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069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二章,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情境导入:活动建议: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为什么我的免疫力低?,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重、难点)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生成、成熟,抗体,皮肤、黏膜,吞噬细胞,浆细胞,效应T,靶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的抗原,迅速,遗传倾向,衰老,破坏,癌变,T细胞,疫苗,器官移植,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骨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是免疫细胞的起源,而且骨髓也是B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胸腺:既是免疫器官,又是内分泌腺。作为免疫器官,它是T细胞发育并成熟的场所;作为内分泌腺,胸腺可产生胸腺素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若出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或被切除胸腺,则几乎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因为T细胞不仅是细胞免疫所必需的,也是多数浆细胞形成所必需的。(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聚集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2淋巴细胞的起源3免疫活性物质(1)抗体:在机体内,由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2)淋巴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促进效应T细胞的分化成熟,活化B淋巴细胞,发挥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免疫功能。(3)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如泪水、唾液、血浆、乳汁等),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答案B,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解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分化成熟为T细胞,细胞免疫由T细胞参与完成,体液免疫由骨髓中分化成熟的B细胞参与完成。因此,若破坏骨髓,小鼠将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此种情况下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由于缺少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仅小鼠的细胞免疫会恢复。如果破坏胸腺,由于T细胞将无法产生,小鼠无细胞免疫。又由于体液免疫中大多数抗原的呈递需要借助T细胞完成,所以没有胸腺,只能保留部分体液免疫,因此甲组破坏的免疫器官是胸腺。,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想一想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能消灭一些病菌,是否属于第二道防线?提示:不是,应该属于第一道防线,因为唾液和胃液直接与外界相通。,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3.抗原和抗体(1)抗原概念: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细胞等。特点a具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包括细菌、病毒、花粉等。但自身的一些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人体内的癌细胞等。b具有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如蛋白质。,c具有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使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2)抗体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参与合成与分泌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等。,4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分析,(2)记忆细胞与二次应答反应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5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a、b、c、d、e、f、g的成熟部位相同B图中二阶段可发生基因的复制和表达C侵入人体的结核杆菌只经过免疫过程就能被消灭D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d、f,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由图可知,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效应T细胞,c是记忆T细胞,f是效应B细胞,g是记忆B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来自造血干细胞,但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图中第二阶段有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结果是产生不同功能的细胞。细胞免疫中需要抗体最终消灭抗原。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e、g。答案B,人体内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b当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a消化D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c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由图解可以推出a、b、c、d和e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X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而浆细胞虽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再进行增殖分化。,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2.过敏反应特点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防治措施: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若已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过敏反应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它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原理和过程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病;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相同才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失调症之一,由图可以看出,其调节物质是组织胺,其随体液运输来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此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答案D,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ABCD答案B解析(1)是消化道过敏反应。(2)由于少量病原体感染亦可导致严重疾病,是免疫缺陷病。(3)和(4)因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不仅向病菌或病毒发起进攻,而且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故是自身免疫病。(5)特异性的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后,使其丧失毒性,是正常免疫反应。故选B。,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免疫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2)免疫治疗: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3)器官移植:有排斥现象。,免疫学的应用,(一)问题探讨1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2不能。3会。(二)资料分析11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3约9年。刻不容缓。(三)旁栏思考题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四)资料分析21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3不能。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识别技巧考试中有关免疫过程的题目往往结合图解进行考查,如何从图解中判断免疫类型呢?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传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传递,则为细胞免疫。2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3看抗原的种类。不同抗原物质引起的免疫类型不同。(1)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2)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3)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再引发细胞免疫。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最后清除抗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免疫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着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也进行吞噬、处理抗原的作用,因此它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B体液免疫对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阻止作用C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D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C,解析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在被病原体侵染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对病原体的散播起阻止作用。抗体只能作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B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答案C解析效应淋巴细胞包括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对特异性免疫均起作用,但浆细胞是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效应T细胞是攻击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靶细胞)。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4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依据体液免疫过程可知,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c为浆细胞,d为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答案D,解析解题时,要看清图示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联系HIV和T细胞的关系、细胞免疫过程进行解答。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6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答案A解析人体的抗体在消灭外来物质的同时,对自身造成伤害为自身免疫病。由于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抗体作用于递质受体后,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而不能使肌肉收缩,表现为肌无力。,(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_。(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_。(3)概念图内的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4)形成c的途径有:_;_;_。,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a吞噬细胞(3)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缺一不可)(4)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免疫。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去裂解_。答案(1)分化(2)体液更快、更强(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解析(1)图中a、b、c表示T细胞、血细胞和B细胞,造血干细胞转变成上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过程是在抗原的刺激下和T细胞等的参与下进行的体液免疫。(3)Y是抗体,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先把靶细胞裂解,然后靠体液免疫消灭病毒。,1(2015北京,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答案D解析抗体由浆细胞产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与特定抗原结合,B错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由吞噬细胞吞噬,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2.(2015浙江,1)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答案A,解析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其RNA要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因此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断此过程,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必须经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艾滋病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因为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体液免疫起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功能也大受影响,D错误。,3(2015福建,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A,解析由于是自身的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攻击自身的胰岛B细胞死亡而患病,所以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死亡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胰岛素水平下降;效应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发挥免疫效应,不具有传递抗原的作用,患者由于T细胞过度激活,免疫功能异常增强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4(2014课标,30,9分)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答案(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B抗体,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构成的第一道防线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2)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被吞噬消灭。(3)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