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60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堂邑中学xx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 2013-9-2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Cl ( aq ) + NaOH ( aq ) = NaCl ( aq ) + H2O ( l ) H 0B2CH3OH ( l ) +3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H 0C4Fe (OH)2 ( s ) + 2H2O ( l ) + O2 ( g ) = 4Fe (OH)3( s ) H 0D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Y Ba n bm C离子半径:Xn Ym D原子半径:XY 17现代医学证明,硒是人体中14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缺硒与贫血、冠心病、不孕症、癌症等疾病直接相关。因此,硒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2Se比H2O稳定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SeO4 C它有两种氧化物SeO2和SeO3D其单质常温下呈固态18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 + 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Fe 3e= Fe319催化氧化产物是的醇是( )20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C燃料电池反应时,化学能降低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自行反应21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消耗n mol B2 B单位时间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D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2将 4 molA气体和 2 molB气体在 2 L 固定体积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C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0.7 molL123关于如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是负极,铝片上析出无色气体B石墨是正极,石墨棒上析出黄绿色气体C溶液中两电极间产生白色沉淀D溶液中Na+向石墨方向移动2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2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钠离子的电子式:C甲烷的结构式: D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核素:10O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6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H=572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能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填“”、“”或“”)已知1molCu(s)与适量O2(g)发生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7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 。(2)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3)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 。(4)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进行燃烧。 。(5)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28已知拆开1molH2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O2需要消耗496kJ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能够释放463kJ能量。根据以上所给的数据计算反应:2H2(g)+O2(g)=2H2O(g) ;H = 。(2)如图所示,可形成氢氧燃料电池。通常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当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时)和碱式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或KOH(aq)时两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酸式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_,正极_;电池总反应:_;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碱式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_,正极_;电池总反应:_;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I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属于烯烃的是 (填编号);(2)上图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属于同种类的物质的是: 。(填编号)II课本“交流研讨”栏目有这样一组数据: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1 mol 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线上。 kJ; kJ; kJ。三、实验题30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操作实验现象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 mL 5% H2O2溶液,各滴入2滴1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5% H2O2溶液和5 mL 10% 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3)实验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4)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31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3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本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2)配置混合溶液时,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填“A”或“B”)。A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和乙酸 B先加浓硫酸,再慢慢注入乙醇和乙酸(3)浓硫酸的作用是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5)实验完成后,右边试管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若要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这种分离方法叫做 。四、计算题33I(1)在一密闭的2L的容器里充入8mol SO2和4mol 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SO2(g)+O2(g)2SO3(g),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7.2mol SO2。试回答: 反应后18O原子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min末SO3的浓度_; 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时间段内的化学反应速率_。II某化学反应2A (g)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时间 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c20.920.750.630.600.600.6038201.00.400.250.200.200.20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 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_min,c2_1.0 minL-1(填“”“”或“”)。(2)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填“快”或“慢”),原因是_。(3) 如果2A (g)B(g)+D(g)是一个吸热反应,那么实验3与实验1相比,在相同体积时_吸收的热量多,理由是_。化学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常温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A中反应是中和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A符合题意;B反应CH3CH2OH(l)+3O2(g)2CO2(g)+3H2O中,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Cu(OH)2(s)+2HCl(aq)=CuCl2(aq)+2H2O Fe (OH)2 ( s ) + 2H2O ( l ) + O2 ( g )4Fe (OH)3( s )中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C不符合题意;D反应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中,H、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A。