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358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与成语“背井离乡”、“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A【解析】上述成语侧重的是土地及其布局,井田制是土地制度,它形似井字,条理有序,与材料吻合,所以选A项。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直接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是经济基础的变化,B项不正确,A、D两项是上层建筑,是间接体现。3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秦国商鞅变法中的这一措施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从而肯定了土地私有制。4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可以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项。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制度的掌握情况,均田制以家为单位,按人分男女授以不同田亩,故是个体农户耕作。6据史料记载,魏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A实行初税亩B颁行了均田令C废除土地买卖禁令D政府允许农民购买份地【答案】B【解析】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7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B兼并土地C通过赏赐获得土地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答案】B【解析】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但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8史载:明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并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这反映了()A明朝土地兼并严重B明朝限制土地兼并,重视田赋收入C皇帝带头兼并土地D政府不断清查土地,便于土地分配【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关注土地兼并问题的初衷是为了其财政收入。9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耕者”租种“富民”的土地并平分劳动产品,这体现了租佃式经营方式。10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均田”、“限田”的有效实施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人多地少的矛盾【答案】D【解析】人多地少导致了大量农民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这使租佃制流行。11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材料“田园山地,界至分明”,从本质上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项。12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通【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可知,民间的土地买卖得到了政府的承认,政府维护土地买卖。A、B、C各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国语晋语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4)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答案】(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2)变化: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3)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4)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一段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女:你耕田来我织布,男:我挑水来你浇园。女:寒窑虽破能避风和雨,男: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哪一种生产方式?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封建统治者重视自耕农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1)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答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也可);以家庭为单位。(2)征收赋税、徭役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3)生产力的发展;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