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368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哲学能为我们的心灵建造一个坚固的“哲学小屋”,并帮助心灵搬家,走出困境。这句话告诉人们 A哲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致力于探索精神世界的学说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2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怎样存在?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这些问题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 B社会生活 C人类活动 D整个世界3. “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这句话说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给具体科学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4. xx年2月27日评选揭晓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C. 世界观对改造世界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D.哲学对社会的变革起决定性作用5.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6. “气者,理之依也”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的对立,实质上属于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7孟子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这句话属于_的观点。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形而上学8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A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唯心主义思想9. 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1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它们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都存在共同的具体的形态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 D都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12.人们预测,按照我国电子商务目前的增长速度,天猫将在xx年实现对亚马逊的超越,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从哲学角度看,该预测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 是对认识对象的复制 A B C D13.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相互制约的A B C D14.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只要顺应社会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必定能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D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15“稳中求进”这个词语体现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 B运动都是暂时的、相对的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D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1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规律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17.“时进则进,时退则退”,此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失时机、促成事物飞跃A B C D18南京创客成功研发“意念控制飞行器”,当人们戴上脑电波传感器,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脑电波增强,飞行器就开始缓缓升空。这说明A意识在一定环境下能决定物质 B意识有时候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D意识能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19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的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个观点违背了实践活动_特点。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20.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1. 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22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它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我国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利用条件,改变规律 把握时机,促成飞跃固守经验,加强合作 着眼整体,优化结构A B C D23xx年9月11日,全长305公里,贯通江苏南北的中部重要通道连淮扬镇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将带动建材需求,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 B C D24“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效应;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效应。”从哲学上看,这一宣传标语强调了A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B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关键部分往往对整体起决定作用25.“我们要在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要落实到行动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突出反映了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A B C D 26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A抓住主要矛盾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注重量的积累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27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的风险。这说明A要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C量变中包含质变 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28历史学家维特克说,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自己进步的第一步。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挫折与进步的关系是 A相互贯通 B相互依存 C相互吸引 D相互分离29. 扬州的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点,表达了“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这一创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园林设计源自设计者的聪明与智慧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结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A. B. C. D. 30“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有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31右图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A B C D32现在不少城市倡导建设低碳社区。在不同区位和地理条件下,低碳社区所面对的资源环境条件不同,居住居民的综合素质不同,因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同,具体采用的方法也不同。这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 B实践决定认识C矛盾有特殊性 D真理是具体的33.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不能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第卷 (主观题 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计 36 分。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综合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并且包括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的全过程。(1)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蕴含的哲理。(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建设?(6分)3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以休闲消遣为目的,具有方便、生动、轻松等特点。然而,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容易导致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甚至影响到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快餐式阅读充其量只是一种泛读,真正的阅读应当是能让心灵得到净化的阅读。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你对“快餐式阅读”的认识。 (2)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阐述如何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36.近年来,因排水系统脆弱不堪,使不少城市在遭遇强暴雨袭击后,陷入“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的尴尬境地。日前,我国已选择在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希望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全新定位,打造“海绵城市”应在科学的规划下,把提升城市雨水综合消化能力作为关键抓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海绵的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注: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简析材料中体现的矛盾观的道理。(6分) (2)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的做法中包含的唯物论的哲理。(6分)三、探究题:本题 18 分。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 材料一: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经过190次失败之后,在第191次的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这个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对疟疾难以根治的缺点,屠呦呦团队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材料二: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正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完美体现。中、西医学虽然在观察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但两者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都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三:青嵩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我国在原材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拥有全球80%以上的青蒿素资源,同时,青蒿素制成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研发投入不足,缺少专利,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我国医药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较低,在粉碎、药液分离和质检等方面的生产设备性能差、效率低。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析材料一中蕴含的哲理。(6分)(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简要说明应如何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关系。(6分)(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针对我国青嵩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6分)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CDDADCBCACA1213141516171819202122CBDDDBDABCD2324252627282930313233CCBDAABCBCD二、简析题: 34.(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 “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分)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律体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2分)(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法治中国的建设作为一项综合工程,要立足全局,关注全过程,进行一体建设,实现共同推进。(3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各环节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推进。(3分)35.(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会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3分)“快餐式阅读”既有让阅读方便、生动、轻松的一面,也有影响我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一面。(1分)而后者已经成为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1分)因此,要全面认识 “快餐式阅读”,对这种阅读方式加以规范和引导,做到趋利避害。(1分)(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2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2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阅读优秀文化作品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2分)(如答“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提高阅读质量,提升认识能力,以更好地改造世界。”可给2分。本题不超过6分。)36(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借助“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住重点和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海绵城市”建设要抓住提升城市雨水综合消化能力这一关键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2)物质决定意识,“海绵城市”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意识反作用于意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要在科学的规划下进行;(2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海绵城市”建设要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2分)三、探究题: 37.(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屠呦呦团队经过190次失败之后,在第191次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体现了这一点。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屠呦呦团队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终于在第191次成功提取青蒿素体现了这一点。质变又为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屠呦呦团队又发明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体现了这一点。(每点2分,满分6分)(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屠呦呦将东西方医学结合起来体现了中、西医学存在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一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中、西医学在观察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存在对立的一面。(4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必须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将中西方医学结合起来,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2分)(3)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青蒿素产业的发展是个过程,尽管遇到一些难题,但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该产业的发展。(3分)(或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该产业在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又要看到在营销、相关产业的支撑等方面的劣势,改善薄弱环节。(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