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174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金属镁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向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浅红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3(2分)对于反应 I2(g)+H2(g)2HI(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移去部分HIB减小容器容积C通入大量HeD降低体系温度4(2分)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乙醇燃烧反应B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D需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5(2分)下列表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HS+H2OB碳酸钠的水解:CO32+2H2OH2CO3+2OHC向Ba(OH)2溶液滴K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DNa2HPO4溶于水后发生电离:Na2HPO4=2Na+HPO426(2分)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Al3+、NO3、ClBCu2+、Fe2+、Cl、NO3CNa+、K+、Cl、NO3DNa+、AlO2、SO42、K+7(2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若阴极增重64 g,则阳极能产生NA个氯气分子B25,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1 NAC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 NAD100 mL 1 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等于0.1 NA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说明HS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将FeCl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2O3C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可使肥效更高D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电池内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变小9(2分)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判断不正确的是()A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已达滴定终点10(2分)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2C(g)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 A和1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Al2O3是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常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B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2(g)的H0,S0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弱酸)与NaA混合溶液,其酸碱性取决于Ka(HA)的大小D硫酸工业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12(4分)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12和NaOH溶液反应D电镀工业中,必需将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13(4分)已知反应: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14(4分)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c(Na+)=c(CO32)+c(HCO3)+c(H2CO3)B硝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c(Na+)=c(NO3)CNH4Cl溶液:c(NH4+)=c(Cl)D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c(OH)c(H+)15(4分)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下列图中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II的正确说法是()A若p3p4,Y轴可表示B的质量分数B若p3p4,Y轴可表示A的转化率C若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D若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三、非选择题(共80分)16(14分)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碳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方向(1)下列措施不利于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CO2和H2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能源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_+2H2O(3)CO2合成生产燃料甲醇(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2mol CO2和6mol H2,发生:CO2(g)+3H2(g )CH3OH(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反应限度标志的是_(填字母)A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DCO2生成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相等现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mol/(Lmin)(4)CO在催化作用下也能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已知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_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_(5)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17(14分)(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溶液呈_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_;(2)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性,溶液中c(NH4+)与c(Cl)的大小关系是_;(3)将mmolL1的盐酸和n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的PH=7,则m和n数值的大小关系是_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1)常温下,Na2A溶液的pH_7(填“”、“”或“=”)(2)某温度下,若向0.1molL1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_Ac(H+)c(OH)=11014Bc(Na+)+c(K+)=c(HA)+2c(A2)Cc(Na+)c(K+)Dc(Na+)+c(K+)=0.05molL1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用0.2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0.2molL1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和_(2)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 0molL1的NaOH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实验序号1234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0.0520.0018.8019.95则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_(保留小数点后四位)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醋酸浓度(molL1)0.00100.01000.02000.10000.xxpH3.883.383.232.882.73回答下列问题:(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4)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验三:探究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完成该探究,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19(16分)(xx浙江)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时间(s)012345c(NO)(mol/L)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c(CO)(mol/L)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0(填写“”、“”、“=”)(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N2)=_(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mol/L)CO初始浓度(mol/L)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2801.201035.8010382_124350_124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20(12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工艺流程为:CrO42Cr2O72Cr3+Cr(OH)3其中第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1)能说明第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2)第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mol的FeSO47H2O方法2:电解法 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3)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4)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_,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5)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_21(12分)21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 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波长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n(NO2)=2.500103 mol(1)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_;(2)计算该样品中n(O2)=_;(3)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原理:2MnO4+5H2O2+6H+=2Mn2+5O2+8H2O取该溶液25.00mL,用0.1000mol/L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到达终点时用去KMnO4标准溶液VmL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n(O2)=_xx学年江苏省扬州师大附中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金属镁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转化率无影响;C开发和应用氢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D金属镁在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制得解答:解:A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所以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不能填埋处理,故A正确;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对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无影响,故B错误;C开发和应用氢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故C正确;D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金属镁,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污染与治理问题、能源问题、速率与平衡等,难度不大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BAl3+、NO3、Cl、CO32、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向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浅红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离子反应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乙酸能电离,而乙醇不能;BpH=2的溶液,显酸性;CHCO3水解显碱性;D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同解答:解:A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但乙酸是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pH=2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O32,且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CO3水解显碱性,则向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浅红,故C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同,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离子的共存、电解质、盐类水解、中和反应等,侧重高考高频考点的考查,把握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概念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2分)对于反应 