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700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金属与金属材料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金属属于黑色金属的是()AAlBFeCPb DCu解析:Fe、Cr、Mn属于黑色金属;除Fe、Cr、Mn之外的金属属于有色金属。答案:B2不锈钢是在普通钢中加入了()A碳、硫 B硅、锰C镍、铬 D硅、铬解析:不锈钢是在普通钢中加入镍、铬以增强其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答案:C3双选题欲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 D磁铁解析:A项,铜粉和铁粉均不溶于水;B项,铜粉和铁粉均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项,铜粉不溶于稀硫酸而铁粉溶于稀硫酸;D项,铁粉能被磁铁吸出。答案:CD4下列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不同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解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熔合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不变。答案:D5双选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uO与稀硫酸反应:CuO2H=Cu2H2OBCu2O与稀硝酸反应:Cu2O2H=2CuH2OCCu(OH)2与盐酸反应:OHH=H2ODCuSO4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Cu2S2=CuS解析:B项,应为3Cu2O14H2NO=6Cu22NO7H2O;C项,应为Cu(OH)22H=Cu22H2O。答案:AD6普通铜器时间稍久便容易出现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而圆明园两件1760年铜铸的鼠首和兔首在今天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D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解析:1760年铸的鼠首和兔首不可能使用电镀技术,A项错;酸雨会加快金属的腐蚀,B项错;铜的金属活动性弱,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铜绿,C项错。答案:D7甲、乙、丙、丁、戊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1)甲、丙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乙与丁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丁;(3)丙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丙、戊能被浓硫酸钝化。由此判断甲、乙、丙、丁、戊依次为()AAl、Cu、Mg、Ag、Fe BMg、Cu、Al、Ag、FeCMg、Ag、Al、Cu、Fe DFe、Cu、Al、Ag、Mg解析:由(3)知丙为Al,结合(4)知戊是Fe,再结合(1)知甲为Mg;乙、丁只能分别为剩下的Cu、Ag中的一种,由(2)知乙为Cu、丁为Ag。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14分)金币、银币、铜币等货币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一位收藏家的家中,陈列了很多金属货币。(1)其中有些货币表面是黑色,且有少量的绿色锈状物,则这肯定是_币,黑色物质是_,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绿色物质是_,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要除去这些物质应选用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充分反应后,这枚金属币的真面目为_色。(2)其中一枚是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属币,它肯定是_币,表面一直未被氧化的原因是_。(3)若将金币、银币、铜币分别放到稀硝酸中浸泡,能溶解的是_,不溶解的是_,写出溶解时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很稳定,因此,在历史上都曾经用作货币。其中,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不与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在空气中更稳定;银比金活泼一些,可与硝酸反应;相对来说,铜稳定性略微差一些,不仅能和硝酸反应,在空气中也容易与氧气等物质反应而“生锈”。答案:(1)铜氧化铜2CuO2=2CuOCu2(OH)2CO32CuO2CO2H2O=Cu2(OH)2CO3稀盐酸CuO2H=Cu2H2OCu2(OH)2CO34H=2Cu2CO23H2O紫红(2)金金单质很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3)铜币、银币金币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Ag4HNO3(稀)=3AgNO3NO2H2O9(9分)中学化学中有很多物质可以实现下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的产物已略去。液体B和C可能是单一溶质的溶液,也可能是纯净物。(1)若A是一种紫红色金属,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时又恢复原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气体D与另一种气体H混合后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W,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能否是水_(填“能”或“否”)。(3)若A是金属单质,D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液体C呈蓝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反应的任意一个离子方程式:_。解析:(1)A为紫红色金属,是Cu,D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时又恢复原色,D为SO2。(2)D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H2,B若是水,则A是很活泼金属Na等,则液体C为NaOH溶液,NaOH不能再转化为单质钠,因此B不能是水。(3)D是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D为NO,液体C呈蓝色,含有Cu2,则反应是Cu与稀硝酸的反应。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SO22H2S=3S2H2O(2)否(3)3Cu8H2NO=3Cu22NO4H2OCu2Fe=Fe2Cu(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0(8分)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是Fe2O3还是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设计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若溶液中含Fe3,遇SCN显红色。(2)注意题给信息:Cu2O2H=CuCu2H2O的应用,若Fe2O3,Cu2O共存时,在酸性条件下:Cu2Fe3=2Fe2Cu2。答案:(1)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2)不合理当原固体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时,加入稀硫酸后生成Cu和CuSO4,产生的Fe3与Cu反应生成Fe2,滴加KSCN溶液后也可以不变红色(3)Fe2O3和Cu2O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11(8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微粒(H2O、H、SO)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你提出的假设是_。(2)通过实验可以证明_。(3)要证明另外两种微粒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应该加入_。(4)探究结果为_。你认为除实验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_。解析:(1)可假设是溶液中的H使CuO溶解(或H2O或SO)。(2)中加入水,CuO不溶解,可证明H2O不能使CuO溶解。(3)在中加入稀硫酸,使CuO溶解,在中可加入一种只含SO而不含 H的物质的溶液,即加入一种可溶性硫酸盐溶液,观察CuO是否溶解,以验证SO能否使CuO溶解。(4)能使CuO溶解的除稀硫酸外,还有稀盐酸、稀硝酸等。答案:(1)溶液中的H(或H2O或SO)使CuO溶解(2)H2O不能使CuO溶解(3)硫酸钠溶液(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O、SO不能使CuO溶解稀硝酸(或稀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