据“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这反问句得出作者认为克伦威尔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史实”依据所学回答。第(2)问,“敬慕的原因”依据“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进行归纳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基本的人物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不足”材料一:着眼于人物的局限性忽视其进步性;材料二:只看到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没有看到其局限性。“正确方法”:应该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并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答案:(1)克伦威尔不是真正的革命者。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2)原因: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实行行政集中化,改变四分五裂局面。(3)不足:材料一:着眼于人物的局限性,忽视其进步性;材料二:只看到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没有看到其局限性。正确方法:应该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并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所以主义是先由思想再到信仰,次由信仰生出力量,然后完全成立,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材料二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百度百科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中促进政治地位平等和经济地位平等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这在当时有何意义?解析:第(1)问,从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角度回答孙中山的思想,政治平等即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经济平等即孙中山“民生”思想,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国父”即国家的创立者,从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回答,材料中的“当时”,指1940年,正是抗战时期,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争取抗战的胜利。答案:(1)政治地位平等是指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和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平等是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2)原因:他倡导民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影响: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有利于促进国共之间的合作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5年,袁世凯受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营制、装备、训练、机构和军事学堂来看,新建陆军实为我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1901年4月,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联合张之洞奏请朝廷停止科举,鼓励官僚乡绅捐资办学,发展近代新式教育。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如颁布实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国际经济活动,既开阔了国人的经济视野,又有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郭剑林关于袁世凯评价的几个问题材料二袁世凯为了早日实现做皇帝的美好愿望,在日本的威胁利诱下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们认为,不管袁世凯有没有以接受二十一条作为获取日本支持这种动机,也不管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时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却是铁的事实。仅从这一点看,袁世凯就逃脱不了与二十一条的干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袁世凯卖国的罪名是任凭你怎么洗也洗不掉的,如果一味要坚持洗下去的话只会越洗越黑。苏金有应还给历史一个真实的袁世凯(1)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看,材料一、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差异?(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影响袁世凯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答案:(1)材料一认为,袁世凯编练新军,废除科举办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材料二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出卖民族利益,阻碍了中国民主化进程。(2)一方面,世界发展潮流的推动;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另一方面,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封建专制观念的根深蒂固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甘地印度自治材料二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止默甘地论(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材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认为印度实现自治的中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为实现印度自治采取的斗争对策和形式。(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斗争形式和目标两个方面,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答案:(1)根源:英国殖民统治(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原因:印度沦为殖民地;工业革命。(2)中心:手纺车(纺纱车)。对策:恢复传统手工织布劳动。形式:非暴力抵抗。(3)甘地用手工劳动抵制机器大生产,具有反工业化倾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民族自信,在争取民族自治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