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四鸭部分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18099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四鸭部分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四鸭部分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编通史知识全通关板块四鸭部分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参考答案(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真题再现,探规寻律,2.(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参考答案(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真题再现,探规寻律,3.(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参考答案(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真题再现,探规寻律,4.(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参考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真题再现,探规寻律,5.(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参考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真题再现,探规寻律,6.(2017课标全国,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真题再现,探规寻律,(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参考答案(1)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真题再现,探规寻律,真题再现,探规寻律,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对不同阶段的同一人物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考虑不同方面。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苛求古人等方面评价。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2.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2,3,4,1.(2018吉林长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对宋代官场之弊有深刻认识,疾呼当政者必须以法令严惩贪赃枉法、蠹政害民的种种行为;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他提出了旨在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缓和社会矛盾的对策与改革方案。在对待农工商关系的问题上,包拯突破了前人强本抑末的儒家传统观念,在重农的同时,主张发展工商业;包拯主张对科举的改革实行弥封誉录考校举人之法。包拯在朝廷为官刚正不阿,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包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摘编自宋史包拯传译文,1,2,3,4,(1)根据材料,概括包拯提出的改革建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拯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建议:以法治吏;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农商并重;改革科举。(2)原因:忠君爱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严格执法;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1,2,3,4,2.(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出身于手工业的思想家、教育家,心学的继承者。38岁时王艮拜王阳明为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创立了泰州学派。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性的体现和成圣成德之根据,王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良知“当下具足”的本性,主张良知“现现成成”“天然自有”,将良知的实现看作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工夫。他将传统儒学的“天理”解释为“天然自有之理”。“天然”就是“百姓之道”“日用之道”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正式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基本主张,强调“道”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肯定了“道”之“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的一面。王艮的“格物”说指出应当由人民来“格”国家的过失,而“物”则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人应该具有自我尊严,1,2,3,4,不应处于屈从,而应处于主导地位。王艮积极从事民间讲学活动,坚持“有教无类”的传统,将教育对象平民化。在教学过程中王艮注重用“简易明白”“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觉悟。摘编自王艮思想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艮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艮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评价。,1,2,3,4,参考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社会风尚的变化;儒学价值观念逐渐转向平民化。(2)特点: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和阳明心学;平民化;世俗化(社会化);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评价:肯定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需求,冲击了程朱理学的传统理论;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及普通百姓的地位。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开启了平民教育的新风范。但王艮的思想是儒学内部的革新运动,对传统儒学不具实质性的思想解放意义。,1,2,3,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颜之推,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归江南,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终其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晚年,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辩正时俗之谬”,教导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摘编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1,2,3,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之推。,参考答案(1)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生于乱世,经历坎坷,阅历丰富;出身士族家庭,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2)颜之推一生的经历折射出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的事实。他创作的颜氏家训开古代家训之先河,对重家教、家风传统的形成影响深远,对研究南北朝社会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他的棍棒教育主张应当摒弃。,1,2,3,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材料二(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摘编自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1,2,3,4,(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参考答案(1)于成龙勤政爱民,推行仁政;刚正不阿,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百姓爱戴;注重教育。(2)百姓对清官的期待;市民文化的普及;勤政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影响;清朝文学艺术多样化的塑造与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