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184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9年高三二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A.熨帖()箴言()恃才傲物()返璞归真()B.忖度()呼吁()泥古不化()翘首远望()C.按捺()炮烙()戛然而止()虚与委蛇()D.恫吓()媲美()不容置喙()掎角之势()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泄名信片情有独钟察言观色B.震撼连锁店人情事故声名雀起C.青睐渡假村墨守成规毋庸置疑D.磋商绊脚石一如即往礼上往来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身垂范,开创了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网络问政”新风,并将其引向深入和常态化。B.xx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在山东举办,来自美、英、日、俄等18个国家和国内近30个省市的近千名飞行员为这一盛会献上了他们的航空“绝活”。C.造成“用工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未能对用工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等等。D.2011年2月18日晚6时,在经历了260天的密闭飞行后,中国志愿者王跃走出登陆舱,成功踏上模拟火星表面,在“火星”首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是蕴蓄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文献。B.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匠心独运,使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是以竹石寄托文人情怀的中国画典范之作。C.xx年中国GDP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面对这样的成绩却似乎“无动于衷”,普遍认为“意义不大”。D.范曾在艺术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并处心积虑,创造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先河。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B.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C.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二、(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被文人所轻视的界画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鸟,都是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据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界画,却遭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界画,他还评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足引线而故名。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把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十三种,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蠃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而界画并列其中。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 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一思。6.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C.“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D.“界画”主要运用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7.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是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B.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D.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B.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C.何澄因向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妖 术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选自聊斋志异)【注】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弯:拉弓;指开弓射箭。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翳形术:即隐身法。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以觇之 觇:暗中观察B.倚剑危坐 危:端正C.烛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D.卜之而爽 爽:心里踏实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乃自卜 令君乃亡赵走燕B.