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129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网络构建答案:分解者消费者食物网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全球性、循环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反馈调节热点专题聚焦专题1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区别与联系例1(xx东莞检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过程。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物质流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流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信息流却是双向的;就一条食物链而言,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传递下来的能量就越少,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人从中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因为人不仅可以利用各种动物,还可利用各种植物,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级多,其中消耗的能量也多,但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也越多;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不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还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C跟踪训练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结构和功能,其中结构又分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有四类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而营养结构又分为食物链和食物网;功能有三类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答案:C专题2计算能量传递效率的基本方法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2食物网中按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比例进行的计算:在具体计算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图):(1)a为生产者,它通过三条途径分别为b、d、e提供能量,那么a到底为b、d、e各提供多少能量?(2)e为最高营养级,它通过三条途径分别从a、c、d三处获得能量,那么e到底从a、c、d各获得多少能量?以上两个问题,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除非题目中特别说明,否则不能按比例平均分配能量。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必须确定两个比例,即:某一生物给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例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3.5%C“未利用”就是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62.8464.613.5%;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答案:C跟踪训练2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是J/(h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田鼠未同化的能量为3.00108 J/(hm2a)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3%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D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解析:田鼠的摄入量减去同化量等于未被同化量,为1.051097.501083.00108J/(hm2a);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251077.501083%;鼬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比例为(2.251072.18107)2.251073.1%;食物链中捕食者的增加会抑制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被捕食者的增加会促进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