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622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共计60分)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2. 在xx北京奥运会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和”字。它所蕴含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3. 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仁政学说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5.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6.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7.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8.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9.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既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A B C D10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D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11.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喻成“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C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12.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13.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14. 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克己复礼 D依法治国15.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16. 文天祥的气节反映了当时思想的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7.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8. “菩提树本无树,明镜台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19.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20.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21.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22.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23. 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24.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A B C D25.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26.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27.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28. 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9.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30. 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31xx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32xx新课标全国卷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3xx重庆万州区一诊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34xx全国大纲卷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35xx徐州一模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二非选择题36.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柬埔寨参加了孔子文化学校的揭牌仪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儒家学说哪些主张在当代社会依然有价值?(8分)37、四大发明对欧洲发展有何影响?(6分)参考答案15DCBCB 6-10BADCB 11-15CCABC 16-20CBCCD21-25DDDDB 26-30CADCA 31-35BDDCC36、答: (1)仁(或礼)。(2分)(2)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2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4分)(3)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或王阳明等)。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答出其中任意一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8分)(4)儒家的和谐意识、强调盛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崇尚道德、强调身体力行、务实和自强的思想主张。 (8分)37、见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