I2(g)+H2(g)2HI(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移去部分HIB减小容器容积C通入大量HeD降低体系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据此回答解答:解:A、移去部分HI,即减小HI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随后正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B、减小容器容积,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通入大量He,体积不变,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体系温度降低,活化分子数目减少,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B选项中降低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也降低4(2分)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乙醇燃烧反应B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D需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A乙醇燃烧是放热反应,不符合图象中能量关系,故A错误;B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所以其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符合图中能量关系,故C正确;D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例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5(2分)下列表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HS+H2OB碳酸钠的水解:CO32+2H2OH2CO3+2OHC向Ba(OH)2溶液滴K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DNa2HPO4溶于水后发生电离:Na2HPO4=2Na+HPO4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不符合水解的实质,硫离子应该结合水中的氢离子;B碳酸根离子是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C不符合物质组成的配比,1molBa(OH)2电离产生2mol氢氧根离子;DNa2HP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解答:解:A硫化钠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故A错误;B碳酸钠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2H2OHCO3+OH,HCO3+H20H2CO3+OH,故B错误;C向Ba(OH)2溶液滴KHSO4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Na2HPO4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PO4=2Na+HPO4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把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时应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6(2分)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Al3+、NO3、ClBCu2+、Fe2+、Cl、NO3CNa+、K+、Cl、NO3DNa+、AlO2、SO42、K+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A碱性溶液中,铵根离子、铝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铜离子、亚铁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Na+、K+、Cl、NO3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也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D酸性条件下,偏铝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反应解答:解:该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A碱性溶液中,NH4+、Al3+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u2+、Fe2+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K+、Cl、NO3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AlO2能够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常见的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如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还要注意题干暗含条件7(2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若阴极增重64 g,则阳极能产生NA个氯气分子B25,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1 NAC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 NAD100 mL 1 molL1的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等于0.1 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析出铜,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B缺少硫酸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数目;C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D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导致溶液中铵根离子数目减少解答:解:A64g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阴极得到1mol铜,需要得到2mol电子,阳极生成1mol氯气,阳极能产生NA个氯气分子,故A正确;B没有告诉硫酸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100 mL 1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铵0.1mol,由于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导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含有的铵根离子数目小于0.1 N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题中是否告诉在标准状况下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SO3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说明HS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将FeCl3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2O3C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可使肥效更高D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电池内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变小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NaHSO3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B、氯化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蒸干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铁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2O3 ;C、草木灰溶液中水解显碱性,硫胺溶液中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肥效损失;D、在充电时,电池反应中生成硫酸,则溶液中硫酸浓度不断变大;解答:解:A、NaHSO3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HSO3水解显碱性程度小于HSO3电离显酸性程度,故A错误;B、氯化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蒸干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铁并充分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2O3,故B正确;C、草木灰溶液中水解显碱性,硫胺溶液中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水解相互促进,肥效损失,草木灰和硫铵不能混合施用,故C错误;D、放电时,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消耗硫酸,浓度减小,充电时,阴、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在充电时,电池反应中生成硫酸,则溶液中硫酸浓度不断变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原理分析应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分析判断,注意水解产物的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9(2分)化学反应终点的判断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对化学反应终点判断不正确的是()A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说明Ba2+已经完全沉淀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D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已达滴定终点考点: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专题:实验题分析:A沉淀完全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若还有沉淀生成,则不完全;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只要淀粉水解,就有葡萄糖生成,在碱性条件下,能和氢氧化铜反应;C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固体已经恒重,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D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粉红色,当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碱已全部反应完;解答:解:A向Ba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发生反应:BaCl2 +Na2CO3 =BaCO3+2NaCl,少量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滴加Na2CO3,若不再有沉淀产生,则沉淀完全;若还有沉淀生成,则不完全,故A正确;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只要淀粉水解,就有葡萄糖生成,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NaOH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淀粉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不能完全水解,故B错误;C将Na2SO410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并重复上述操作,若相邻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说明固体已经恒重,说明硫酸钠已全部失去结晶水,故C正确;D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呈粉红色,当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碱已全部反应完,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终点判断的知识,解答时应该充分理解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反应的原理10(2分)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2C(g)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 