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62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1(xx重庆考前模拟卷)帝制的崩溃成为20世纪初期世界政治走向现代的重要一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德意志帝国走向崩溃俄国沙皇专制结束 土耳其废除素丹制度A B C D【答案】B 2. (xx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摸)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 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 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答案】A 3.(xx江苏徐州高三信息卷)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演绎了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C是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 D以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答案】C 4. (xx广东惠州一调)“在1912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文中的“他们”是指A维新派B革命派C立宪派D中国共产党【答案】B 5. (xx广东惠州一调)(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8分)(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答案】参考答案(其他言之成,也可酌情给分。)(1)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4分,每点2分,错别字不给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程度不一。(任答2点,4分)(2)尝试: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运动,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结果被已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预备立宪,结果成立皇族内阁,证明是场骗局;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兴起辛亥革命运动,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政权被袁世凯所窃取。(任答2点,给6分,事件、目的、结果各1分)因素: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任答2点,给4分)(3)文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4分,每点2分)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是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1点给1分,答2点以上给3分)6. (xx大庆铁人学校考前模拟)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答案】D 7. (xx襄阳五中、钟祥一中、夷陵中学五月高三联考) “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材料主要说明A要实行真正的共和必须思想解放 B当时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C不能简单学习别人的政治制度 D共和与复辟的矛盾制约中国发展【答案】B 8.(xx徐州信息卷)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 B演绎了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C是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 D以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答案】C 9. (xx湖南长沙二模)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的新兴力量大多肇始于得风气之先的南方或以南方为主。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同盟会在1905至1906年有统计的会员为976人,其中广东170人,湖南158人,四川130人,湖北125人,余为其他各省。江、浙、皖人数不著者,因三省主要为光复会活动地区。光复会不像兴中会、华兴会的人几乎全体加入同盟会,而它只有少数人陆续加人。从改良思潮的酝酿到改良派的形成固然起于南方,即后来的立宪运动也以南方为基地。如江浙的预备立宪公会,湖北的宪政筹备会,湖南的宪政公会,广东的自治会均是。两派的组织及其活动地区说明了它们的社会基础的同一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评材料中关于“倡导改良与革命的首要人物都出自南方”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略10. (xx武汉二中二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使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适应民族抗战到来的新形势,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始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什么?蒋廷黻把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任务并不是革命,而是现代化;范文澜把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革命过程。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并用中国近代典型史实合理论证。)【答案】 答案:观点一:赞同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近代化(2分。考生答“暴力革命不是克服民族危机的主要出路”、“改革才是近代中国根本出路”均得1分)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违背近代化方向,最终失败。鸦片战争失败,不平等条约签订,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落后近代化的西方。由于国民缺乏近代启蒙教育,缺乏近代国家观念,中华民国徒有虚名,辛亥革命也最终失败。(9分)总之,近代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根源是未实现近代化,因而中国近代史的根本问题是近代化问题。(考生应用其它史实,如各种近代化改革或启蒙,能围绕主题,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或加2分,总分不超过12分。观点不明确,或论述脱离主题,或张冠李戴,单项史论不符的,均不得分。)观点二:赞同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是革命史(2分。或答“革命阻止了近代中国沉沦并推动社会前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猛烈打击,不仅粉碎了列强殖民化中国的企图,也迫使清政府进行一些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进而推动中国社会总体向前迈进一大步。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主权独立和国家基本统一,为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主要动力。(考生应用其它史实,如国共合作救中国,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等,能围绕主题,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或加2分,总分不超过12分。论述脱离主题,或张冠李戴,单项史论不符的均不得分。)观点三:近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两种观点都有道理(2分。或答“革命和近代化改革共同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 晚清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虽然不能突破封建制度局限,但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突破旧制度准备了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创造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为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9分)总之,革命为近代化创造前提,近代化是革命的根本目的。(1分。考生应用其它史实说明,如“抗日战争推动近代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或从革命与各种近代化改革与民族复兴关系方面答,不偏离主题,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或加2分,总分不超过12分。论述脱离主题,或张冠李戴,或单项史与论不符的均不得分。)11. (xx广东惠州一调)(25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教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8分)(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7分)【答案】参考答案(其他言之成,也可酌情给分。)(1)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4分,每点2分,错别字不给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国情、历史传统(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不同;建立宪政的途径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同;思想启蒙的程度不一。(任答2点,4分)(2)尝试:1898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兴起戊戌变法运动,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结果被已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预备立宪,结果成立皇族内阁,证明是场骗局;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兴起辛亥革命运动,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政权被袁世凯所窃取。(任答2点,给6分,事件、目的、结果各1分)因素: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任答2点,给4分)(3)文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4分,每点2分)认识:宪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宪政要结合各国国情;思想启蒙是宪政的先导;追求宪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答1点给1分,答2点以上给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