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044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会增加。答案:D2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解析: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皮肤血管收缩,增加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极端炎热环境中,除了靠神经和体液调节外,要采取相应的行为性调节措施来维持体温恒定。答案:C3将小白鼠和蟾蜍从25 的室温移到5 的环境中,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变化是()A都减少B都增加C小白鼠增加,蟾蜍减少D小白鼠减少,蟾蜍增加思路导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蟾蜍是变温动物,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并且明确动物体内的热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释放,需要消耗氧气。体温能够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的生理调节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调节参与调节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与代谢活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要知道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它的体温是恒定的,蟾蜍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与环境温度一致,这样从25 环境中移到5 环境中,小白鼠的体温与环境的温差增大,小白鼠散热增加,只有靠增加体内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而产热的途径主要靠有氧呼吸,所以耗氧量增加;蟾蜍在25 环境中,体温就是25 ,此时酶的活性高,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耗氧量大,而它在5 环境中,体温就是5 ,此时酶的活性低,有氧呼吸作用弱,所以耗氧量低。答案:C4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图示变化趋势相符的是()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身体耗氧量变化肾上腺素分泌量汗腺的分泌量A B C D解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身体耗氧量增加,以增加产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汗腺的分泌量减少,以减少散热。答案:A5动物生理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了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恒定的唯一中枢D下丘脑的活动仍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解析:由题干可知,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出现了与散热有关的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出现了与产热有关的寒颤现象,故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而散热中枢在下丘脑前部,而C、D两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A6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皮肤的血流量增多B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解析:本题涉及体温调节的问题,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体内产热量增多,散热量减少。A、B选项中,都引起散热增多,所以是错误的。C、D选项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多,所以是正确的。答案:CD二、简答题7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是皮肤对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2)上图对环境发生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称为_中枢,通过中枢调节,使皮肤_,皮肤的_增加,也使_,结果_增加,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3)若人处在剧烈运动状态,结构的变化是_,结构的变化是_。这两种变化,都能使机体增加散热。(4)若人并没有剧烈运动,结构的活动却很强烈,原因是_。活动的结果,维持了机体的_平衡。(5)在图示情况下,与体温变化有关的激素的分泌量将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体温调节的内容。由图可看出,立毛肌舒张,大量排汗,应为对炎热环境反应的示意图。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中枢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同时汗液的分泌量也增多,结果散热增加,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外环境温度高,体内热量主要通过排汗散失出去,所以虽然没有剧烈运动,汗腺的活动也很强烈。答案:(1)炎热立毛肌舒张大量排汗(2)下丘脑体温调节血管舒张血流量汗液的分泌量增多散热(3)舒张分泌汗液(4)外环境温度高产热和散热(5)减少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存在于()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解析: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而躯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能够产生感觉的神经中枢一定在大脑皮层。答案:B2(多选)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器官、组织产热量(%)安静状态劳动或运动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2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解析:表中数据表示人体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几种器官、组织的产热百分比,具体每种器官、组织在两种不同状态下产热总量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定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劳动或运动时脑就不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所以B项不能推导出来。A项所述骨骼肌产生的能量用途表中无此信息。综上,选A、B。答案:AB3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这时()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活动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减少散热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下丘脑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了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代谢加强等。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尤其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答案:B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或战栗)”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只有汗液蒸发才使热量散失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觉体温变化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在皮肤及内脏器官均有分布;“寒战”是骨骼肌不自主收缩的结果。答案:D5下图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率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C在温度t2时,动物X、Y、Z代谢速率相同D在低于t1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率逐渐增加解析:由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为t2时,动物X、Y、Z的代谢速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因而是相同的。选项A和D,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也是正确的。从图中曲线可知,动物X适应于低温生活,动物Z适应于较高温度生活,它们各自具有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调节能力。答案:B点评: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代谢速率是不一样的,恒温动物能适应寒冷的环境,而变温动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冬眠。6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解析: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到40,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与BC段基本一致。答案:D二、简答题7如下图所示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和属于_,属于_。皮肤、血管和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_。(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_,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_。(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_调节为主。解析:体温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当处在寒冷环境时,冷觉感受器感受到寒冷的刺激,将刺激上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调节机体,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产热方面,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加快,产热增多;散热方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单位时间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答案:(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收缩加强(3)神经8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TRH是_,B是_。(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3)常温下,血液中A增加到一定程度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这种调节属于_调节。(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_,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5)由下丘脑到A、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它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促激素,然后再作用于相应的某腺体合成和分泌某激素,从而调节相应的生命活动。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2)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速度,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负反馈(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5)神经体液调节综合创新小白鼠是恒温动物。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破坏了小白鼠的下丘脑,它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了。(1)这个实验说明了_。本实验的对照是_。(2)正常小白鼠的体温调节类型与下图所示的_相同。(3)研究者如何确定实验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_。若研究者要对实验鼠被破坏下丘脑之前24小时和破坏下丘脑以后24小时的体温分别进行测量记录(测量间隔为4小时),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个合理的体温记录表。(4)若研究者仅根据一只小白鼠的实验结果便得出了前面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为什么?解析:本题是考查有关体温调节的实验设计题。要注意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应用多只小白鼠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实验结论才可靠。答案:(1)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实验前动物的状态(或小白鼠被测量时间(间隔4小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处理前动物体温处理后动物体温破坏下丘脑之前的状态)(2)甲(3)多次等时间间隔测量动物体温测量记录表(4)不可靠。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用多只小白鼠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如均得到相同的结果,上述结论才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