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168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 含解析一、选择题1(4分)(xx北京)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4分)(xx江苏)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3(4分)(xx江苏)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4(4分)(xx天津)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g/mL 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g/mL 青霉素生长正常32g/mL 青霉素+100g/mL 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5(4分)(xx福建)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6(4分)(xx奈曼旗校级四模)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二、多项选择题7(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进行果醋或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相同8(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甘蔗某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D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会增加三、简答题9(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生物膜在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以下与生物膜相关的问题:(1)在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两者中与ATP合成密切相关的膜结构分别是、(3)科学家用法能够分离细胞的各种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4)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5)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有何意义?(6)生物膜的存在有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有序、高效进行的原因是:;10(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5)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是;当该植物在晴朗白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突然停止光照,C3和C5的短时变化分别是11(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1)同等温度条件时,甲图表示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阶段(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相对稳定,不再增加此情况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此时,光合作用的阶段受到限制(3)乙图中C时的温度为植物生长的出现CD段的原因是(4)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12(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对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上需先用(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3)提取叶绿体中色素需要使用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其目的是,如果取材合适,但得到的滤液颜色呈现淡绿色,原因可能是(至少说出两点)xx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8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xx北京)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解答:解:A、蓝藻有拟核,酵母菌有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B、蓝藻和酵母菌均能进行有氧呼吸,故B选项正确;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C选项错误;D、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蓝藻和酵母菌为载体,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的异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2(4分)(xx江苏)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考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RNA分mRNA、tRNA、rRNA三种,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是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工具,rRNA组成核糖体;还有少数的RNA执行酶的功能解答:解:A、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故A选项正确;B、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故B选项错误;C、蛋白质分子不同肽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故C选项错误;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以氢键相连,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3(4分)(xx江苏)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滑面内质网,而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故A选项错误;B、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向高尔基体运输,故B选项正确;C、膜蛋白的合成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故C选项正确;D、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故D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内质网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4分)(xx天津)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MRSA菌1100g/mL 蛋白质H生长正常220g/mL 青霉素生长正常32g/mL 青霉素+100g/mL 蛋白质H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考点:真题集萃;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图表,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A选项错误;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H可杀死MRSA菌,故B选项错误;C、第3组缺少2ug/mL的对照组,故C选项正确;D、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H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抗生素,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及其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4分)(xx福建)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考点:酶的概念;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解答:解: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剩余部分为RNA,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6(4分)(xx奈曼旗校级四模)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本题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先梳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最终无H积累,A错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C正确;D、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H,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产物、反应物以及每个阶段发生的场所,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反应物、产物及能量释放的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过程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7(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进行果醋或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相同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先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后密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嗜温菌,也是嗜氧菌,因此其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不间断的供氧解答:解:A、果酒发酵需要无氧环境,该装置鹅颈中的水可以隔绝空气,创造无氧环境,A正确;B、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便于二氧化碳的排除,B正确;C、醋酸菌是嗜氧菌,即使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也不能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呼吸所需的氧气,C错误;D、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发酵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甘蔗某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B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C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D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会增加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图示可看出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反应,是暗反应,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完成,是呼吸作用,是ATP的水解供能过程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是光反应,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A错误;B、由题图可知,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C、由题图可知,过程产生H,用于过程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消耗H;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既产生也消耗H,C正确;D、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但某一时段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不能说明甘蔗的干重一定增加,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合成与水解、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呼吸过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答题9(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生物膜在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以下与生物膜相关的问题:(1)在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两者中与ATP合成密切相关的膜结构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3)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细胞的各种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4)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载体蛋白(5)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的细胞器,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有何意义?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信息的传递(6)生物膜的存在有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有序、高效进行的原因是: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析: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由内质网产生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再由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膜,在这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几乎不变;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二者都有ATP产生;在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具有选择性,这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有利于物质的运输;生物膜的存在有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一方面与酶的吸附有关,另一方面与生物膜将细胞质分隔成许多解答:解:(1)在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两者中与ATP合成密切相关的膜结构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的场所)、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3)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细胞的各种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让细胞吸水涨破(4)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的成分是载体蛋白(5)内质网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信息的传递(6)生物膜的存在有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有序、高效进行的原因是,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故答案为:(1)高尔基体(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线粒体内(3)差速离心 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细胞吸水胀破 (4)载体蛋白(5)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信息的传递(6)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获取细胞膜的方法,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知识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0(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5)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当该植物在晴朗白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突然停止光照,C3和C5的短时变化分别是升高和下降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分析曲线图看出,本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中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二氧化碳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都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c时,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BC曲线净光合速率不变,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3)当二氧化碳浓度小于a时,此时三条曲线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在此区段内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所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照强度的大小,保证净光合速率最大(5)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当该植物在晴朗白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时,突然停止光照,产生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减少,所以C3和C5的短时变化分别是升高和下降故答案为:(1)0 等于 A、B、C(2)光照强度(3)大于(4)光强(5)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升高和下降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分析图解时能够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明确净光合速率为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差值11(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1)同等温度条件时,甲图表示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光合作用的速度受光照强度的限制,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阶段(2)从甲图可见,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相对稳定,不再增加此情况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此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受到限制(3)乙图中C时的温度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4)除图示之外,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还有二氧化碳的浓度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分析甲图可知,该图显示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光合作用强度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题图乙可知,该曲线显示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解答:解:解:(1)分析甲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由于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阶段加强,为暗反应产生了更多的还原氢和ATP,因此暗反应加快(2)分析题图可知,在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此时光照条件达到饱和,但是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的饱和点不同,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暗反应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所以此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受到抑制(3)分析题图乙可知,C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的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CD段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这是由于温度过高使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所致(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难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除图中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外,还有二氧化碳浓度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光反应(2)温度(的高低) 暗反应(3)最适温度 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度降低(4)二氧化碳的浓度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综合理解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关系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16分)(xx秋番禺区校级月考)科学家对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上需先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叶绿素a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3)提取叶绿体中色素需要使用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其目的是使研磨充分,如果取材合适,但得到的滤液颜色呈现淡绿色,原因可能是研磨不充分;未加碳酸钙或加入量太少;加入无水乙醇量太多;研磨时间过长使部分叶绿素被破坏(至少说出两点)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据图分析:图甲可以说明适当遮光可以提高该经济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图乙表示白天该经济植物随时间变化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一个个圆饼状的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层析后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更远说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由图甲可知叶绿素含量随着遮光面积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植物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加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据图乙分析,8:00到12: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大,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18:00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3)绿叶中光合作用的色素的提取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如果研磨不充分、未加碳酸钙或加入量太少、加入无水乙醇量太多、研磨时间过长使部分叶绿素被破坏,都会导致得到的滤液颜色呈现淡绿色故答案为:(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 无水乙醇(或丙酮) 叶绿素a 增加叶绿素含量(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 线粒体、叶绿体(3)使研磨充分 研磨不充分;未加碳酸钙或加入量太少;加入无水乙醇量太多;研磨时间过长使部分叶绿素被破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色素的提取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