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535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224=48)1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考察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是因为A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B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C文化经典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经典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 近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正迅速消亡,保护刻不容缓。从文化角度看,保护古村落是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对全面承袭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A. B. C. D. 3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B C D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据此回答45题。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表声明指出,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作性,而且还可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这表明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消除文化差异的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5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和发展,必须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为此,必须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精粹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6“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从网络媒体、视频门户、手机端、广场、健身房、校园等地点小苹果一夜走红。放眼观望以往神曲的线路从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到如今的小苹果都有相似的网络营销传播途径。这说明A世界文化是多种多样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创新源于文艺工作者的即兴灵感 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中国已成为全球出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近期出境游市场出现的许多不文明个案,正在触动国民的耻感神经,不仅损害了国家形象,也对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进行了一场质问。出境旅游能够领略异国他乡的文化韵味 需当好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借助文化渗透削弱别国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我国的文化生产力迅速发展A B C D82015年8月29日晚大型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大剧院激情奏响,这也标志着xx首届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正式开幕。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A B C D9.xx年春节假期,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化活动,共贺羊年春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10中国古代提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 B C D11“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B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应加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书法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12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13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但也有人认为,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这说明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传媒取代印刷媒体已成为必然趋势A B C D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据此回答1415题:14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B C D15徽商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绝非偶然,得益于其在经商处世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这表明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617题。16根据上述材料,国家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为了发挥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人的成长的作用A B C D17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18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19xx年4月,由河南卫视与爱奇艺联合打造的大型汉字文化节目汉字英雄走向国际市场,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获得重捧,多家国际买家对该节目模式表示出极大兴趣,国内原创综艺节目模式首度走向海外。国内原创综艺节目走向海外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我国坚持文化创新的必然结果能够日益显示出大众传媒文化传递、创造的强大功能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必然结果A B C D20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21“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A B C D22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A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反对封闭,求同存异23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出席全国外宣工作会议时指出,对外宣传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这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A B C D2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高二上学期政治单元检测试题(一) xx.9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以下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选择题25“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山东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建议依据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1)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2)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山东故事(3)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4)列出与表1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秋节是中国人除春节之外最重视的节日。仲秋之时,炎热的夏天已经远去,寒冷的冬天还未到来,秋高气爽,谷物归仓,此时的人们最心平气和。于是,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祭月赏月,猜谜观灯,饮酒赏桂。月夜下吃着月饼品着桂花酒,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材料二在中国,圣诞节不是官方节日,银行、办公楼和学校照常上班上课。但是,随着这个节日的分量越来越重,很多人开始通过或传统或新奇的方式庆祝圣诞节。(1)结合材料一,说明民族节日的文化价值。(6分)(2)结合材料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文化多样性?(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8月20日,中国文化部召开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文化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8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3年11月6日至10日,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文博会坚持贯彻中央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和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全面展示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促进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重大成就,深入交流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沿理论和观点,着力搭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化、促进文化贸易和重大项目落地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创意。(6分)(2)请为我国的文化创意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0分)高二上学期政治单元检测试题(一) xx.9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CACDCCBD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DAAACCADCBB二、非选择题25.(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分)(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2分)(3)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分)(4)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2分)26.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可从民族节日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回答;第(2)问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可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方面分析说明。答案:(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2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分)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2分)(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27.解析:第(1)问,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第(2)问,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际就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调动教材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答案:(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2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村庄寄托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2分)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2分)(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2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2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2分)28. 【解析】第(1)题,要求回答重视文化创意的原因,可将教材中文化创新的两个作用的知识与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第(2)题,要求为文化创意提建议,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以及在文化创新中应该反对的错误倾向等知识灵活作答。【答案】(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3分)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国家重视文化创意,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分)(2)文化创意要立足于社会实践。(2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意中的主体作用。(2分)文化创意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文化创意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文化创意应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