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5讲 中国的自然灾害讲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选修5).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72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5讲 中国的自然灾害讲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5讲 中国的自然灾害讲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45讲 中国的自然灾害讲 实战演练 轻松闯关(选修5)1(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xx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解析: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2(xx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如下图所示)。(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解析:(1)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即特别之处)表述。(2)材料一中提示会带来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3(xx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解析:(1)年内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得出答案,注意分布类问题描述时要先“总”后“分”。(2)成灾是说“造成的灾害”,成灾次数多,说明损失大,可以结合材料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抗灾能力解答。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