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031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综合题(共80分)1.(xx湖北武汉一模,30)“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到武汉去看海。”是人们对武汉6、7月份暴雨过后的一种调侃。下图是武汉某处暴雨过后的景象。试分析上述景象产生的地理原因。(10分)2.(xx宁夏银川一中一模,43)材料一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若随着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0以下,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过程中,会吸附周围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大到上升气流无法承载时即往下降落,降至地面还没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冰粒的就是雹。它是一种气象灾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冰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材料二据统计,近50年宁夏南部地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58月发生最多,占全年的72.0%,6月冰雹发生的几率最大,占全年的21.7%,;20世纪6080年代冰雹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7080年代为冰雹多发期,进入90年代后冰雹呈减少趋势,近20年来冰雹显著减少;固原冰雹主要集中在12:0021:00,出现冰雹的次数占总次数的85%。固原地区冰雹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山区、丘陵地区冰雹多,北部平原地区冰雹少。分析宁夏南部冰雹时间分配和地区分布特点及原因。(10分)3.(xx河南天一大联考一,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在气象学上,降水等级的划分是根据降水量确定的,一般在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为暴雨,大于100毫米为大暴雨。2014年6月26日,四川省气象局根据1825日累计降水量绘制下图,提醒川西地区警惕地质灾害的发生。说明xx年6月26日后四川省气象局提醒川西地区警惕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10分)4.(xx内蒙古赤峰一模,27)下图示意某年贵阳羊昌瓦寨崩塌灾害。读图,完成下题。说明贵阳羊昌瓦寨崩塌发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10分)5.(xx河南开封二模,43)读图列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10分)6.(xx湖北八校二模,4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13年10月6日,浙江、福建沿海受到强台风“菲特”影响,中午时浙江温州、瑞安等验潮站的潮位已经超过橙色预警级别。浙江沿海多处在6日晚上22点至23点出现天文高潮位,浙江沿海最高水位出现在7日凌晨2点前后。材料二台风菲特路径示意图。(1)浙江7日凌晨2点前后出现最高水位的原因。(2分) (2)台风“菲特”实际产生的降水A地大于B地,解释其原因。(8分)7.(xx石家庄二模,43)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下图所示)。(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4分) (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6分)8.(xx湖北七州市二模,43)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综合题1.答案武汉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7月份正值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降水持续时间长,(2分)且多暴雨;(2分)市内很多地区地势低平,容易积水;(2分)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大,地表积水不易下渗;(2分)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水,积水成涝。(2分)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城市内涝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成因主要是气候、地形及城市化造成的排水不畅等。2.答案时间分配特点:时间分配差异大;夏季午后多;年际变化大,近50年来,先增后减。(答对1点得1分,共2分)原因:夏季降水丰沛,水汽充足;夏季午后气温较高,对流天气多。(4分)地区分布特点:地区分布差异大;山区、丘陵多,平原少。(答对1点得1分,共2分)原因:受地形影响,山谷水汽多,且气温高,易发生对流天气,形成冰雹。(2分)解析本题考查气象灾害的特点及成因。从材料一中可知,冰雹的形成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及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从材料二中可知,宁夏南部冰雹时间分配和地区分布特点为:集中在58月,12:0021:00;20世纪6080年代次数增多,90年代后减少;山区、丘陵多,平原地区少。根据材料中信息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原因要分开阐述。3.答案川西地区靠近板块交界处,多断裂构造带,岩层破碎,滑坡、泥石流物质来源丰富。(2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横断山区,地形崎岖,坡陡谷深。(2分)农业生产、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3分)之前一周有大量的降水入渗、浸润软化岩土体,且6月份已进入雨季,斜坡和松散堆积物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3分)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暴雨过后川西地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原因从川西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大量降水的诱发等方面分析。4.答案原因:山高坡陡,岩层多断裂发育;水从岩石的节理或裂缝处溶蚀,使岩石失去稳定性;农业生产和公路工程等人类活动破坏山体稳定性。(合理即可,4分)。防范措施:加强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对地质地貌的破坏;对崩塌体及已经破坏的岩层进行工程加固;陡坡山地退耕还林、还草。(任意答三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崩塌发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分析。5.答案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6分)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2分)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2分)或地震泥石流、滑坡。(6分)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2分)山地,降水丰富。(2分)或台风暴雨洪涝(山洪)。(6分)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2分)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2分)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同时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的海岛,多台风灾害;另外要注意山地地形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6.答案(1)天文大潮,(1分)台风引起的风暴潮。(1分)(2)A地位于台风北部,吹偏东风,(2分)从海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2分)B地位于台风南部,吹偏西风,(2分)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2分)解析(1)依材料信息可知,最高水位的出现既有天文大潮因素,也有台风的影响;(2)从图中可看出A、B分别位于台风的北部和南部,结合台风本质上属于热带气旋的知识,可分析降水差异。7.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2分)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2分)(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解析(1)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即特别之处)表述;(2)材料一中提示会带来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8.答案甲为平原,(2分)乙为山地。(2分)甲地区:修建排水沟、蓄水池、堤坝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乙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任答三点给6分,但甲、乙各至少一点)解析图中甲区域多洪涝和湖泊,说明其地势较低平,为平原;乙区域有冰川必然地势高,同时多滑坡和泥石流,说明地势落差大,则必然为山地。可依据洪涝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