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8336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 xx山东高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中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异同及维新派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材料一:反映了光绪帝号召大臣用“中体西用”的途径以挽救时局;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第(1)问的“相同之处”可通过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富国强兵挽救时局。第(2)问首先要看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光绪帝只主张学习西方器物,而康有为更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然后再从二者的根本目的来分析,即光绪帝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康有为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这样便可从戊戌变法的实践者和倡导者的分歧来明确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 xx课标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利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清末新政主张学习西方,是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说明清政府开始注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也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属于两者的共性。第(2)问,戊戌变法失败了,清末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首先是主导者不同,前者是维新派和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后者是掌握清朝实权的慈禧太后;从材料信息看,清末新政得到了地方实力派的大力支持,戊戌变法则遭到地方实力派的抵制;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面临的国内形势也不同,清末新政之时,正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清政府的新政本质上是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运动。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师说高考仿真练习1. xx南京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材料二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材料三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依据“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回答“背景”。第(2)问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内容”。第(3)问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答。答案:(1)背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按地价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6年9月4日)编纂官制大臣在颐和园召开第一次会议,会后设立了编制馆,着手拟定官制改革方案。这次会议被袁世凯控制,他欲借此机会,建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实行责任内阁,限制君权。袁世凯所拟中央官制方案为:一、撤销军机处,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但)遇到了皇室宗亲和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面对重重阻力,袁世凯只得让步。摘编自静斋清末官制改革与“皇族内阁”材料二 辛亥四月初十(1911年5月8日),清廷诏立责任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裁撤军机处等机构。至此,预备立宪之官制改革中最为艰难的中央官制改革,历时五年,告一段落。从技术上讲,行政各部的设置相当合理,已接近于日本的内阁官制。静斋清末官制改革与“皇族内阁”(1)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述改革措施与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相似点,又有何本质不同?(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主持官制改革的背景。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与材料二中的措施有何相同之处?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一中“三权分立”和民国初年的宪法原则、责任内阁制的来源等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依据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特征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依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作答;第二小问可对比两则材料中的有关措施作答。答案:(1)相似点:均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均借鉴了西方政府管理模式。本质不同:袁世凯意图控制内阁,行独裁统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行民主宪政。(2)背景:革命风起云涌,威胁清政府统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同:均主张裁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