考点:考查原电池设计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明确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准确判断出反应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前提。2D【解析】试题分析:氧气和SO2反应是可逆反应,即在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又分解生成SO2和氧气,所以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答案选D。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特点和机理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能量的培养和训练。明确可逆反应的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是答题的关键,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干电池的示意图可知,内部的氯化铵是电解质,A正确;锌是活泼的金属,所以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所以选项B正确;干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能造成环境污染,要分类回收,C不正确;锌锰干电池不能反复充放电,属于一次电池,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锌锰干电池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4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所以该反应物的反应速率0.05mol / (LS),答案选C。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5A【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02min、24min、46min时间内,生成的CO2物质的量分别是0.1mol、0.3mol0.1mol0.2mol、0.35mol0.3mol0.05mol,所以反应开始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又减小,B正确;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氢离子浓度变化使反应速率降低。由图象可知,开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是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故C正确;D、反应在第2 min到第4 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 (CO2)0.1 molmin-1,因此选项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定量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有关图象分析等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含义和表示的熟悉了解程度,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6A【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失去电子而溶解,A正确;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选项BCD均是错误的,答案选A。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趣味性强,以水果电池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7D【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B、C三个装置中均构成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D、该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所以铜极上没有气泡产生,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判断及电极反应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是答题的关键。8D【解析】试题分析:氢气燃烧都是放热反应,A不正确;放热反应中H0,所以a、b和c均为负值,B不正确;由于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所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多。放热越多,H越小,则ab,C不正确;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反应热的关系:2bc,选项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以及反应热的计算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含义、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关系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易错点是判断a与b的相对大小。9D【解析】试题分析:在电解池中,电流的流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根据电子或电流的流向可以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进而确定电极反应。根据装置图可知,电流是从正极流向阳极,所以c是阳极,d是阴极,a是正极,b是负极。A、a是正极,b是负极,故A错误;B、a是正极,b是负极,故B错误;D、电解过程中,d电极是阴极,该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铜,电极质量增加,故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明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根据电子流向和电流流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从而确定电极的阴阳极,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是关键。10B【解析】试题分析:先由n(Y)的变化量求5min内Y的变化浓度,再由平均反应速率定义式求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后根据其余反应物和生成物与Y的系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求其余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依题意,v(Y)= 0.5mol 2L5min=0.05 molL1min1,故C错;由于反应3X(g)+Y(g)2Z(g)+2W(g)中X与Y的系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则v(X)=3 v(Y)= 0.15 molL1min1,故A错;由于反应3X(g)+Y(g)2Z(g)+2W(g)中Z与Y的系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则v(Z)=2 v(Y)= 0.10 molL1min1,故B正确;由于反应3X(g)+Y(g)2Z(g)+2W(g)中W与Y的系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则v(W)=2 v(Y)= 0.10 molL1min1,故D错。考点:考查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涉及某气态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容器的容积、气态物质的变化浓度、平均反应速率的定义式、化学方程式中系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或变化浓度之比、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等。11A【解析】试题分析: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则分子式为C2H4O2,故A正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分子式为C2H4,故B错;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则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氟原子核外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7,氟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氟离子核外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8,故C错;四氯化碳的分子式为CCl4,1分子的CCl4中含有4个CCl键,每个氯原子最外层还有6个电子,四氯化碳电子式中每个氯原子周围都还要加上6个小黑点,不能将非共用电子对省略,故D错。考点: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结构简式、分子式等。12C【解析】试题分析:M、N、Q的浓度都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M、N、Q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C正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则M、N的转化率不可能为100%,故B错;平衡时反应没有停止,仍在进行,但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标志,涉及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物的转化率、各组分浓度的关系等。