急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旨为犬血模糊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审视,则土偶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公方骇,鬼则弯矣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B.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C. 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4分) (2)忽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3分) (3)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杂诗二首(其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注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飘风:暴起的风。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1)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组,6分)(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渺渺兮予怀, 。(苏轼赤壁赋)(2)曾子曰:“君子 ,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3) ,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诗经)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五、语言运用(12分)16.把下面长句改写为3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句子意思,句子要通顺。(4分)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的谈话。17.下面是一首写雨后捕鱼场面的诗,请依据语境,以云、鹰、水、鱼为描写对象在横线处补写两句诗,每句3个字,所给4个对象不能漏缺。(4分)蒙蒙雨,淡淡风。杨柳依依草色青。小溪满,水库平,银瀑落珠下桃峰。 , ,都在青山倒影中。新船下水如白鹭,女娃头巾一点红。18.观察下面丰子恺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漫画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4分)六、选考题(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几度菊花香秋风,吹走了夏的炎热,丝丝凉意侵入肌肤;秋风,染黄了小草,染红了枫叶;秋风,吹落了树叶,路旁的梧桐,日渐凋零,终于发出一声无奈而沉重的叹息,极不情愿地飘离了枝头;秋风,吹熟了整个季节,远处田野里的稻子,金灿灿的,棉花,雪白雪白的,还有农人忙碌的身影。秋风,吹来了满园的姹紫嫣红,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如同赶集似的,开得正盛。菊,她有着松一般的风格,梅一样的品行。满园的菊花,露出妩媚的姿态,风儿飘过,婆娑起舞,让人顿觉充满了诗情画意。白菊,洁白如雪,飘若浮云,仪态万方;红菊,如燃烧的火焰,别有情致,似面露得意之色;金钱菊,黄灿灿的,小巧玲珑,清新俊俏。绿色的、紫色的神态各异。然而,枯草断茎掩饰不住秋的落寞。一场秋雨淋湿了整个季节,淋湿了我的秀发,更淋湿了我的心情。看见满园怒放的菊花,深深呼吸,一股幽香沁人心脾。金钱菊的花朵,格外醒目,花瓣如刚出生的豆芽,细细密密,紧紧簇拥。看着她灿烂的花朵,我禁不住泪眼朦胧。对于菊,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母亲的一生与菊有缘,她生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也于菊花盛开的时节离开尘世。不但她的名字里有菊,而且她还特喜欢养菊。这,几乎就是我对母亲的全部记忆。母亲的爱菊,在村里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我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我家的前院到了秋季,总能见到金黄的一大片。那是母亲侍弄的金钱菊,花朵虽然不大,但开得极为旺盛。那股清幽的芳香常引得乡邻驻足回首。母亲的爱菊与陶渊明自是不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那份旷达,看似潇洒,实则是对现实的逃避,在恬静的生活中流露出几许人生的无奈。远离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情山水,并非出自本意。虽然母亲的一生极为坎坷,少年丧母,在成长中,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过早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中年跟着遭受不白之冤的父亲,受尽了折磨;老年丧夫,疾病缠身。可谓命运多舛啊!从一次次的伤痛中走过,母亲的笑声依然爽朗,对生活永远是那么热情。母亲爱菊,尤其爱那种不太名贵的金钱菊,儿时的我从不在意。长大后,觉得不甚理解。有次,我不经意问母亲:“妈,明年我们也养些名贵的品种吧!”母亲笑笑:“干什么?跟人攀比呀,我可不要。”母亲的话更让我不解:“为什么?”“这个,特贱,好养。隔三差五浇点水就行。不需要太多的伺候。那些名贵的,娇气着呢!”我才明白,原来母亲对金钱菊的喜爱,全是源于她的不娇气,源于她旺盛的生命力。不管外界的环境有多恶劣,她依然于秋季里灿烂,依然芳香如故。母亲的一生,经历了人世的风雨,依然从容,依然热情似火,依然深深地爱着。那份执著,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母亲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仅在外表,更在于她对家庭、对孩子无私的奉献。回想母亲的一生,我忽然觉得母亲如同那娇小玲珑的金钱菊,永远是那么清新俏丽。母亲离世已经三年了。我再也无法看见母亲侍弄的菊花;再也听不见母亲的絮语;再也感受不到那股直抵心灵深处的幽香了。几度菊花香,季节如故,香气如故,而斯人不在,音容难寻。19.文章第五段写到了陶渊明,作用是什么?(4分)20.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21.