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743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诲人不倦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知智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反返女与回也孰愈女汝其斯之谓与与欤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求也退,故进之J使前进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F得到厘正由也兼人,故退之J使后退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F远离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粗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言语:宰我,子贡善于辞令说的话尝独立,鲤趋而过庭独身一人站着不依赖他人文学:子游、子夏精通文献文字艺术告诸往而知来者未来的事来的人素以为绚兮用画认为富而好礼者也喜欢礼好的礼物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判断句6.何谓也?疑宾前2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被动句7.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省略句3.陈亢问于伯鱼曰状后句8.绘事后素省略句4.其斯之谓与“之”宾前9.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疑宾前5.素以为绚兮“以”宾前10.天何言哉疑宾前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有教无类(种类) 文,行(品行),忠,信B抑(或许)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雅颂各得其所(各归适当的位置)C不愤不启(气愤) 不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不发D述而不作(创作),信而好古 窃(私下里)比于我老彭1D【A行:社会实践;B抑:不过,只是;C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3C【也:均为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连词,和/动词,赞同;D连词,如果/动词,及,比得上】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陈亢退而喜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告诸往而知来者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A都相同 B都不同 C不同,不同 D不同,同4C【就,然后却;却;又,并且】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闻斯二者 起予者商也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其斯之谓与 A同,同 B不同,不同 C同,不同 D不同,同5B【量词,种,件;助词,的人;副词,就;代词,这】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鲤趋而过庭 鲤退而学诗 其斯之谓与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A同,同 B不同,不同 C同,不同 D不同,同6B 【连词,表修饰,着;连词,表承接,就;句首语气助词,表猜测,大概;代词,他,他的】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就无法说话。】B其斯之谓与?【他说的不正是这个意思吗】C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为人)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D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要去做吗?】7B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8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是彼此接近的,但是习惯却彼此相差很远。】B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只不过(在圣与仁方面】不厌其烦地做,教导别人从不懈怠,那是可以这样说的。】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冲动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悲伤的时候,不去启发他。!】D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美好的笑容多么动人啊,美丽的眼睛望穿秋水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8B【A“习相远也”应改为“由于习染不同而使品行智力相差甚远”;C应译为: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D“美目盼兮”应译为: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啊。】六、名句背诵检测子以四教: 、 、 、 。文、行、忠、信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 ,素以为绚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七、问题探究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成语】举一反三(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 ),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我认为这一原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首先,作为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这能使学生在模仿和学习中得到教育;其次,言传有时不如身教,高尚的行为比单调的说教更具说服力。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2分)有教无类 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4、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问: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等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较为明显。(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治学态度?(1分)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思想?(3分)因为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复古,推崇周礼,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予欲无言”、顺乎天理、恪守礼乐等教学思想,与他的基本政治倾向是相和相应的。(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的治学态度、教学思想和他的政治倾向是一致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