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讲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763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讲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讲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讲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讲练(含解析)考纲要求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4.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5.以A和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6.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7.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8.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变化规律;(3)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9.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考点一微粒结构及相互作用力原子结构、离子结构是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复习时,注意掌握常用规律,提高解题能力;重视知识迁移、规范化学用语。根据考纲,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掌握。1突破原子或离子微粒组成的“数量关系”中性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正确把握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如过氧根离子3辨析“四同”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对象原子之间单质之间一般为有机化合物之间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相似,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相似实例H、H、H金刚石、石墨、C60;红磷、白磷;O2与O3CH3COOH与HCOOCH3如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甲酸、乙酸4.注意易混淆的问题(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即核素种类远大于元素种类。(2)元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3)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原子。(4)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5巧记10e、18e 微粒10电子体和18电子体是元素推断题的重要突破口。以Ne为中心记忆10电子体:Ne以Ar为中心记忆18电子体:Ar此外,由10电子体中的CH4、NH3、H2O、HF失去一个H剩余部分的CH3、NH2、OH、F为9电子体,两两组合得到的物质如CH3CH3、CH3OH、H2O2、N2H4、F2等也为18电子体。6正确理解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当一个化合物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3)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但个别含有金属元素,如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5)非金属单质只有共价键(稀有气体除外)。(6)气态氢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而金属氢化物(如NaH)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7)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而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8)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而与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的强弱有关。题组一辨析概念比较数量1(xx上海,1)“玉兔”号月球车用Pu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是()A.Pu与U互为同位素B.Pu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C.Pu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Pu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同位素。Pu与U是两种不同的元素,Pu与Pu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2现有下列几组粒子:N2、CO、C2H2;NH、H3O、OH;C、O、CN;PO、SO、ClO。对上述四组粒子归类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等、电子数和原子数不相等:B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原子数不相等:C电子数相等、质子数和原子数不相等:D原子数和电子数相等、质子数不相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些阴离子、阳离子和分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的计算。阳离子:电子总数质子总数所带的电荷总数;阴离子:电子总数质子总数所带的电荷总数。N2、CO、C2H2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等于14,原子数不等;NH、H3O、OH的原子数和质子数不等,电子数都为10;C、O、CN的原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质子数不同;P、S、Cl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15、16、17,酸根离子中所含氧原子数均相等,得电子数依次为3、2、1,三种酸根离子所含的总电子数相等(1832)、原子数都为5,但三种酸根离子的质子数不相等。题组二等电子微粒的正确判断与灵活应用3(xx上海,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 和OH BCO和N2CHNO2和NO DCH 和NH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微粒中电子数目的计算。CH中的电子数为8,NH中电子数为10,二者不相等。4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是由短周期元素原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完成下列各题:(1)若A、D均是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若B、D属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分子,写出C的电子式:_。(3)若A、B均是含2个原子核的微粒,其中B中含有10个电子,D中含有18个电子,则A、B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D是一种含有22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A的物质有_(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构简式)。答案(1)2F22H2O=4HFO2(2)HH(3)HSOH=S2H2O(4)CH3CH3、CH3OH解析(1)18电子的气态单质分子为F2,则C为HF、B为H2O、D为O2,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2)B、D为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且A含有18个电子,C含有10个电子时,则B为O2、A为H2S、C为H2O、D为S,即2H2SO2=2H2O2S。(3)含2个原子核的18电子的微粒为HS,10电子的微粒为O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4)含22电子的分子为CO2,则A为含18电子的含C、H或C、H、O的化合物,可能为CH3CH3和CH3OH。题组三微粒组成与相互作用力5(xx大纲全国卷,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A解析特别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为共价化合物,如NaOH、NH4Cl等,故A项正确,D项错误;化学键既可以存在于化合物中,也可以存在于双原子或多原子的单质分子中,如O2、O3,故B项错误;C项中,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H4等为非极性分子。6(xx上海,4)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微粒之间的作用力。“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是石蜡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是化学变化,破坏的是化学键,所以选B。考点二正确把握元素周期表多角度运用元素周期律在历年高考中,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往往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在综合题部分,会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结合物质的性质,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定性推断和运用。在复习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1强化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记住元素周期表的18个纵行及对应的族(2)记住元素周期表的边界(3)记住元素周期表的一些特点短周期元素只有前三周期;主族中只有A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H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不是A族,第8、9、10三列是族,不是B族;长周期不一定是18种元素,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2探究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1)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原子可以是A族、A族或副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7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的族序数。