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136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目标导航1.尝试说出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3.增进对生物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视野。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癌症发生的诱导因素:_、_和_。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_,其次为_。2癌症发病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_、_、_的生活方式和_。3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_、_、_、_等;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_、_、_、_等。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的原理:_。2基因诊断疾病的优点:_、_、_。该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_、_和_的诊断。3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采用_技术将_(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_直接送入人体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基因治疗的途径:_途径和_途径。知识点一人类的健康问题1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B长期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苯等C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其他条件影响D由引起癌变的病毒引起2为了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医疗部门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措施是 ()A婴儿一出生就注射所有的相关疫苗B定期消毒C在家中不要出门D自己服用相关药物知识点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3xx年在中国大地上最惨烈的事件就是“非典”的侵袭,“非典”与“发热”混杂在一起,让医生难以区分。我国科学工作者,日夜奋战,利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其作用及机理是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4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础落实1日本的广岛、长崎发生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的白血病患者、儿童畸形明显增多,原因可能是 ()A大量煤焦油污染B病毒感染C核辐射污染D气温过低导致2下列都属于癌症的是 ()A肝癌肺结核B鼻咽癌肝炎C肝癌白血病D痢疾食道癌3为了生命健康,有同学建议装修之后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其中最适宜的措施是 ()A放一大盆水于室内B放一大盆苯于室内加以溶解吸收C洒一些酸性KMnO4溶液于地面D打开窗户,长时间通风4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B致癌因子原癌基因发生突变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5在基因治疗的过程中,正常基因的来源最好是下列哪一项 ()A患者自身B同种的其他健康生物C异种生物D以上三项皆可以6除下列哪一项外,目前已经能够采用基因诊断技术进行诊断 ()A病毒类疾病B细菌类疾病C骨折类疾病D寄生虫类疾病7下列每组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癌症肺结核B狂犬病艾滋病C伤寒脚气病D炭疽病、色盲能力提升8美国密芝根大学的科学家将具有使肿瘤细胞衰败功能的基因直接注入肿瘤细胞:即在5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肿瘤处直接注入携带B7的人淋巴细胞抗原基因等,其中一个病人的5个远端肿瘤完全消退,这是治疗远距离位点的转移肿瘤上的一个突破,此处应用的技术措施是 ()A基因治疗B基因纠错C基因诊断D基因替换9基因治疗为治疗疾病开辟了新途径,基因治疗应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细胞中,这里所说的目的基因是 ()A缺陷基因B有治疗作用的基因C切除缺陷基因的酶基因D药物基因10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1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C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来纠正或弥补患者的缺陷基因的影响D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11近十年来,我国城乡癌症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发病率的增长远远高于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医疗卫生状况差营养条件差环境恶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BCD1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白化病B炭疽病C结核病D狂犬病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综合拓展13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爆发了非典(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等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1)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密切相关。xx年5月我国广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成功研制出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和通用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在3小时内筛查确认出正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其他甲型流感病毒。该项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2)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非典接触传播乙肝艾滋病体液传播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3)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会选择服用抗生素。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4)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以后,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H1N1流感,给城市雕塑也戴上了口罩(见下图)。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写出除此以外的两项预防措施。_。答案 课前预习一、1.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肺癌肝癌2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缺乏体育锻炼3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二、1.DNA分子杂交原理2.快速灵敏简便遗传病肿瘤传染性疾病3.转基因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载体4.体内体外课堂应用1C癌症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遗传因素是诱发癌症的内因;放射性物质属于诱发癌症的物理因素;有毒的化学物质属于诱发癌症的化学因素;病毒属于诱发癌症的生物因素。思路导引本题应抓住癌症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去分析。知识链接(1)对于癌症的外因,即致癌因子,常常结合具体实例来考查,一般掌握以下几点即可:电离辐射、紫外线、X射线等是物理致癌因子;砷、苯、煤焦油、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学物质是化学致癌因子;一些肿瘤病毒则是引起细胞癌变的生物致癌因子。(2)癌症的形成过程如下:2B由于某些流行性疾病在不少国家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对于这些流行性疾病或突发性疾病,最好到医院就医,不要自己乱服药物,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后果。定期消毒是预防传染病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知识链接(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指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3)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如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如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保护易感人群,如为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而进行的预防接种。3B基因诊断就是利用DNA探针快速诊断疾病,其原理就是DNA分子杂交技术,“非典”诊断盒,实际上就是冠状病毒的一种DNA探针。只要已知探针的DNA序列与冠状病毒接触,DNA分子杂交吻合,就发生颜色反应,从而鉴定“非典”疾病。知识链接基因诊断(1)基因诊断:是利用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其原理是DNA分子的杂交技术。(2)基因诊断的优点:快速、灵敏、简便。(3)基因诊断的意义基因诊断能对一些晚发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否患病作出准确判断,如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基因诊断解决了传统的产前诊断中遇到的许多棘手问题。基因诊断还可以了解隐性致病基因的存在情况。4A基因治疗的原理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某种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重组受体细胞因导入了正常基因,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某些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不是把有缺陷的基因修复或切除。知识链接基因治疗(1)基因治疗的概念:基因治疗是指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基因治疗的途径(如下图):(3)基因治疗的优点:基因治疗可以针对性地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课后作业1C原子弹含有铀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弹爆炸后,产生大量的核辐射,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D选项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A主要是工业污染所致,B是病原体感染,与原子弹爆炸无关。2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人体造成的,肝炎和痢疾也是机体被微生物侵染导致的。3D苯类有机物难溶于水且本身易挥发,有毒;酸性KMnO4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只有通过长时间通风,才可以使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得到有效降低。4B细胞癌变的原因是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原癌基因发生突变,致使细胞发生癌变。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5B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遗传物质相似的程度也越大,因此,目的基因最好选择同种的其他健康生物来提取健康基因。6C目前,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已经能够对多种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进行诊断。在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骨折类疾病”不属于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故选C。7B癌症是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为非传染病;脚气病的病因为缺乏维生素B;色盲为遗传病。8A基因治疗是指使用基因操作手段干预靶细胞的有关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肿瘤最终目的是通过不同途径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使肿瘤消退,对正常细胞并没有影响。9B基因治疗就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患者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或者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的受体细胞中,这里所说的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就是目的基因。10C基因治疗除了能治疗一些遗传病,基因工程将来还能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外源基因不能口服,因为口服基因的结构将遭破坏或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不能发挥作用。基因治疗目前并没有广泛应用,还主要停留在研究试验阶段。11D医疗卫生状况差、营养条件差、环境恶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是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因素。12D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食草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入肺部,引起肺结核;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传播。13(1)基因诊断技术(2)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空气(飞沫)传播(3)不合适,理由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4)注射疫苗;采用隔离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解析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一类代谢物,主要作用于细菌。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