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7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0209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7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7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7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讲自然灾害与人类,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考纲呈现,KAOGANGCHENGXIAN,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纲解读,KAOGANGJIEDU,1.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2.明确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3.探究人类应如何防灾、减灾、趋利避害。(重点),思维导图,SIWEIDAOTU,考点一洪涝灾害的成因,课时作业,考点二洪灾的防治措施,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洪涝灾害的成因,1.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界,(2)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寒潮、冰雹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海啸、咸潮、赤潮等,干旱,洪水,滑坡,2.洪水和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溢流,房屋,农田,瘟疫和传,染病,交通,商业,3.洪灾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气象因素:、大量冰雪。,河湖因素,冰凌_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溃决,强降雨,快速融化,堵塞河道,堤坝,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植被覆盖率越,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高,低,纵向坡度,(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河床坡度。: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的速度。,加快,升高,减小,围湖造田,河道排水,知识拓展分析洪水灾害的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涝灾害。(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发生的领域,图中的干旱灾害属于气象灾害,除此之外还有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生物灾害等。2.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写序号)区。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形成干旱灾害的原因除降水少、蒸发旺盛等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例如人口稠密、工农业经济活动发达而需水量大,破坏植被造成的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等。4.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5.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台风。6.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是森林火灾,其监测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命题探究,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1.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答案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南北方过渡地带,所以该省的气候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南北差异,尤其是降水方面。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的特征作为切入点,结合图示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答案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2.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解析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处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灾害严重。,洪灾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1),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防止洪水漫溢。(3),加快泄洪速度。(4)开辟,开挖,降低洪水水位。,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分洪区,分洪道,2.非工程措施,滥砍乱伐,土地,水利建设,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命题探究,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解析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四周高,缺少入海河道,因此通过河道整治、分蓄洪工程与水库的建设等扩大河道的泄洪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有预报、管理、保险、宣传教育等。,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2.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答案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风暴潮次数相对集中于710月,属于夏秋季节;解答形成风暴潮的原因,可以考虑大风的动力作用,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台风多发,容易形成大风,同时河流入海径流增多,对海水的顶托明显。,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解析防灾减灾措施可以从工程、技术、生物、宣传教育等方面展开。,课时作业,基础落实练,2,3,4,5,6,7,8,9,10,11,12,13,14,1,据民政部统计,201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C.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频发性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2,3,4,5,6,7,8,9,11,12,13,14,1,解析自然灾害发生,会造成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亡,没有这一特征,只能叫自然现象。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会发生自然灾害,A错。人类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但不能阻止,B错。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是潜在性、突发性等,没有频发性特点,C错。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D对。,10,2,3,4,5,6,7,8,9,11,12,13,14,1,2.大自然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更会赐予人类丰富的资源。