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67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的不同点在于(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D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5.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6“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7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这说明( )。A思维决定存在 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与存在总是一致的 D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同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9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0下列观点中,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子不语怪、力、乱、神”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的古典哲学C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12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他们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可以再现存在13.2013年9月6日,备受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落下帷幕。习近平强调,我们愿同二十国集团成员继续一道努力,加强国际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精神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B.只有忧患意识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C.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5.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C.只看到了相对静止 D.既没看到绝对运动,也没看到相对静止16.地震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人类生活。关于对“客观实在”的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人们抽象出来的一切现象 D.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1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是否信仰宗教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A. B. C. D.19.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B.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D.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0.xx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吉祥物头上的黄灯标志,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他们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由此可见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如实的反映意识是人脑脱离客观原型的主动创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 B. C. D.21.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2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大型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正在进行第六版的编纂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编纂不再参考过去的问题和答案,所有问题都将根据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重新设置,很多问题也将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标准答案。上述编纂思路的确立是基于( )。A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B运动的绝对性,事物是不能被正确认识的C意识的能动性,人们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事物进行阐释D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2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24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材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5.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26“正能量”、“你幸福吗?”、“航母style”、“打铁还须自身硬”、“钓鱼岛是中国的”等xx年网络语的出现和流行,反映出的哲学道理是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27中国计划于xx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 B C D28图中的图像,有人看成一位少女的脸,有人看成一位萨克斯演奏家。这种差别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结果往往因人而异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认识具有反复性A B C D 29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30毛泽东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31所谓“xx世界末日”,虽然被科学家嗤之以鼻,但谣言还是在世界各地激起涟漪,直至l2月22日“太阳照常升起”,谣言才不攻自破。依据材料信息,下列认识正确的是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xx世界末日”论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谣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A B C D32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有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3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计36 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做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什么要重视“魂”的建设。35党的十六大以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清醒的历史自觉,以改革创新的时代勇气,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经验,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战胜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再到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深刻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362012年9月20日,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透露,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分析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三、探究题:本题18 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xx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xx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6分)(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为其解忧。(8分)(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所学哲学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4分)政治答案33.(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通过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宣传教育,可以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地教育人民、服务社会。(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重视“魂”的建设,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重视“魂”的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力量源泉。3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面对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国家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的共识,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国家始终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共识指导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实现了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