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174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2.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A B C D3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人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 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5. 图1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 A. 人们酗酒成风 B. 牛的数量很多 C. 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图1D. 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6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7. 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8. 图2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纪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因素有 男耕女织 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 B. C. D. 图29.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10.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11.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身善织屦(麻等组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营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 B. C. D. 1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B. 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 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 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13.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14.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1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16.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17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18. 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19右图所示城市的繁荣景象出现于C A汉代的长安 B唐代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明代的北京 20重农抑商政策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是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21 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 改进生产工具 精耕细作 推广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 扩大海外贸易A BC D22.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2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24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5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26.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27、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反映出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棉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A B C D28.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2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30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A B C D31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3218世纪下半期,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 法国 C德国 D美国33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9世纪34. 观察图16,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 B. C. D. 35.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A. 地中海沿岸 B. 太平洋沿岸C. 大西洋沿岸 D. 印度洋沿岸36.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37.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 )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38. 图中a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 电力 B. 石油 C. 煤 D. 核能39.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 先进的通信手段 C. 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D. 威力巨大的炮舰40.据统计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厂制的推行 B蒸汽机的推广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 文物证史。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23分) 17世纪,中国犁由荷兰人带入欧洲。由于中国犁简便轻巧,操作容易,节省畜力,而工作高效,因此,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开来,甚至还传到了美国。到1 8世纪,中国犁已是欧洲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后来,欧洲人在中国犁的基础上设计出钢架犁,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的到来。(1)这幅明代“耕耘图”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即重视_。(2分)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2)根据图文:对欧洲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犁是_犁;中国历史上,这种犁最早出现于_时期。(2分)北宋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版面正中偏上刻有一只拿着铁杵捣药的白兔,白兔四周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铭文:上方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左右合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块铜版是迄今所知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3)铜版铭文中的“若被兴贩,别有加饶”,应如何理解?(2分)通观铭文,它反映了什么经营理念?(2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前代相比,宋代商业有什么重大发展?(6分)(注意:举出3例史实说明即可)这件清代瓷器,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史载,16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人家竞相购买中国瓷器。对此,一位西方收藏家评论道:“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国瓷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却走向衰落。这固然和欧洲制瓷业的兴起、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时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中国瓷器外销,更严重制约了中国制瓷业的发展。(5)从造型、装饰图案和器面绘画看,这件清代瓷器有什么鲜明特色?(1分)(6)根据图文:西方收藏家称中国瓷器“有着数千年传统”,其根据何在?请用史实印证。(2分)(注意:举出1例即可)(7)根据图文: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走向衰落的国内因素是什么?(2分)(8)综合上述全部图文,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4分)42.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17分)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指什么?(4分)(2)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写出它进行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6分) (3) 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3分)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4) 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2分)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5)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新泰一中2011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答题纸 xx.341.(1)_(2)(3)(4)(5)(6)(7)(8)42(1)(2)(3)(4)(5)新泰一中2011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xx.3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CCCADDADCBD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CCDBABDDBAAAA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ACACBACCB41.(1)D。(2分)(2)曲辕犁 隋唐时期(2分)(3)对代销者,提供优惠。(2分)(言之成理给分)经营理念:保证质量,信誉至上。(2分)(言之成理给分)(4)重大发展:诞生世界最早纸币“交子”;经营区域打破坊市界限;营业时间突破“日中为市”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品交易;海外贸易繁荣。(2分)(答出3点,即给6分)(5)特色:中西合璧。(1分)(言之成理给分)(6)根据: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已制出原始瓷器。(2分)(言之成理给分)(7)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制瓷技术逐渐落后。(2分)(8)认识: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促进了包括欧洲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的发展;受专制制度束缚,近代落伍。(4分)(言之成理给分)42.(1)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4分)(2)英国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圈地运动;手工工场的技术革新;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专利法案的实行。(任意四个6分)(3)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等。(写出三个得满分)(3分)(4)电灯、电话、电报、汽车等。(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使用的都正确。写出两个得满分) (2分)5)对科技认识、对创新认识、对教育认识等(其它角度只要与工业革命有关的都正确。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