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3天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课件(选修3-4).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19882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3天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课件(选修3-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3天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课件(选修3-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篇 考前保温训练 第3天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和电磁波课件(选修3-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篇高频考点解读,考前保温训练,高频考点解读,考前保温训练,栏目索引,考前第3天选修34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和电磁波,高频考点1简谐运动()高频考点2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1)描述振动的物理量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用A表示周期: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用T表示,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3)简谐运动的图象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曲线图象的应用:可直接读取振幅、周期、各时刻的位移判定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及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高频考点3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偏角很小(5)的情况下,单摆做简谐运动,(2)由周期公式可知,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质量m和振幅A无关,只与摆长l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3)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高频考点4受迫振动和共振(),(1)物体在外界驱动力(能够使物体发生振动的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2)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3)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做共振,高频考点5机械波()高频考点6横波和纵波(),(1)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横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2)机械波的特点对理想的简谐波,各质点振幅相同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运动形式,也是传播能量和传递信息的方式,高频考点7横波的图象()高频考点8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周期和频率只与波源有关,波在传播过程中周期和频率不变波速只与介质有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与波源无关波长既与波源有关又与介质有关(2)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函数曲线,高频考点9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高频考点10多普勒效应(),(1)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等现象:两列波相遇时,某些区域总是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总是振动减弱,且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相互间隔(2)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3)多普勒效应:波源的频率是不改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靠近(或远离)波源,频率增大(或减小),高频考点11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电磁波及其传播(),(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电磁波: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交替产生,形成电磁场,电磁场由近及远地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2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高频考点12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1)电磁波的产生:振荡电路的特点采用开放电路、频率足够高(2)发射电磁信号需经过调制过程,调制分调幅、调频两种(3)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高频考点13电磁波谱(),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高频考点14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高频考点15折射率(),高频考点16全反射、光导纤维(),(1)全反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4)应用光导纤维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折射率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高频考点17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1)干涉现象:两列相干光波相叠加,某些区域的光被加强,某些区域的光被减弱,且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干涉条件:两光源发出的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亮、暗条纹产生的条件:某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2)薄膜干涉形成: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成(薄膜一般指肥皂膜或空气膜等)条纹:彼此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白光入射,得到平行的彩色条纹应用: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用于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3)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的直线传播路径,绕到障碍物后面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在与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叫自然光,光振动只沿着某个特定方向的光叫偏振光,1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图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则由图象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1,2,3,4,5,6,7,8,B由图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1,2,3,4,5,6,7,8,1,2,3,4,5,6,7,8,C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1,2,3,4,5,6,7,8,D泊松亮斑是小孔衍射形成的图样,E若简谐波的波速为200m/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0.01s通过的路程为0.4m,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1,2,3,4,5,6,7,8,解析演示简谐运动的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象的横坐标间距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故A错误;由图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跟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故B正确;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故C正确;,1,2,3,4,5,6,7,8,泊松亮斑是光绕过圆形挡板后衍射形成的图样,故D错误;,答案BCE,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1a、b所示,则()A该波的振幅一定是20cmB该波的周期一定是4sC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4mD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E该波由a传播到b可能历时7s,1,2,3,4,5,6,7,8,图1,解析由题图读出,该波的振幅为A10cm,周期为4s,故A错误,B正确;由题图看出,在t0时刻,质点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质点b位于波谷,波由a向b传播,结合波形得到a、b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为:,1,2,3,4,5,6,7,8,当n0时,42m,波速为:v10.5m/s,故D正确;,1,2,3,4,5,6,7,8,答案BD,3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2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图2,解析质点不随波迁移,A错;由波向右传播可知B点向上振动,B对;B点向上振动靠近平衡位置平均速度大,所用时间小于八分之一周期,C错;,1,2,3,4,5,6,7,8,C点向下运动,所以经过四分之三周期到波峰,E对答案BDE,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B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一定不变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E只有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的多时,才会发生波的衍射现象,1,2,3,4,5,6,7,8,解析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做简谐运动,其振动速度不断变化,而波的传播速度是振动形式运动的速度,故A错误;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一定不变,波速与波长成正比,故B正确;,1,2,3,4,5,6,7,8,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故D正确;一切波都会发生波的衍射现象,只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的多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错误答案BD,1,2,3,4,5,6,7,8,5图3(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图(b)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P的振幅为6cmB横波传播的波速为1m/sC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D在任意4s内P运动的路程为24cmE在任意1s内P运动的路程为6cm,1,2,3,4,5,6,7,8,图3,1,2,3,4,5,6,7,8,t0时P在平衡位置上,下一时刻向下振动,从而确定了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C错误;质点简谐运动时每个周期内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故P运动的路程为46cm24cm,故D正确;,1,2,3,4,5,6,7,8,答案ABD,6如图4所示,两波长不同的单色光沿同一方向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在三棱镜中分成了a、b两束光,但在三棱镜右侧只有一束光射出(图中未画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B三棱镜右侧射出的是b光C两束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a光较b光大,图4,1,2,3,4,5,6,7,8,D用a、b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a光的比b光的大E用a、b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单缝衍射实验,产生的衍射条纹间距a光的比b光的窄解析由题图知,a光的偏折程度小于b光,所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故A正确;,1,2,3,4,5,6,7,8,由图看出,b光射到三棱镜右侧面的入射角较大,若在三棱镜右侧只有一束光射出,则b光发生了全反射,所以三棱镜右侧射出的是a光,故B错误;,1,2,3,4,5,6,7,8,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用a、b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单缝衍射实验,由于a光的波长长,所以产生的衍射条纹间距a光的比b光的宽,故E错误答案ACD,1,2,3,4,5,6,7,8,7现要估测一矩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玻璃砖、白纸、铅笔、大头针1枚、直尺、直角三角板实验时,先将直尺的一端O和另一点M标上两个明显的标记,再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沿其两个长边在白纸上画出两条直线AB、CD,再将直尺正面紧贴玻璃砖的左边缘放置,使O点与直线CD相交,并在白纸上记下点O、点M的位置,如图5所示,然后在右上方通过AB所在界面,1,2,3,4,5,6,7,8,图5,向左下方观察,调整视线方向,直到O点的像与M点的像重合,再在AB直线上插上大头针,使大头针挡住M、O的像,记下大头针P点的位置(1)请在原图上作出光路图解析调整视线方向,当O点挡住M点的像时,从O点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折射后与从M点发出的光线经AB面反射后重合在观察的一侧插上大头针,使大头针挡住M、O的像,则大头针的位置为折射光线射出玻璃的点和从M点发出的光线在AB面上的反射点,1,2,3,4,5,6,7,8,答案光路图如图所示,1,2,3,4,5,6,7,8,(2)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用字母P和图中已知线段字母表示)解析由几何关系作出角度i、r,即可求出折射率,1,2,3,4,5,6,7,8,1,2,3,4,5,6,7,8,图6,(1)出射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值,解析由几何关系知全反射的临界角C45,1,2,3,4,5,6,7,8,(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1,2,3,4,5,6,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