本文中,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金钱菊呢?(4分)(1)菊,她有着松一般的风格,梅一样的品行。(2)(秋雨)淋湿了我的心情。22.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度菊花香,季节如故,香气如故,而斯人不在,音容难寻”,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契诃夫俄罗斯康费定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年轻时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秃头的干瘪小老头,并且在一间好办公室的大写字台后面呆着。有一次,他说:“我写生活。”是的,他写生活。他的主人公的数量和类型是丰富的。只有最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在由他们的想像力所诞生的人物的丰富和不同面貌上与契诃夫相比。与最伟大的小说家们以自己的人物表现出整个时代的特性一样,契诃夫以自己的典型人物和形式表现出19世纪最后四分之一时期那永远离去的俄国的形象。由于契诃夫在他的艺术中所介绍的社会的无限广阔性,似乎可以把他与巴尔扎克相比拟。他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并把这个大世界引向自身,进入阿列克辛市、梅里霍沃庄园和雅尔塔那封闭的角落。大世界并没有给他以安宁。他也没有找到安宁。“干瘪的小老头”只是他想装装样子而已,为的是躲避日常生活的缠扰,独自一人地工作,工作,再工作。急于想参加战争的契诃夫决定,必须以一个医生,而不是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因为医生将看得更多。这是他的天性想看得更多。“如果我是医生(他写道),那么我需要的是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那么我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而不是在小德米特罗夫卡我需要哪怕一小部分社会和政治生活,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而这种面徒四壁的、没有大自然、没有人、没有祖国、没有健康和胃口的生活并非生活。”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它发现了契诃夫这位复杂的、有时不可企及的深刻的作家。幽默家和独幕轻松喜剧的作者,为自己时代极为喜爱的契诃夫受到许多问题的折磨:我为什么写作?需要我吗?艺术家的事业是什么?我的文学职业的目的是什么?“多余的人”概念的创始人,没落社会黄昏的写生画家,最精细的心理剧和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的作者契诃夫说:“我认为最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摆脱权力与谎言的绝对自由,最后两项无论如何得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将遵循的纲领,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大艺术家的话。”“人们对我作了这样那样的解释。总之,各种荒诞无稽的话!而我首先只是个人我热爱大自然和文学,憎恨抱残守缺和专横霸道。”我们是否在作家契诃夫身上发现了一切?不,远非一切。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尤为意味深长地、悦耳地响起海鸥里那段著名独白中的话:“我爱这水,这树,这天空,我感觉到大自然,它唤起我身上强烈的情感和无法遏止的写作愿望。但我可不是个风景画家,我只是个公民,我爱祖国,爱人民,我觉得,如果我是作家,那么我有责任谈人民,谈他的苦难,谈他的未来,谈科学,谈人的权利,等等,等等”。19文章第二段中“他说我写生活”一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20.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请选择两种写作手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现作用。(4分)21.“我们的时代以新的目光注视着契诃夫”,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22.根据契诃夫的观点,探究一下作为一个艺术家(文学家)应该如何进行艺术创作?(6分)七、(任选一题,60分)23.写作(1)请以“弹拨我想象的琴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犹如加法,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做着加法,知识增加,物质增长,思想增强,但也随之而烦恼增多;人生,又如减法,物质欲望何时休?有人在减消费,减享受,减名利,平淡简单生活。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加法与减法。增加的同时也在减少,减少的同时也在增加。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C.(A项,熨帖;B项,翘首远望;C项,媲美 )2.C.(C.度假村 B项,声名鹊起 人情世故。A项,宣泄 明信片。D项,一如既往 礼尚往来)3.D.(A项,第一句直接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内。B项,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C项,“区域规划”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4.B.(A 项,“蕴蓄”:指积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应该用“蕴涵”。C项,“跻身”:指“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多指进入某个范围,不指名次。此处应用“跃居”。D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应该用“身体力行”之类的词语)5.C.(A项,成分残缺,缺少“解决”的宾语,应在“房源不足”后加“的问题”。