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是A.在陡坡上开垦农田B.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C.江南红壤丘陵区全部种植水稻D.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10,解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陡坡上不适宜开垦农田,A错。黄土高原适当退耕还林还草,可以保持水土,B对。江南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水稻,C错。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不合理,D错。,2,3,4,5,6,7,8,9,11,12,13,14,1,10,2,3,4,5,6,7,8,9,11,12,13,14,1,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解析根据图形观察1990年后的时间段,即可直观看出两线均在上升。,3.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10,2,3,4,5,6,7,8,9,11,12,13,14,1,4.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解析我国东部多为平原或丘陵,在降水强度大的情况下,泄洪较缓慢,淹没土地,从而造成洪涝灾害。,10,2,3,4,5,6,7,8,9,11,12,13,14,1,右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解析警戒水位是可能发展成水灾的水位,实时水位即实际水位,因此图中各地实时水位和警戒水位越接近或实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则越有可能发展成水灾,防汛任务越艰巨。,5.图中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A.吉安B.长沙C.都昌D.仙桃,10,2,3,4,5,6,7,8,9,11,12,13,14,1,6.图示区域洪灾严重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多修建水库B.地势低平开挖入海河道C.围湖造田退耕还湖D.上游来水量大跨流域调水,10,2,3,4,5,6,7,8,9,11,12,13,14,1,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因此A错误;地势低平易造成泥沙沉积,水流不畅,因此应疏浚河道,B错误;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是该区域形成洪灾的原因之一,退耕还湖是合理的防治措施,C正确;上游来水量大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防治措施应是做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发挥大型水利设施的防洪作用等,D错误。,10,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时段在气温回暖过程中气温突然降低,出现“倒春寒”现象。,能力提升练,2,3,4,5,6,7,8,9,11,12,13,14,1,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年初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78题。7.该地受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A.时段B.时段C.时段D.时段,10,2,3,4,5,6,7,8,9,11,12,13,14,1,8.为保护茶园在春季免受冻害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塑料薄膜覆盖加强茶园的通风条件熏烟、增大湿度滴灌、施肥A.B.C.D.,解析薄膜覆盖与熏烟、增大湿度都可减轻冻害威胁。,10,2,3,4,5,6,7,8,9,11,12,13,14,1,下图表示某次大地震造成的海啸在太平洋中的扩展情况,图中的数字和曲线表示该灾害发生后扩展的时间(小时)和范围,海水越深,速度越快。读图,回答910题。9.海啸到达时间相当的A、B、C、D四个海区中,A海区距离最远是因为A.表层洋流的加速作用B.海岭附近,摩擦力大C.沿途大陆架宽广,速度快D.途经岛屿少,阻力小,10,2,3,4,5,6,7,8,9,11,12,13,14,1,解析A海区主要位于东太平洋,岛屿少,对海啸阻挡作用弱,导致速度快,在同样时间内,速度越快,传播距离就越远。,10,解析从图中可知,震源位于南美洲西海岸附近,该地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为板块的消亡边界。,2,3,4,5,6,7,8,9,11,12,13,14,1,10.引发此次海啸的地震A.震级小但烈度大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会引发厄尔尼诺现象,10,2,3,4,5,6,7,8,9,11,12,13,14,1,下图为“2016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C.火山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10,2,3,4,5,6,7,8,9,11,12,13,14,1,12.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10,解析从图中等值线分布来看,地质灾害等级高的地区如甲、乙、丙等均位于低山丘陵区,这些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案甲:低温(或寒潮)。地膜(或秸秆等)覆盖;大棚育苗。乙:干旱。引水灌溉;适当深播,播后适时覆膜保墒。,2,3,4,5,6,7,8,9,11,12,13,14,1,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墒情,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下图为我国春季某时段农用天气预报图。(1)说出甲、乙两地区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10,2,3,4,5,6,7,8,9,11,12,13,14,1,解析根据材料对“墒情”的解释可知,墒情较差的乙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面临旱灾;应对措施是引水灌溉,并采取减少水分蒸发的措施保墒。甲地区墒情优,说明土壤中水分含量适合播种和作物生长,因此其面临的灾害不是旱灾;材料中说图示为“春季”,此时,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仍然比较强大,受其影响,春季低温或寒潮是甲地区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可从保温、育苗两个角度归纳。,10,解析强对流天气往往带来大风、暴雨。此时正值春播,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受夏季风进退规律的影响,春季我国普遍雨季尚未来临,丙地区的春旱较严重,强对流天气可缓解旱情。,2,3,4,5,6,7,8,9,11,12,13,14,1,(2)说出丙地区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及有利影响。,答案危害:暴雨、大风。有利影响:增加墒情(或增加土壤湿度),缓解旱情。,10,2,3,4,5,6,7,8,9,11,12,13,14,1,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四川西北部阿坝某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分布图,近年来拦砂坝、排导槽等工程设施防御灾害的能力不断下降,灾害威胁加剧。指出图示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并分析图中拦砂坝防御灾害能力下降的可能原因。,10,答案条件:地壳活跃,地表多疏松堆积物;坡陡谷长;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形成泥石流。原因:拦砂坝泥沙淤积,拦蓄能力下降;坝体被破坏。,2,3,4,5,6,7,8,9,11,12,13,14,1,解析首先明确图示地区自然灾害主要为泥石流,其形成条件可从堆积物、沟谷、降水角度等回答。拦砂坝的防灾能力与坝内库容及坝体坚实度有关,防灾能力下降可能是坝内已填有较多的泥沙,导致拦蓄能力下降,或坝体出现破坏所致。,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