(2)序数差规律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的“序数差”规律a除第A族和第A族外,其余同周期相邻元素序数差为1。b同周期第A族和第A族为相邻元素,其原子序数差为第二、三周期时相差1,第四、五周期时相差11,第六、七周期时相差25。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序数差”规律a第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b第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A族、A族相差8,其他族相差18。c第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d第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e第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3)奇偶差规律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和该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奇偶性一致。若原子序数为奇数时,主族族序数、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为奇数,反之则均为偶数(N、Cl元素除外,N元素有多种价态,Cl元素也有ClO2)。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偶数,其化合价看作0。(4)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例: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Na)r(Fe)r(Fe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例:r(Na)r(Mg)r(Al)r(Si)r(P)r(S)r(Cl)r(O2)r(F)r(Na)r(Mg2)r(Al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例:r(Cl)r(Cl)r(Fe2)r(Fe3)(5)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规律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若XnYXYm,则Y金属性比X强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AnBBmA,则B非金属性比A强3.重视几个易忽略的问题(1)比较物质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而不是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酸性的强弱。(2)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B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A族。(3)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等。(4)并非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常见的只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O、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5)金属性是指金属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是指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二者顺序基本一致,仅极少数例外。如金属性PbSn,而金属活动性SnPb。(6)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元素金属性时,不要忽视介质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如AlMg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FeCuHNO3(浓)构成原电池时,Cu为负极,Fe为正极。题组一记住规律,把握特殊,准确判断1(xx海南,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C解析A项,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ClHI,正确;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正确;C项,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错误;D项,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因为HCl酸性强于H2S,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正确。2(xx山东理综,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D解析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该选项错误;B项,K、Ca2、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2、Cl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性,该选项错误;C项,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可知,半径:S2ClKCa2,该选项错误;D项,Cl与Cl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得电子能力相同,该选项正确。3(xx上海,6)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NaOHB相对原子质量:ArKC酸性:HClO4H2SO4D元素的金属性:MgAl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半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出现了周期性的递变规律;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与元素周期律无关。题组二根据位置,推断元素,灵活应用4(xx广东理综,23改编)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甲乙丁B原子半径:辛己戊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3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答案B解析根据特征法(周期表的特殊结构和微粒的特殊性质等)确定出具体元素的名称,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由“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知戊为碳元素;由“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可知,甲为锂元素。A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即金属性乙甲,A错误;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庚己戊,辛庚,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辛己戊,B正确;C项,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丙和庚在第四周期中,排在A族和A族元素中间的是10种过渡金属元素,从而可知丙与庚的原子序数差为13,C错误;D项,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其中的过氧根离子中存在共价键,D错误。5(xx浙江理综,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T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答案D解析由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及W、X、Y、Z、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确定这五种元素分别是X为氮、Y为氧、Z为氯、W为硅、T为锗。A项中,NH3、H2O、HCl三种氢化物沸点的高低顺序为H2ONH3HCl,该项错误;B项中,由N、O、H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4NO3中存在离子键,该项错误;C项中,SiO2、Si3N4、SiCl4中SiO2、Si3N4为原子晶体,熔点高、硬高大,SiCl4为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该项错误;D项中,锗为半导体材料,可以形成GeCl4,所以该项正确。“位构性”之间的关系考点三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如Ge: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2)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2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按电子排入各电子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用能级符号依次写出各能级中的电子数,同时注意特例。如:Cu:1s22s22p63s23p63d104s1(2)简化电子排布式“稀有气体价层电子”的形式表示。如:Cu:Ar3d104s1(3)电子排布图用方框表示原子轨道,用“”或“”表示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按排入各电子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和在轨道中的排布情况书写。如S:1xx新课标全国卷,37(2)基态Fe原子有_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_。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_。答案4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血红色解析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其中3d轨道有4个轨道未充满,含有4个未成对电子。Fe原子失去4s轨道的2个电子和3d轨道的1个电子形成Fe3,则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检验Fe3时,Fe3与SCN形成配合物而使溶液显血红色。2xx江苏,21(A)(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答案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解析Cu的原子序数为29,根据洪特规则特例: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p6和d10)、半充满(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因此Cu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Cu核外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3xx安徽理综,25(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答案三A2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解析N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则N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族。