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政治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384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政治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政治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政治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政治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A.B.C.D.答案:A解析:题中观点认为人无法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即认为思维无法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正确。的观点与题干没有体现。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唯物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A.B.C.D.答案:B解析: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说法错误,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说法错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法正确。3.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上述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项。4.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以对下述哪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为核心的()错位A.整个世界是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B.意识是积极能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C.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D.应该从实际出发,还是应从人们的主观需要出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考查对哲学基本观点的识记能力。5.庄周梦见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的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关于事物的存在状态,他提出了著名的“不可名状”命题:“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材料表明,庄子是()A.唯心主义者B.可知论者C.不可知论者D.有神论者答案:C解析:从庄子的以上两个命题看,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无法说得清楚,因此是不可知论者。专家:我会写各种“喜”字领导:这可是难得的专长6.漫画工作汇报中那位“专家”的错误实质是() A.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没有正确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答案:B解析:这位专家“汇报工作”不从客观情况出发,任何事情都是用“喜”字来概括,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7.南京市承办xx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承办xx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答案:C解析:承办青奥会是从南京的实际出发而作出的决定,C项正确。A、B、D三项观点均错误。8.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的一些前兆,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B.C.D.答案:A解析: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9.2013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6周年的日子。xx年,河北唐山连续两次发生的地震引起人们的强烈关切。为此,专家根据1976年至今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目前唐山地区地质活动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大地震。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源、震级等。(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的基本观点?(2)这些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案:(1)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反映了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2)这两个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材料中,远古时代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反映了唯心主义世界观;近代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唯物主义世界观。10.“十一五”规划期间,我们不少地方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政绩,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导致资源浪费,经济结构不协调,老百姓怨声载道。对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分析说明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的依据。答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所从事的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2)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正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以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把握,要明确它包括“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