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940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智能提升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C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B2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至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最初提出的政策是()A平均地权 B实行“耕者有其田”C保护工商 D节制资本答案:A3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B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C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答案:A4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行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答案:A5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答案:A6(xx广东文综)“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项错。答案:B7(xx揭阳二模)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天下为公”解析: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革命家”实际上强调孙中山在某种角度重视下层民众利益,结合孙中山思想内涵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8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形成的答案:C9(xx安徽文综)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故选C。答案:C10某考生解答“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一题的答题要点概括如下,假如你是阅卷老师,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答案:C11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富民思想的表现是()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B反对民族压迫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D限制小私有者 答案:C12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在租界,外国就有用政治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的罪恶。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说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仍然不敢提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答案:D13(xx宿州模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目的是()A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B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地位C解放工人和农民D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14孙中山留下遗嘱:“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A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B反帝反封建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答案:C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三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民族革命是指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是指实行民生主义,消除贫富不均。(2)材料二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目标?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答案: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知识链接评析亨利乔治(Henry George)是美国19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他在进步与贫困一书中把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归结于社会进步所引起的地租和地价的不断上涨。 他提倡征收单一地价税的主张,曾经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一时,颇有影响。由于他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社会,因此又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流派的一种,即“单税社会主义”。孙中山对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推崇备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即深受亨利乔治的单税论的影响。解析与探究概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不包括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阶级属性上与中国国民党或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其他政治力量有根本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党的最终目标。自我测评解答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