S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其中3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Si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4xx四川理综,8(1)XY2是红棕色气体,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答案1s22s22p45xx福建理综,31(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答案1s22s22p1解析B的原子序数为5,故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6xx浙江自选模块,15(1)节选31G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7xx新课标全国卷,37(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电子数为_。答案M948xx福建理综,31(2)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9xx新课标全国卷,37(1)Ni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答案“两原理,一规则”的正确理解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泡利原理,若违背其一,则电子能量不处于最低状态。易误警示在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时,常出现以下错误:(1)(违反能量最低原理)(2)(违反泡利原理)(3)(违反洪特规则)(4) (违反洪特规则)2同能级的轨道半充满、全充满或全空状态的原子结构稳定如np3、np6Cr:3d54s1 Mn:3d54s2 Cu:3d104s1 Zn:3d104s2考点四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1元素的电离能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A族、第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如Be、N、Mg、P。(3)元素电离能的应用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如果某元素的In1I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价,如钠元素I2I1,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元素的电负性(1)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电负性: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2)1xx新课标全国卷,37(1)改编在N、O、S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答案N2xx四川理综,8(1)已知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则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答案Cl解析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为Cl元素。3xx新课标全国卷,37(2)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答案KF4xx山东理综,32(3)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种。答案35(xx安徽理综,25改编)已知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则:(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填“大”或“小”)。答案(1)三A(2)小6xx山东理综,32(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答案a7xx福建理综,31(1)依据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下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答案考点五微粒作用与分子性质1共价键(1)共价键的类型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键和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2)键参数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3)键、键的判断由轨道重叠方式判断“头碰头”重叠为键,“肩并肩”重叠为键。由共用电子对数判断单键为键;双键或三键,其中一个为键,其余为键。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键。2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的比较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作用粒子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氢、氟、氮、氧原子(分子内、分子间)原子特征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有方向性、有饱和性有方向性、有饱和性强度比较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影响强度的因素随着分子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对于AHB,A、B的电负性越大,B原子的半径越小,氢键键能越大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如F2Cl2Br2I2,CF4CCl4CBr4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H2OH2S,HFHCl,NH3PH3影响分子的稳定性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稳定性越强1xx新课标全国卷,37(3)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6NA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2xx新课标全国卷,37(3)改编已知a是H,b是N,c是O,d是S,a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答案N2H4、H2O23xx浙江自选模块,15(2)(3)(2)维生素B1可作为辅酶参与糖的代谢,并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该物质的结构式为以下关于维生素B1的说法正确的是_。A只含键和键B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C该物质的熔点可能高于NaClD该物质易溶于盐酸(3)维生素B1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要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A离子键、共价键 B离子键、氢键、共价键C氢键、范德华力 D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答案(2)BD(3)D4xx安徽理综,25(2)用“”或“”填空: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_SO2_NaNaCl_SiH2SO4_HClO4答案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原子晶体: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3)常温常压下状态: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1xx福建理综,31(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NF33NH4F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填序号)。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答案abd解析NH3、F2、NF3都是分子晶体,Cu是金属晶体,NH4F是离子晶体。2(xx海南,19)对于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iX4难水解BSiX4是共价化合物CNaX易水解D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答案BD解析A项,硅的卤化物(SiX4)的水解比较强烈,如SiCl43H2O=H2SiO34HCl、SiF43H2O=H2SiO34HF,错误;B项,硅的卤化物(SiX4)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正确;C项,钠的卤化物(NaX)属于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错误;D项,钠的卤化物(NaX)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SiX4属于分子晶体,所以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正确。3科学家设想用结构相似的C60与Si60合成一种类似工艺品“套球”(如图所示)的球型碳硅化合物Si60C60,外层球壳原子与里层球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与碳化硅(SiC)互为同素异形体B该物质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C该物质结构中,外层球壳为C60,内层球壳为Si60D该物质结构中只存在非极性键答案B解析A项,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错误;在该物质中Si和C之间是极性共价键,D错误;根据原子半径判断,内层球壳应为C60,C错误。4叠氮化钠(NaN3)是无色离子晶体,遇高热或剧烈震动能发生强烈爆炸,快速分解成钠单质和氮气,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N3中只含有离子键B1 mol NaN3完全分解最多可以产生33.6 L N2C当有4.2 g N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约为6.021022D常温下,NaN3化学性质稳定,包装盒上无需特别说明注意事项答案C解析N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错;由于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状态,所以无法测定气体体积,B错;根据信息可知,NaN3化学性质不稳定,所以外包装必须注明存放的适宜温度、不能剧烈震动、小心转移等信息。