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9月限时训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24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9月限时训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9月限时训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9月限时训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9月限时训练(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下列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有一定的进步性3、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意,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4、“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A贾谊、汉景帝 B晁错、汉文帝 C董仲舒、汉武帝 D魏征、唐太宗5、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A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的结论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C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是“万世之至论”6、“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持有这一主张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法家 D 墨家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 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 B C D8、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9、下列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的社会实践10、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12、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1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 D得道者多助1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陆九渊 D朱熹15、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民主思想家,其思想的进步因素中对构建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提倡“法治”,反对“人治”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17、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18、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19、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20、“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2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B人创造了万物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 D人的价值22、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23、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24、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主张的最大区别是注重( )A人的法律关系 B人的自由与平等 C人的个性张扬 D人的伦理道德25、学生问:“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老师答:“这里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根据材料,这位老师最有可能是 (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26、斐多篇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瑕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的“人”是指( )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27、欧洲部分哲学家特别强调学习“修辞学”。所谓“修辞学”就是“不知道对与错、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非正义,却发明了一种就这些事情说服听众的技艺,因此,尽管他对这些事情无知,却能在无知者中间显得比专家们更有知识”。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孟德斯鸠 D康德28、“某地有一个村庄,村庄里住着骑士和无赖两种人,其中骑士总是讲真话,无赖总是讲假话。一天,一位了解这一情况的学者路过这个村庄,看见该村A、B两个人,他向A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俩中有骑士嘛?A回答说:没有。请问,A和B各是什么人?”以上是某学科考试试题,需用逻辑推理得出答案。其中古希腊强调逻辑推理的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29、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30、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31、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32、针对雅典民主制度,苏格拉底说:“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民主制度 B主张人民主权 C反对直接民主 D主张君主专制3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下列有关这句话的表述,正确的是( )这句话是柏拉图的名言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尊师现象说这句话的人是当时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这句话体现了他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ABCD34、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ABCD35、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 )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C真理高于切的信念 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36、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强烈的民主意识37、关于苏格拉底的表述,正确的是( ) 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赞扬过激的民主政治 提出道德即知识A B C D38、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哪些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是正确的?(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39、“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这个时期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可能的特征是( )A人文主义 B蒙昧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40、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41、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42、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句话反映的实质是( )A强调个人的幸福 B强调现世的幸福C强调个人与国家幸福相统一 D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束缚43、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44、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45、宣传“小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46、“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47、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37 资兴市立中学高二年级高二文科xx年9月9日限时训练历史答案1:答案:B 解析:“法”是自然规律,A、C、D三项都含有“人”的因素,与遵循自然规律不相符,皆排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指社会发展有自然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就消失。故选B。2:答案:D解析:两者都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性,反对暴政,但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故选D。3:答案:C解析:古代的“敬天”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4:答案:C 解析:据材料“臣愿陛下兴太学”可判断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答案C。5:答案:A解析:B、C、D分别是顾炎武、王夫之、李贽的思想,故选A。6: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时代的更迭与变迁,这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故选C。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儒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条件。根据所学,历史条件有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等。本题应选C项,第项“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说法错误,两者无关联。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明末清初之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明末清初之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受到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的影响,第一西学东渐传过来的主要是科技文化,第二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8、答案:D解析:根据教材相关知识,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梁启超是近代维新思想家,结合本题梁启超评价的这部书应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D项的效果没有取得。10、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明朝思想家王艮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样就把“道”由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道”从天上拉回人间,并赋予“道”以“百姓日用”的新内容。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当时封建社会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根据所学,与这一思想有传承关系的思想家应是王守仁和李贽。11: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题干材料又能看出儒家思想反对任何迷信,即远离鬼神;故答案为A。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学与心学的知识,A项和C项只是心学的观点,D项只是理学的观点。 B项表述符合两者共同观点,故正确选项是B。13:答案:C 解析:民主主义关注民生,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相吻合,答案应该是C。14:答案:B 解析: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由此可判断陶行知的“知行”与王阳明有关,故选B。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主要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近代社会”,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一是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取代封建社会等,其到来的标志是: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二是黄宗羲是思想家,因而必然强调其思想的影响,在这三个标志中,法制取代人治属于思想方面,所以本题选择B项。16:答案:C 解析:“以柔克刚”体现的是道家的辩证思想,故选C。17、答案:C解析:必须知道“时代发展趋势”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这样就可以选出。18、答案: A 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从这个角度看与斯宾诺莎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当然,两者的阶级属性有质的区别)19、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民权共和”,这与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思想相符,故选D。20、答案:D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A是思想文化专制,B是君权神授,C不是董仲舒主张,故选D。21: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智者学派的作用,A项错误在于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B项和C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所以应该选择D 项。22:A解析: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A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二者也同时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23: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先哲思想比较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既不主张寡头制也不主张民主制,他主张应该由“那个知道的人”统治国家;两者都主张知识和道德的作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24:D解析:苏格拉底针对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的作用形成的道德败坏,更突出人的伦理道德作用。A、B、C体现的是两者的共同点。25: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应该属于论辩术。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这段话不符合苏格拉底的风格,排除A。而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故B正确。材料也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的风格,排除C。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又译为泰利斯,公元前7至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26:C解析:紧扣材料中“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突出人文主义,故选C。27: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智者学派。在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能言善辩,于是,出现了一批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这些职业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28:C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辑学这门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的创始人。2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从材料中“求知,智慧,向善”可以看出要选择的人物的基本思想必然包含知识、道德的内容。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忽视道德,排除A;梭伦主张实行民主政治,排除C;彼特拉克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排除D。苏格拉底强调人应该具有美德,而美德来自于知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30:C解析:这句话换个角度说就是,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这和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是一致的。31:B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损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故选B项。32:C解析: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从材料中“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苏格拉底反对抽签选举等方式参政议政,也就是反对直接民主,选择C项。33:D此题可用排除法:的表述歪曲了原意,故有选项的排除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所以选D。34: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35:C解析:分析材料所述,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C项符合题意。36:C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37:C解析:智者学派的代表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正是因为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而最终被当时的雅典当局处死。故排除和。38:C解析:本题A项孔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说法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B项儒学思想自西汉武帝后才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说法错误;D项中孔子整理六经,论语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编撰而成。本题C项说法正确,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39:答案:A解析:考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关键信息是:“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中世纪”所以由此判断应是指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并且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再结合所学应是指文艺复兴,其核心是人文主义。40: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了解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这些措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其它几项与材料无直接联系。4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与欧洲17、18世纪启蒙思想比较。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未对未来社会提出设想,而欧洲17、18世纪启蒙思想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4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题中的引文体现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产生的背景是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束缚的政治要求。43: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本题选B项。4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领袖主张信仰得救,不靠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45: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1517年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新教纷纷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6: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德赛”两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而西方思想领域的事件指的应该是启蒙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4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材料中“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说明在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属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