A和1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容器是绝热恒容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是恒温恒容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放热,热量散发,压强减小;是恒温恒压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为保持恒压,压强增大解答:解:容器是绝热恒容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是恒温恒容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放热,热量散发,压强减小;是恒温恒压容器,反应进行过程中为保持恒压,压强增大;与相比,由于能把反应产生的热量散到空中,相比来说相当于降低温度,故平衡右移,故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与相比,由于反应向右移进行时分子数减少,故中活塞下移,相对来说,相当于给体系加压,平衡右移,故B、C的体积分数大于,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本题容器的特征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分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Al2O3是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常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B一定温度下,反应2NaCl(s)=2Na(s)+Cl2(g)的H0,S0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弱酸)与NaA混合溶液,其酸碱性取决于Ka(HA)的大小D硫酸工业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工业制取硫酸;反应热和焓变;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工业上电解氯化镁、氧化铝的熔融物来获得金属镁和金属铝;B、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产物气体系数和大于反应物气体系数和的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C、HA(弱酸)与NaA混合溶液中,前者电离导致溶液显示酸性,后者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D、压强对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的平衡移动有影响解答:解:A、工业上电解氯化镁、氧化铝的熔融物来获得金属镁和金属铝,氧化镁的熔点高,电解消耗大量的能源,故A错误;B、反应2NaCl(s)=2Na(s)+Cl2(g)的H0,S0,故B错误;C、HA(弱酸)电离导致溶液显示酸性,后者NaA溶液中,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其酸碱性取决于Ka(HA)的大小,Ka(HA)大,则溶液显示酸性,故C正确;D、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考虑设备的耐压程度,压强对化学平衡会产生影响,增大压强,有利于二氧化硫的转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目综合考查学生金属的冶炼方法、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2(4分)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硫酸工业中,接触室内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氯碱工业中,使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C12和NaOH溶液反应D电镀工业中,必需将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考点:工业合成氨;工业制取硫酸;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反应放的热;C、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D、电镀池中,镀件是阴极,镀层金属是阳极,电镀液是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解答:解:A、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NH3,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放热,而不是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的热量,故B错误;C、阳离子交换膜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即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也就是说只允许Na+通过,而Cl、OH和气体则不能通过,可防止C12和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D、电镀池中,镀件是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制硫酸、合成氨、精炼铜、氯碱工业等知识,掌握相关的工艺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4分)已知反应:101kPa时,C(s)+O2(g)CO(g)H1=110.5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考点:中和热;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来判断;B、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来判断;C、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D、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解答:解:A、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A正确;B、碳的燃烧热:完全燃烧1molC生成最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所释放的热量,碳完全燃烧放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H3H1,故B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故C错误;D、醋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题目难度中等,做题时注意要准确利理解概念14(4分)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c(Na+)=c(CO32)+c(HCO3)+c(H2CO3)B硝酸钠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c(Na+)=c(NO3)CNH4Cl溶液:c(NH4+)=c(Cl)D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c(OH)c(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C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解答:解: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A错误;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NO3),故B正确;C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氯离子不水解,所以c(NH4+)c(Cl),故C错误;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则c(OH)c(H+),再结合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OH)c(H+),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的溶质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5(4分)在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符合下列图中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II的正确说法是()A若p3p4,Y轴可表示B的质量分数B若p3p4,Y轴可表示A的转化率C若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D若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图1中,根据先拐先平的原理,可知T1T2,P2P1,比较a、b线可知,增加压强,C的含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x=1,比较c、b线可知,t升高温度,C的含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答题解答:解:在图1中,根据先拐先平的原理,可知T1T2,P2P1,比较a、b线可知,增加压强,C的含量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x=1,比较c、b线可知,t升高温度,C的含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B的质量分数越小,故A错误;B、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越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下降,故B正确;C、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总物质的量减小,而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摩尔质量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均摩尔质量减小,故C正确;D、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气体质量守恒,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图象判断平衡的特征,再根据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解决问题,这是化学平衡中最为常见的题型之一,中等难度三、非选择题(共80分)16(14分)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碳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方向(1)下列措施不利于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B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CO2和H2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能源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H2O(3)CO2合成生产燃料甲醇(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2mol CO2和6mol H2,发生:CO2(g)+3H2(g )CH3OH(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反应限度标志的是AD(填字母)A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DCO2生成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相等现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375mol/(Lmin)(4)CO在催化作用下也能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已知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大于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5:4(5)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或3O2+6H2O+12e=12OH)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节约用电、用气,可以节能减排;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根据v=计算v(CO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4)温度越高、越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最先到达平衡;根据CO转化率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据此解答;(5)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溶液中生成碳酸钾,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解答:解:(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B正确;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能减少电的使用,减少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减少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和种类应该相等,分析题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出现了2个O,1个C,8个H,反应后出现了2个O,4个H,所以在X中含有4个H和1个C,故答案为:CH4; (3)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B开始投料比,2mol CO2和6mol H2,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所以不能证明达平衡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