13A【解析】试题分析:CH3CH3就是乙烷,乙烷是碳氢化合物,碳、氢都是非金属元素,因此乙烷是共价化合物,含有6个CH键、1个CC键,CH键是极性键,CC键是非极性键,故A正确;Na2O2就是过氧化钠,钠是活泼金属,氧是活泼非金属,因此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故B错;NaCl就是氯化钠,钠是活泼金属,氯是活泼非金属,因此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且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N2就是氮气,氮气是氮元素的单质,氮是非金属,因此氮气只含有非极性键,故D错。考点:考查物质结构,涉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单质、非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等。14C【解析】试题分析:A项,电极材料都是Cu,没有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作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B项,电极材料是活泼性不同的Zn、Cu,且Zn与稀硫酸能自发地进行置换反应,但是两个烧杯的溶液缺少盐桥,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故B错;C项,电极材料是活泼性不同的Zn、Cu,且Zn与硫酸铜能自发地进行置换反应,且构成了闭合回路,故C正确;D项,电极材料是活泼性不同的Zn、Cu,但是乙醇是非电解质,不仅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且Zn不能与乙醇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涉及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闭合回路等。15B【解析】试题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石蜡的主要成分是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烷烃、环烷烃或高级烃,故B正确。考点:考查基本营养物质,涉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蚕丝、蜡烛的主要成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16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阴前阳后规律和题意可得,X位于前一周期,Y位于X的下一周期,则原子序数:XY,故A错;由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则a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aX原子得到n个电子变为aXn,则aX n的核外电子数=a+n,而b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bY原子失去m个电子变为bYm+,则bYm+的核外电子数=bm,aXn和 bY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n = bm,故B错;aXn和 bY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C正确;由于Y位于X的下一周期,则Y原子的电子层数大于X,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X的原子半径小于Y,故D错。考点:考查原子结构,涉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关系、离子半径、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等。17A【解析】试题分析: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递减,则O的非金属性大于硒,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A错;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无最高正价,由于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根据相似性可得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故B正确;由于硫的氧化物有SO2、SO3,根据相似性可得硒的氧化物为SeO2和SeO3,故C正确;由于同主族非金属单质的溶沸点逐渐增大,硫单质常温下呈固态,则溶沸点更高的硒单质呈固态,故D正确。考点:考查第V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及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主要氧化物的化学式、同主族非金属单质溶沸点的大小顺序及状态等。18D【解析】试题分析:a和b不连接时,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未构成原电池,但是铁比铜活泼,则铁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即Fe+CuSO4=FeSO4+Cu,则铁片上会析出铜,故A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时,则铁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移向正极,铜离子的氧化性比氢离子强,则正极反应式为Cu2 + 2e= Cu,故B正确;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都会被氧化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为金属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故C正确;由于铁片过量,溶液中铁离子与过量的铁容易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则形成原电池时,铁片上的反应式为Fe 2e= Fe2,故D错。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探究,涉及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铜铁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判断等。19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催化氧化产物的结构简式CH3CH2CH(CH3)CHO,根据命名可知其名称为2甲基1丁醛;根据醇催化氧化原理可知,醇分子中只有羟基和羟基碳上的CH键变化,其余原子团保持不变,根据2甲基1丁醛的结构简式逆推可得,醇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3)CH2OH,故A正确;B项,CH3CH2CH(CH2CH3)CH2OH的催化氧化产物为CH3CH2CH(CH2CH3)CHO,故B错;C项,CH3CHOHCH2CH(CH3) 2的催化氧化物为CH3COCH2CH(CH3) 2,故C错;D项,CH3CHOHCH2CH(CH3) CH2CH3的催化氧化产物为CH3COCH2CH(CH3) CH2CH3,故D错。考点:考查醇的催化氧化,涉及醇的催化氧化产物的结构简式、醇的结构简式、逆推法、顺推法、醇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碳氢键的数目与催化氧化产物的种类的关系等。20BC【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稀强酸溶液和稀强碱溶液中和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H=57.3kJmol1,故A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多少,主要由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故B正确;燃料电池工作时,所含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其化学能降低,故C正确;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放热反应一般也需要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可能需要加热才能引发该反应,反应条件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无关,故D错。考点:考查化学能与热能,涉及中和热的概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等。21CD【解析】试题分析: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消耗n mol B2,说明v正(AB)/v正(B2)=2/1,缺少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A错;A2(g)+B2(g) 2AB(g)是气体物质的量始终不变的反应,则单位时间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B错;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说明v逆(A2)/v正(B2)=1/1,说明达到平衡,故C正确;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达到平衡,故D正确。考点:考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涉及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正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的特点等。22AD【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可得各组分的三行数据,则:2A(g)B(g)2C(g)各组分的起始浓度/ molL1 2 1 0各组分的变化浓度/ molL1 0.6 0.3 0.6各组分2 s后浓度/ molL1 1.4 0.7 0.6则v(A)= 0.3 molL1s1,故A正确;v(B)= 0.15 molL1s1,故B错;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100%=100%=30%,故C错;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0.7 molL1,故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涉及物质的量、容器容积、物质的量的浓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各组分的变化浓度、一定反应时间后的浓度等等。