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章节测试(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9876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章节测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章节测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章节测试(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章节测试(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2. “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做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做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以上叙述说明了()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多极化趋势出现C.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3.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A.美苏核军备竞赛B.越南战争C.冷战D.不结盟运动4.肯尼斯沃兹是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荣誉教授,他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有可能涉及的史实有()欧共体成立北约、华约的成立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修建A.B.C.D.5.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B.欧洲一体化有利于美国对其加强控制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D.冷战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6.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说明()A.西欧力图摆脱雅尔塔体制的束缚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C.美欧同盟关系趋于解体D.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7.( xx南昌模拟)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8.某同学在研究某时期的世界历史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如果要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你觉得应该是()A.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B.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第三世界的崛起9.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A.想摆脱美国控制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D.反对欧洲共同体10.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右图所示的一段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B.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11.“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12.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对世界局势的走向具有较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突出表现为自由制度、代表性政府、自由选举、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而另一种生活方式以凌驾于多数人之上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它依赖于恐怖和压迫,控制出版自由,安排好的选举,以及对人的自由的控制。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三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想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对记者的谈话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的外交原则。杜鲁门当政时期是如何实施这些原则的?(8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的说法?说明理由。(12分)(3)材料三对哪个国家提出批评?“旧的思想模式”的含义是什么?(6分)14.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卫报请回答:(1)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12分)(3)材料三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领导世界”“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试图建立在全球的霸权。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A、B、D,均可排除。【误区警示】本题易因“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而错误地选择B,实际上没有全面理解题干材料的要求。2.【解析】选C。由材料中“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可以看出美国认为西欧经济衰退会容易使共产主义乘虚而入,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的措施是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采取马歇尔计划。【名师指津】图解两极格局的形成【加固训练】下表为“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比”(截至1951年),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主旨是()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购买粮食、饲料及农业生产资料输入机械设备、车辆等重工业产品购买燃料其他26%24%15%12%23%A.向西欧倾销剩余商品B.注重西欧工农业生产的恢复C.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D.扶植并控制西欧国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表格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马歇尔计划资金分配在重工业方面少,结合马歇尔计划属于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可以得出D正确。3.【解析】选C。由材料中“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可以看出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除了直接战争以外的冷战对抗,故选C。【加固训练】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越南战争形势图【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冷战局面形成”这一问题的理解。冷战是美苏之间除武力之外的对抗,A、B、C皆是其表现,D是美国支持并参与的一场局部战争,与冷战的形成无直接关系。4.【解析】选B。材料中1963年撰写的文章,有可能出现在文章中的应该是1963年之前的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符合题意,而欧共体成立是在1967年,应该排除。5.【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主要是欧洲实力衰落,为了摆脱美国控制和苏联威胁,故B说法不正确;冷战形成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说法不正确;C不能说明美国支持“共同市场”的实质。美国支持“共同市场”是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故A正确。6.【解析】选D。题干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西欧经济地位的提升,使得美国被迫承认其伙伴地位。这本质上说明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C本身说法有误,可以排除。A不能从题干反映出来。7.【解析】选B。材料描述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这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8.【解析】选C。欧洲联合、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增强了以上国家和组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9.【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最终为对抗苏联做准备。材料中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西欧的法国和希腊要求保持国家独立,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10【解析】选A。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未反映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北约和华约对抗的前沿阵地,也是对冷战的反思,故B、C、D均正确。11.【解析】选D。“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反映了多极化的趋势。故D正确。【加固训练】美国政论家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如果要反驳这一观点,依据有()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形势逐步好转,致力恢复大国地位欧盟的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新进展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历史地位一去不复返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致力建立和谐世界A.B.C.D.【解析】选A。布热津斯基的话实质是要说明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事实,反驳的依据应该是目前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对美国的制约,其中包括;的说法不符合当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排除,故选A。12.【解析】选C。由“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的多元化特征。C正确,排除A、B;“一超多强”是多极化加强的体现,但题干并没涉及具体的国家以及具体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归纳、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中“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保证公民的言论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压迫”等归纳。第二问,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杜鲁门时期的史实回答。第(2)题,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寻找史实证明。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中“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分析,应是美国。第二问,结合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的特点回答。答案:(1)原则:推行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支持“自由国家”和“自由人民”;倡导在各种国际力量中做出选择。(4分)施行: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扶持成立联邦德国。(4分)(2)第一种观点:同意;因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中国地位上升,第三世界、欧共体、日本等的政治影响力增强,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12分)第二种观点:不同意;因为新的国际格局以势力均衡为基础,苏联、美国仍是超级大国,对世界具有较大影响力;中国、欧共体、日本等任何一方都难与它们匹敌,两极对峙的格局并没有被打破。(12分)(3)美国。(2分)含义是视对方为对手,加以遏制和围堵(或答冷战思维)。(4分)14.【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题首先是明确材料一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体系崩溃。根据所学知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分析论证。第(2)题考查战后东欧、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东欧应从苏联因素、经济体制、经互会上分析;西欧要从战后美国扶持、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纳。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上分析。第(3)题实质是考查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归纳要点即可。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2分)欧洲经济崩溃,政治、经济受制于美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6分)(2)原因:东欧:苏联的扶持;经互会的成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分)西欧:美国的扶持(或马歇尔计划);建立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经济政策的调整。(6分)影响:加剧了欧洲两种制度的对峙,冲击了两极格局。(3分)(3)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