考点七元素推断与综合应用元素推断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这类题往往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基本理论等知识串联起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推断元素。常用方法有:1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断(1)已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由下列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种类: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如果已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须将其转化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确定。(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阴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阳离子对应的元素在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的下一周期的左边位置,简称“阴前阳下”。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特征关系推断(1)根据等式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高正化合价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O、F除外)。(2)如果已知负化合价(或阴离子的符号),则须用等式先求出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负化合价|,再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推断根据原子半径来推断元素的相对位置:同周期中左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同主族中下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上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4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推断(1)利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有1个或2个电子,则可能是A或A族元素,还有可能是副族、族或0族元素氦。次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在第二周期;次外层电子数是8的元素在第三周期或第四周期的A、A族;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某元素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对应元素位于第四周期。(2)利用元素的特征来推断元素的位置:如根据“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等特征来推断。5根据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推断各周期最后的元素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序数的数值实际上等于前几周期的元素种数之和。熟记这些原子序数,对推断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很有帮助。6根据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推断(1)利用价电子排布特征推断A(ns1)A(ns2)A(ns2np1)A(ns2np2)A(ns2np3)A(ns2np4)A(ns2np5)0族(ns2np6,氦除外)第四周期:B(3d14s2)B(3d24s2)B(3d34s2)B(3d54s1)B(3d54s2)B(3d684s2)B(3d104s1)B(3d104s2)(2)利用轨道数和电子数间的关系推断如:占据三个轨道且每个轨道电子数均相同的应为C。轨道数、电子数、族序数、周期数均相同的应为H。(3)利用成对电子数和成单电子数推断如:前四周期成单电子数和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H、C、O、P、Fe。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成对电子数和成单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C、Si。最外层只有一个成单电子,其余各层均充满,应为Li、Na、Cu。前四周期中,成单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Cr。1短周期元素A、B、C、D,其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表所示。元素ABCD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数是p能级上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形成的单质通常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单质分布在高空,起着阻挡紫外线辐射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能形成短周期中最稳定的双原子分子(1)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_族,A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_。元素B和元素C相比,电负性较小的是_(写元素名称)。化合物BC2晶体与B的单质晶体属_(填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理由_。(2)C和D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写化学式),B原子、C原子和氢原子可形成一种含有氢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其名称是_。(3)C和D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化合物,其中D2C5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物质X。写出物质X的稀溶液与过量的Fe反应的现象: _,离子方程式: _。(4)A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9.15 g该物质与足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答案(1)二A3s23p5碳不同类型前者是分子晶体后者是原子晶体(或同一类型都是分子晶体)(2)H2O甲醇(3)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有气体生成3Fe8H2NO=3Fe22NO4H2O(4)Cl2O7(l)H2O(l)=2HClO4(aq)H20Q kJmol1解析根据信息可以推断,A为Cl元素,B为C元素,C为O元素,D为N元素。(3)N2O5与H2O反应生成HNO3,稀HNO3与过量Fe反应生成Fe(NO3)2、NO和H2O。(4)9.15 g Cl2O7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所以1 mol Cl2O7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为20Q kJ。2 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有关它们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部分结构知识部分性质XX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原子轨道X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Z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6W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化学反应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n填写下列空白:(提示:不能用字母X、Y、Z、W作答)(1)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写出X2电子式是_。(2)X、Z、W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W元素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4)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5)含W的一种硫酸盐是常用的净水剂,常温时该溶液的pH_7(填“”、“”或“”),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6)25 、101 kPa时,32 g Y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1 780.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1)(2)ClSAl(3)1s22s22p63s23p1(4)三A(5)Al33H2OAl(OH)3(胶体)3H(6)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解析X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原子轨道,X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X是硫元素;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且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则Y是碳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6,则Z是氯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化学反应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n,推出W是铝元素。专题突破练1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n含有的中子数为abB.Xn含有的电子数为an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D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g答案D解析Xn中a表示质子数,b表示质量数,“n”表示X得到n个电子,则其含有的中子数为ba,电子数为an。1 mol Xn的质量约为b g,则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g。2下列变化规律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Mg、Na、K的熔沸点由高到低BCl、Br、I的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CH、Li、H的半径由小到大D因为酸性HClH2CO3,所以非金属性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