23AB【解析】试题分析:铝、石墨、氯化钠溶液和导线形成原电池,铝比石墨容易失去电子,则铝是负极,石墨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则铝片上无气体产生,故A错;由于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因此铝片发生吸氧腐蚀,则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没有氯气产生,故B错;负极反应产生的铝离子移向正极,正极反应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移向负极,二者在溶液中相遇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C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钠离子是阳离子,石墨是正极,故D正确。考点:考查新型电池,涉及铝和石墨的作用、铝片上反应产物、石墨上反应产物、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离子反应等。24C【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钡是盐,A中是酸,B中是酸碱指示剂,C中是盐,D中是碱,因此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C,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是答题的关键。25C【解析】试题分析: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不正确;钠离子的电子式是Na,B不正确;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核素是,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26.(1)小于 (2) .Cu(s)+1/2O2(g)CuO(g) H157kJ/mol【解析】试题分析:.(1)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2)应用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因此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多,则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572 kJ。已知1molCu(s)与适量O2(g)发生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u(s)+1/2O2(g)CuO(g) H157kJ/mol。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27(1)催化剂 (2)反应物的性质 (3)反应物的浓度 (4)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5)反应温度【解析】试题分析:可以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熔化的氯酸钾放出气泡很慢,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催化剂的影响。(2)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这说明越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3)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这是由于盐酸的浓度不同引起的,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固体燃料粉碎,燃烧更快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的速率大。(5)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这是由于夏天气温高,故食品易霉变,而冬天气温低不易发生该现象,因此温度高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是答题的关键。因此解答本题时要充分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然后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8(1)484kJ/mol(2)2H2-4e-4H+ O2+4e-+4H+2H2O 2H2+O22H2O 变大2H2-4e-+4OH-4H2O O2+4e-+2H2O4OH- 2H2+O22H2O 变小【解析】试题分析:(1)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则根据键能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436kJ/mol2496kJ/mol22463kJ/mol484kJ/mol。(2)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通入,失去电子。氧气在正极通入,得到电子。如果是酸式电池,则电极反应是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反应中有水生成,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所以电解质溶液pH变大。如果是碱式电池,则电极反应是负极2H2-4e-+4OH-4H2O,正极O2+4e-+2H2O4OH-;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反应中有水生成,OH的浓度降低,所以电解质溶液pH变小。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29(12分)I AC BEF H II1370 1852 482(每空2分)【解析】试题分析:(1)烷烃是只含有CH键、CC键的链状烃,不含C=C或CC或环状结构,可以含有支链结构,则图中A、C代表的烃(正丁烷、异丁烷)属于烷烃;烯烃是含有1个C=C和若干个CH键、CC键的链状烃,不能含有环状结构,可以含有支链结构,则图中B、E、F代表的烃属于烯烃;(2)根据碳四价规律,每个球表示1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周围短线数+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数目=4,则图中A、B、C、D、E、F、G、H的碳、氢原子数均可推断,其分子式分别为C4H10、C4H8、C4H10、C4H6、C4H8、C4H8、C4H6、C4H8,则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E、F、H,其中B、E、F均属于烯烃,而H属于环烷烃;II由于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破坏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9kJ的能量,则破坏2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6kJ能量,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249kJ的能量,因此同时破坏2mol氢气和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为2436kJ +2249kJ=1370kJ;1个H2O分子含有2个HO键,则2molH2O(g)中含有4molHO键,由于形成水分子中1 mol 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则形成2molH2O(g)中的4molHO键能够释放的总能量为4463kJ=1852kJ;由于破坏2mol氢气和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为1370kJ,形成2molH2O中的4molHO键能够释放的总能量为1852kJ,1370kJ(1分) (2)快(1分) 实验3比实验1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2分) (3)实验3中A的转化率大些(分解的A多些),正反应吸收热量多。(2分)【解析】试题分析:I(1)首先,反应正向进行,生成的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8O;其次,可逆反应不仅能正向进行,也能逆向进行,三氧化硫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氧气中也一定含有18O;因此,反应后中SO2、O2、SO3都含有18O;依题意,可用三行数据法计算,即:2SO2(g)+O2(g)2SO3(g)各组分的起始浓度/ molL1 4 2 0各组分的变化浓度/ molL1 0.4 0.2 0.4各组分2min末浓度/ molL1 3.6 1.8 0.4则2min末SO3的浓度为0.4mol/L;v(O2)= 0.1 molL1min1;II(1)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反应物A的浓度逐渐减小,当A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读表中信息可得,实验1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40min;(2)实验1、2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先用三行数据法求实验1的平衡常数,则:2A (g) B(g) + D(g)各组分的起始浓度/ molL1 1.0 0 0各组分的变化浓度/ molL1 0.50 0.25 0.25各组分的平衡浓度/ molL1 0.50 0.25 0.25则实验1的平衡常数K=0.25;再求实验2中A的起始浓度,则:2A (g) B(g) + D(g)各组分的起始浓度/ molL1 c2 0 0各组分的变化浓度/ molL1 c20.60 0.5 c20.30 0.5 c20.30各组分的平衡浓度/ molL1 0.60 0.5 c20.30 0.5 c20.30则实验2的平衡常数K=0.25,解得:c2=1.2 molL1,则c21.0 molL1;(2)820800,则实验3的反应速率比实验1快,因为实验3的反应温度比实验1的高;(3)实验1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