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070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练 历史试题 含答案1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这一施政的理念主要来源于()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2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的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C无为而治的思想D天人感应的思想3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请问答: (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B组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C“仁政” D“三纲五常”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伤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3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赞颂的人物可能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老子4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5在当今,能成为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学识学力的证明,但汉代的“博士”含义却和今天不一样,它是指() A汉武帝设立的专 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B儒家学派的弟子C有 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广记的士人D泛称有高深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7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 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 一统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8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共同用意在于()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材料3:“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 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2)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 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答案:A组1、C2、D3、C4、DB组1、B2、B3、C4、B5、A6、C7、C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