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8课时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ARTFOUR,第四部分世界历史,【课时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彻底丧失了霸权地位,美国和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美苏“冷战”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体特征。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开始进入全球扩张时期。经过战后初期的重建和调整,西欧各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开始走向联合,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军事实力大为增加,国际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与此同时,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考点一“冷战”的出现,1.杜鲁门主义(1)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2)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这一宣言所包含的政治原则史称“杜鲁门主义”。,2.“北约”与“华约”(1)“北约”: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2)“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3.“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1)在“冷战”的阴影下,美苏争锋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德国、朝鲜半岛和越南分裂。(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德国一分为二。,1.美国经济的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2)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美国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3)发展: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这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使美国获取了更多利润。,考点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2.欧洲的联合(1)原因:解决欧洲历史由来已久的一系列矛盾,整合西欧的整体力量,提升西欧的国际地位。(2)过程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1958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宣告成立。1967年7月,三大机构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共体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共同政策,力争“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3.当代日本的发展(1)原因:日本利用“冷战”之机摆脱了战败国的不利地位;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重视教育、科技和海外市场。(2)表现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赶超先进工业国家”口号的带动下,日本在原有经济水平和人才储备的基础上,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资本主文国家的生产技术,扩建新企业。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80年代,日本首次提出从“经济大国”向所谓的“政治大国”迈进,开始谋求在国际中的“政治大国”地位。,4.社会保障制度(1)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对社会成员所实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统称为社会保障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欧国家逐渐建立起来。西欧国家提供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广泛、全面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被称为“福利国家”。(3)弊端:一方面社会保障开支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的增长率,而且持续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福利国家的再分配超过了税收,使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1.苏联模式的推广(1)作为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在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2)东欧国家在采纳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于是产生了摆脱这一模式束缚的强烈要求。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大多数国家先后走上了改革的征途。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改革。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大都进行了改革。但由于这些改革未能探索出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而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考点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2.苏联的改革(1)苏联模式重视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忽视农业的做法,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2)赫鲁晓夫以农业为重点对苏联进行改革,实施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措施。在经济改革的同时,赫鲁晓夫还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使不少人的冤屈得以昭雪。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的体制模式。(3)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得到加强。但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联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国家陷入了困境。,考点四新兴力量的崛起,1.万隆会议(1)概况: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2)主要目的:促进亚非各国的亲善、合作,建立睦邻关系;讨论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研究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和人民的世界地位,以及他们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3)成果:中国政府代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各国撇开分歧,共同发表了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确立了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十项原则。会议最终取得了成功。(4)意义: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快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5)万隆精神: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2.“非洲独立年”(1)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2)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3)199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3.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1974年,美国同意结束它对巴拿马运河的管辖权,1977年两国签订新巴拿马条约。到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拓展一美苏争霸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拓展二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1)各国特别是大国应该放弃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相互携手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2)各国都应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制定外交政策,对霸权主义给予坚决抵制。(3)各国应该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去,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国际上的经济联系。(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