B项,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二、(9分 每小题3分)6.C.(“以画宗教建筑为主”理解错误。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7.B.(是界画日渐没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8.B.(A项,“在唐代到达顶峰”与原文内容不符;只是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C项,大明宫图不是何澄的。D项,“其命运已大大改善”文中无据)三、(12分,每小题3分)9.D.(爽:错)10.C.(A项中两个“乃”都是副词,分别是“就”和“却”的意思。B项中两个“之”分别是代词“他”和动词“到去”。C项中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第一个“则”是副词,相当于“原来是”,后一个“则”是连词,可译为“那么”。)11.C.(说的是于公的生死观,与任侠勇武无关,是说的卜人。)12.C.(“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的说法不妥,假如他不相信,就不会给仆人占卜了。)参考译文: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明朝崇祯年间,他在北京参加殿试,仆人病得卧床不起,他很忧虑。刚巧市上有个高明的算卦先生,能判断人的生死,他想去替仆人问问吉凶。到了算卦先生跟前,还没等说话,算卦的就问他:“你不是想问仆人的病吗?”他大吃一惊,就照实回答了。算卦的说:“病人倒没有什么妨害,你可危险了。”于公就让他给自己算算。算卦的给他算了一卦,很吃惊的说:“你三天之内当死!”于公很惊讶诧异了半天。算卦的不慌不忙地说:“敝人有个小小的法术,你给我十两银子做报酬,我可以替你祈祷消灾。”他心想,生死已经定局了,一个小小的法术,怎么能解救呢;没有应声就站起来,想要往回走。算卦的说:“舍不得这么一点小钱,你不要后悔,不要后悔!”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于公不听。一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于公端端正正地坐在旅店里,静静地窥测动静,直到天黑也没有什么灾祸。到了晚上,他关上房门点上灯,倚着一把宝剑,还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一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也没有死的征兆。刚要躺下睡觉;忽听窗缝有响声。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于公抓过宝剑跳起来,急忙迎头一击,剑飘空而没有击中。小人突然缩小,又去寻找窗缝,想要逃走。他迅速砍去,小人应手倒在地下。拿灯一照,原来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于公不敢躺下睡觉,继续坐在凳子上等着。过了一个时辰,一个怪物穿窗而入,面目狰狞,像个恶鬼。它刚刚跳到地上,于公眼急手快,挥剑一击,断成两截儿,还都在地上蠕动着。于公怕它再起来,又连续砍击,剑剑都砍中了,而且中剑的声音不是柔软的肉体。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泥塑的偶像,一片一片的,已经砍碎了。于公就把座位移到窗下,不眨眼的瞅着窗缝。过了好长时间,听见窗外呼哧呼哧的好像牛在喘息,有个东西正在用力推窗户,房梁和墙壁都摇摇晃晃的,好像要倒塌。他怕被房子压住,心想不如出去和它决斗,就哗啦一声拔开门闩,奔了出去。只见窗外站着一个大鬼,和房檐一样高;在昏暗的月光下,见它脸色黑得像煤炭,眼里闪烁着黄色的光;上身没有穿衣服,脚上没有穿鞋子,手里拿着弓,腰里插着箭。于公刚一愣神,大鬼就射了一箭。于公用剑拨一下箭头,箭头就掉到地上;刚要挥剑还击,又射来一箭。于公迅速跳到一旁躲开,箭头穿进墙壁,发出响声。大鬼火了,从腰上拔出佩刀,挥动得呜呜风响,朝着于公劈下来。于公像猴子般敏捷,纵身往前一跳,大鬼的刀劈在阶石上,阶石立即断裂了。于公从它两腿之间钻过去,挥剑砍削它的脚踝骨,发出铿铿的响声。大鬼更火了,吼声如雷,转身又剁了一刀。于公又弯腰钻过去。大鬼的刀落下来,砍断了于公的袍襟。于公已经钻到它的肋下,猛然砍了一剑,铿的一声,大鬼一个跟头跌倒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于公挥起宝剑,横七竖八地砍了一阵,发出敲梆子似的梆梆的声音。拿灯一照,原来是个木偶,又高又大,像个人形。弓箭还缠在腰上,被刻画得面貌狰狞;被剑砍伤的地方,都流出了鲜血。于公害怕还有鬼怪前来伤害他,就点着灯烛等待天亮。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三个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第二天,于公把这个情况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大家一起到算卦的地方。算卦的老远看见了于公,就隐蔽起来让人看不见。有人说:“这是隐身法,用狗血可以破它。”于公依照这个说法,做好准备又去找算卦的人。算卦的又和上次一样隐蔽起来了。于公迅速把狗血泼到他刚才站着的地方,只见那个家伙,头上和脸上全被狗血浇得模模糊糊,眼睛亮闪闪的,像个鬼似的站在那里。于公就把他抓起来,交给官府把他杀掉了。异史氏说:“有人曾经说过,花钱算卦的人是傻子。世上有些人想从卦里得知吉凶,可是算了一卦之后,跟自己的生死丝毫不差的,有几个人呢?算一卦,如果和生死实际不符,就像没算一样。而且即使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死期已经到了,算一卦又能怎么样呢?何况还有借别人的性命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的,那不是更可怕吗?”第卷四、(24分)13.(1)爱护于公的人,都为他感到害怕,劝他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哀求算卦的(给予解救)。(关键词:为,劝,罄,哀)(2)(于公)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关键词:荷,及,则)(3)(于公)才醒悟过来,那些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来证明他的卦术高明。(关键词:方,遣,神)14.(1)“浮云”喻意为身不由己、无所依靠,诗人塑造这一意象一方面暗示了游子的孤独无依(2分),另一方面为下文的“东南行”埋下伏笔。