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646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周自主学习材料历史试题含答案姜自荣 任教班级:21、22 韩颖 任教班级:20、23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满分共计45分)1、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2、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早期儒家思想( )A.极力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积极宣传朴素唯物主义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4、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韩非“法治”思想C.老子“无为”“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5、“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bi宠幸)颜色,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材料出自( )A.墨子 B.韩非子 C.春秋繁露 D.焚书6、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7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秦汉的政治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唯一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8、汉书艺文志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侯。”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9、“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10、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11、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12、 某同学上网查询西汉时期的思想发展历程,查到这样一句话:“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的进程。”并查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其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是A.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1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4.董仲舒曾说:“孔子论经,有鸟化为书,孔子奉以告天。”这说明()A儒家经典被定为学校教科书 B董仲舒神化儒家经典C董仲舒神化孔子 D董仲舒神化皇权1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16、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17、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18、某思想家,在晚年将自己的思想主旨归纳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应是(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王夫之19、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日:“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 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20、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1、中国人民大学冷成金教授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_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_的一页,道家科研成果则是最_的一页。”与试题要求能一一对应的选项是()A刻毒深刻聪明 B深刻聪明刻毒C刻毒聪明深刻 D深刻刻毒聪明2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23、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 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A B C D24、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25、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6、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石氏星表2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8、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29、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体现了“工商立国”的思想 B反映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C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D.肯定了商人的作用30、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A“存天理,灭人欲。”B“制天命而用之。”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共55分)31(13分)春秋战国是一个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1)材料一反映了商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分) 材料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3)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又有何一致性?(3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2分)32(2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分)(2)材料二根据下面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言论言论者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材料三: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四: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路。”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4)依据材料四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4分)材料五: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2分)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33、(22分)材料一儒,最早章太炎认为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说儒里指出儒是从事“治丧相礼”的“殷民族的教士”,葛兆光先生根据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之要篇所引孔子言“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 孟鸥、王峰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四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材料五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六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焉,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儒者的特征。(2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其实质是什么?(4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4分)(4)据材料五概括黄宗羲的基本政治观点。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意义?(6分)(5)材料五、六与材料二相比,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xx级高二历史自主学习材料 (文) 第三周 答案一、 15:CBACA 610:CDBBB 1115:CDCBB 1620:CABBD 2125:ABAAA 2630:CCABD二、31(1)变化:由商代尊崇鬼神到春秋时期专注人事。(2分)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发展开阔人们的视野;宗法分封制破坏,争霸局面出现,人们更多关注社会现实。(2分)(2)概念:仁和礼。(2分)关系:仁是内在精神,礼是外在表现;仁是追求的目标,礼是实现目标的途径。(2分)(3)不同: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恶论。(2分)一致性: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1分) (4)贡献: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本学说;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2分)32、(1)仁;克己复礼。(2分)(2)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每项1分,共6分)(3)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2分)(4)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4分)(5)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4分)33、(1)特征:与巫相近,重视仪式。(2分)(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分)。 实质:为皇权披上神圣外衣,巩固封建统治秩序。(2分)(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2分)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2分)(4)“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4分) 进步性: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作用。(2分)(5)由加强君主权力到主张限制君主权力。(2分) 原因: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早期民主思想萌生。(4分,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