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712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考情分析备考导航,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核酸的结构层次,考点一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磷酸,含氮碱基,2,5,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H、O、N、P,2.核酸的功能和分布,遗传信息,遗传,变异,重点透析剖析考点拓展深化,1.DNA与RNA的比较,2.核酸的功能,3.DNA、RNA与蛋白质间的关系,【易错点拨】(1)DNA分子中含氢键,RNA分子中也可能含氢键双链DNA分子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连接,单链的RNA分子也可能含有氢键,如tRNA。(2)核酸初步水解产物与彻底水解产物不同核酸初步水解产物为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含氮碱基和五碳糖。,题组例练分类例练提炼方法,题组一,核酸的组成与结构分析,1.图中a、b和c构成了化合物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c为腺嘌呤,则m一定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b和c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m中的一种D.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的m都为4种,解析:腺嘌呤可与脱氧核糖、核糖相连,故若c为腺嘌呤,则m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磷酸和b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流感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它是一种RNA病毒(只含有RNA),其体内的基本单位m(核糖核苷酸)是4种,而幽门螺杆菌是细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体内的基本单位m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C,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DNA和RNA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B.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C.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D.DNA的结构中有氢键,RNA的结构中没有氢键,解析:DNA合成过程是DNA分子复制,RNA是由转录过程形成的,DNA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单链DNA结构没有氢键,RNA中可能含有氢键。,A,题组二,核酸与蛋白质的综合分析,3.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结,你认为错误的是()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DNA分子数较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D.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但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解析: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分子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蛋白质和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转录成的mRNA分子增多,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但是核DNA分子数并没有增多;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不相同。,C,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是生理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人体中,单体a种类有4种B.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很可能产生于图中的过程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C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解析:由图可知,A为DNA,a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A是DNA,C是蛋白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人类的白化病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容易发生;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D,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细胞中的糖类(1)功能:细胞中主要的物质。(2)元素组成:只有三种元素。(3)分类:,考点二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能源,C、H、O,水解,果糖,脱氧核糖,葡萄糖,2.细胞中的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是三种元素,有些还含有P和N。,果糖,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糖原,C、H、O,(2)种类及功能连线,答案:,【深挖教材】(1)所有的糖类都能提供能量吗?提示:不都能,如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它们都不能提供能量。(2)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为什么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提示:葡萄糖分子间的连接方式不同。,重点透析剖析考点拓展深化,1.糖类和脂质的比较,2.常见“糖”的归纳(1)还原糖与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非还原糖包括蔗糖、多糖等。(2)RNA、DNA、ATP中的糖依次为核糖、脱氧核糖、核糖。(3)植物细胞壁中的糖:纤维素。(4)细胞膜中的糖:糖蛋白、糖脂。【深化拓展】细胞内能源物质的种类(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3)直接能源物质:ATP。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4)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题组例练分类例练提炼方法,题组一,糖类的种类、作用的分析,1.(2016广东深圳一模)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人来说,蔗糖溶液可以口服但不能静脉注射B.糖类在人体内,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分解C.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相比,前者体积小而储能多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解析:蔗糖属于二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故不能静脉注射;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人体能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脂肪为主要的储能物质,氧化分解等质量的脂肪和糖原,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C,2.(2016河南漯河模拟)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两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说明多糖也可以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解析: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为单糖,其中葡萄糖、果糖为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中蔗糖不是还原糖;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为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说明多糖也可以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D,题组二,脂质的种类、作用的分析,3.(2016内蒙古赤峰一模)下列不属于固醇的功能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成分B.可以调节生命活动C.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D.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解析: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性激素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而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4.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比较厚,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下列关于脂肪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B.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之一,人们应该适当摄入C.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很好的绝热体D.脂肪在体内代谢的终产物是CO2和H2O,B,解析:构成生物膜的脂质是磷脂和固醇类,脂肪不能构成生物膜。,实验基础吃透原理掌握步骤,1.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考点三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绿,红,(2)盐酸能改变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细胞膜,DNA和蛋白质,2.实验步骤,0.9%,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低倍镜,高倍镜,3.实验结果及结论(1)结果:部分被染成绿色,部分被染成了红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在中,RNA主要分布在中。,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透析实验积累技能理解方法,1.实验选材时,为什么不选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透析: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含紫色液泡,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易对实验结果造成颜色干扰。2.为什么不能使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透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3.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时,为什么滴加0.9%的NaCl溶液?透析:0.9%的NaCl溶液可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4.水解之前,为什么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透析:烘干可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细胞内的溶酶体对核酸造成破坏。5.水解后为什么用缓水流冲洗?透析:防止细胞被水流冲走。,技能训练巩固演练技能提升,1.(2016湖南岳阳一模)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C.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D.该实验的大致步骤顺序是取材、水解、冲洗、染色、制片、观察,解析:染色时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液;酒精灯烘干的目的是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在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破坏DNA和RNA;用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开,利于甲基绿染色,并不是水解DNA;该实验的大致步骤顺序是取材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必须保持细胞的活性B.该实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解析:该实验需将口腔上皮细胞通过酒精灯烘干载玻片的方式迅速杀死;叶肉细胞含有RNA,但叶肉细胞中含有色素,不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还需移到视野的中央才能转换高倍镜观察。,C,构建知识网络强化答题语句,知识网络,填充:。,细胞核,脱氧核苷酸,双螺旋结构,细胞质,核糖核苷酸,C、H、O,C、H、O,脂肪、磷脂、固醇,要语强记,1.两类核酸(1)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分布场所: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拟核、质粒。(2)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分布场所:细胞质。2.两个必清(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真、原核细胞含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3.一个核心元素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