(2分)(2)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浮云来象征游子;诗歌前六句借“浮云”写出了游子的遭遇,表达了游子生不逢时、遭遇乱世、漂泊不定的凄苦之情,七八两句抒发了思乡但无法归家的抑郁、痛苦之情。(手法及象征意义各占1分,情感表达前六句分析与最后两句分析各占1分。)15.(1)而闻者彰 望美人兮天一方 (2)以文会友 放浪形骸之外(3)冯唐易老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与子偕老 蜡炬成灰泪始干五、语言运用(12分)16.(1)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谈话(2)该谈话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3)该谈话同时指责韩国和美国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改对一个短句得1分,改对两个短句得2分,改对三个短句得4分)17.云中鱼,水中鹰(此为最佳答案,抓住关键意境:倒影。俯瞰湖面,青山的倒影之中,天上的云、鹰倒映在水中,水中的鱼儿游过来,看去,鹰好像在水中飞翔,鱼儿好像在云间游动。每句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若答为“水中鱼”,“云中鹰”虽然不算错,但诗意大减,可给一半分。)18.内容: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2分)启示:(1)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个性空间;(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从小做起。(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六、选考题(18分)(一)19.用陶渊明的爱菊与母亲的爱菊对比(答衬托也可)(1分)。同是爱菊,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现实采取了逃避的态度,而母亲面对困难和艰辛则以热情乐观面对(1分),突出了母亲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坚强(2分)。20.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1)该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说明菊花与松、梅一样临霜不凋,不畏严寒,是坚强的象征。(2)从下文可以看出,秋雨中的菊花勾起了作者对爱菊的母亲的回忆,不禁泪眼朦胧。答案:(1)(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说明菊花有着松、梅那样坚强的本性。(2分)(2)秋雨带给“我”落寞之感,引起“我”对去世的母亲的回忆。(2分)2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文章直接描写母亲的形象的地方不多,更多的是借菊花来衬托人物形象“母亲如同那娇小玲珑的金钱菊,永远是那么清新俏丽”。写金钱菊的不名贵、不娇气是来象征母亲的性格的。答案:因为作者笔下的母亲的形象就如清新俏丽的金钱菊;不太名贵、不娇气的金钱菊象征着平凡的母亲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2分)重点描写金钱菊就是为了借金钱菊来衬托母亲的平凡而伟大。(2分)2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文章题目是“几度菊花香”,最后一段又写“几度菊花香”,有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的作用。“香气如故”运用了双关手法,一是指菊花香气如故,一是象征母亲的美好品德仍存在于作者心里。“而斯人不在,音容难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和再也不能见到母亲的痛苦心情。答案:这样写,在结构上起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揭示主旨的作用(2分)。内容上,借菊花“香气如故”赞美母亲的坚强性格,以及对家庭、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和再也不能见到母亲的痛苦心情(2分)。(二)19.含义:(1)契诃夫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主人公(形象)数量和类型是十分丰富的。(1分)(2)契诃夫表现了19世纪末俄国的时代生活特性(或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的广阔性)。(1分)作用:领起全文(或领起下文)。(2分,答“承上启下”得1分)20.对比手法的使用:用巴尔扎克等作对比,说明了契诃夫巨大的文学成就:引用手法的使用:为了说明契诃夫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创作追求,作者引用了较多契诃夫的原话,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答“长句的使用”、“比喻”、“拟人”等酌情给分)21.我们的时代发现了契诃夫文学创作的深刻性,(2分)这“深刻”主要表现在对写作的目的与作用的认识,要给创作更大的自由空间,作家有责任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2分)22.答案要点:(1)要表现生活;(2)要生活在人民中间;(3)有责任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苦难、未来、权利等等;(4)要表现人本身,健康、智慧、才能、爱情和自由,尤其要表现爱情和自由。(答出三个方面即可。不要仅仅列出条目,要有分析说明,形成完整文段)23.写作思路:(1)要强调“我”“想像”。可以是想像我的未来理想,或想像自己的个性追求,或想像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等等。(2)最好两方面都写到,辩证地去看。评卷说明:(1)一个错别字扣1分。(2)缺标题,或标题明显不当扣2分。(3)一类卷5460分,二类卷4853分,三类卷4247分,四类卷3641分,五类卷35分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