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型组合提速练(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735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型组合提速练(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型组合提速练(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型组合提速练(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题型组合提速练(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题组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支撑中国梦的理念要件,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和当下时代诉求的集体共识。核心价值观不是孤悬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空中祥云,而是贯穿传统和现实、连接庙堂与民间、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愿景。多年来,我们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失魂落魄”,很大程度上与我们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的文化问题有关,我们走了这么远,回过头来,还得把曾经遗落的好东西找回来。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不仅表现为显性的存在物,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内在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它像空气一样,充盈在我们的生活空间,渗透在我们的行为理念中;文化具有绵长的同化功能,让身处于同一文化圈的文化主体拥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如果脱离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现代化就会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近一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危机随着时序的迁流而不断加深,要把一个具有几千年生长期的巨型文化生命体从危机中救起来,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近几年来,在国人的意识中,中国文化传统的位置的确有所提升,但文化问题仍非短期内所能解决。原因是此前的文化激进主义,将我们的文化传统视为保守落后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抛掉,将上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家底全部打翻在地。为此,学者余英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许多基本价值不是遭到唾弃,便是受到歪曲,不但仁义道德、慈孝中庸、和谐容忍等传统德目失其效用,而且包括敬祖先的意识也在若存若亡之间。旧的价值系统已残破不堪,而新的价值系统却并未出现,这是一种文化真空的状态。造成这种悲剧,中国的知识文化精英难辞其咎。余英时认为,一百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发生影响的知识分子,始终摆脱不掉“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的心态。到了今天,很少有人能够离开某种西方的思维架构,而直接面对中国的文学、思想、历史了;他们似乎只有通过西方这一家或那一家的理论才能阐明中国的经典。此言说得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中国文化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文化,盖在于中西方的生活方式不同,中国对自然、人生、世界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但进入近代后,中国的文化秩序被外来的力量彻底打翻了,文化自信被连根拔起,中国从此走上了漫长的文化救赎之路。中国文化近百年来虽历经磨难,其生命力却绵远不绝。我们凝聚核心价值观,放飞中国梦,需要依傍中国文化传统和文明积淀。如今,中国梦的核心框架已初步成型,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核心框架与中国文化根脉连接起来,寄理念和核心价值于文化之中。这样的价值宣示才能深入民心,具有绵长的生命力。为了不让中国梦变成热闹一时的流行语,需要在文化上对中国梦进行固本培植,用厚实的文化活水滋养中国梦。(选自2014年3月7日中国教育报)1下列有关“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核心价值观既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又反映了当下时代要求,是一种集体共识。B核心价值观是贯穿传统和现实、连接庙堂与民间、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愿景,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C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完全取决于能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D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所依托的空中祥云,它既以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为根基,同时也受制于中国的现代化。2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形成的原因,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激进主义视我们的文化为保守落后的东西,完全颠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家底。B旧的价值系统已被扫荡无余,新的价值系统却未出现,形成了一种文化真空状态。C近代中国的知识文化精英们普遍未能摆脱掉“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的心态。D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秩序被外来的西方力量彻底打翻了,文化自信彻底丧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大师钱穆的话表明,文化是民族的生命,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B文化不仅表现为具体的存在形式,它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C近代以来,文化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从此走上了漫长的文化救赎之路,现在看来要使其完全得到拯救,仍需一个较长过程。D为使中国梦变为现实,需要在核心价值观上对中国梦进行固本培植,用厚实的文化活水加以滋养。题组二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20分)烈马青鬃姜泽华“支左”那年,部队上送我们生产队一匹军马。那马年齿虽老,却是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颈上的鬃毛有一尺多长。听老人们讲,那叫青鬃马。青鬃马的性子很烈。被牵进牲口棚的第一天,它就咬伤了那头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心疼黑叫驴的饲养员上前拉“偏架”,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为此青鬃马没少受饲养员的报复,头脸上常有被马勺磕出的累累伤痕。青鬃马力气虽大,却不会犁地。它快捷的步幅总是令那些和它同驾的牲口跟不上趟儿。要它独拉一架犁,它又顶不了一个工日。对它一动鞭子,它就狂跳不已。没人能够驾驭得了它。因此青鬃马经常被拴到树上挨鞭子,特别是生产队长的鞭子。队长使得一手好鞭,鞭头硬,打得准。他运足了劲儿,能把马耳朵一鞭打裂。青鬃马便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它经常趴在粪水坑里,把自己弄得满身污秽,落魄不堪,就像那年代的“地富反坏右”。“把它牵出去遛遛吧!实在不行,就”就怎么样队长没说。因为那年月随便杀牲口可不是小事情。那可是“生产资料”啊!时近中午,饲养员牵着青鬃马回来了。青鬃马身上的泥粪已被洗刷干净,浑身油亮。虽瘦骨嶙峋,却显得精神抖擞。饲养员有掩饰不住的喜悦:“队长,这是匹好马哩!骑上它,跑得飞快,还特别稳当!”“真的?”生产队长在青海当过兵,也能骑马。他从饲养员手中接过缰绳,一翻身跨上马背。稍一抖缰绳,青鬃马猛地蹿了出去野外的空阔辽远刺激了青鬃马已近僵硬的神经和蛰伏的野性。它扬起神采飞扬的鬃毛,收腰扎背,四蹄翻飞。跨阡度陌,跃丘越壑,尽情地奔驰在自由的风里。队长满面红光,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把缰绳往饲养员手里一扔:“好马不犁地哩!找上几个人,杀杀它的野性儿,绝对是匹好牲口!”这次,青鬃马被拴到那棵枯槐树上就显得很隆重。树周围站了成圈的看客,圈内是轮番抽打的七八个鞭手。在鞭梢儿的呼啸里,青鬃马悲声长鸣,鬃毛纷飞,鲜血崩流正当鞭手们打累了,队长吩咐把马解开,又很有把握要收获一头驯服的牲畜时,突然一声惊天的长啸,青鬃马猛地挣断缰绳,后蹄一蹬前蹄一扬,竟跃上了近三米高的枯树!落在树杈的瞬间,两条插入树枝的前腿骤然折断!白森森的骨茬子都迸出体外!青鬃马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那天,队里每家都分到了一块马肉。我记得妈妈用马肉包了饺子,却不太好吃。因为那肉馅儿不但粗糙不香,而且还有股辛酸的味儿。我至今还保留着我捡到的那匹青鬃马的一片马蹄铁。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很锋利。(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A小说开篇描写青鬃马形体高大,浑身铁青,鬃毛很长,着力通过外形突出烈马的不凡,作者以生动形象的文字表现出“我”对它的喜爱。B“队长满面红光,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是因为他对自己骑马技术很自信,也表明队长对青鬃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C小说语言朴素、简洁、凝练。“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看似简单的文字,却巧妙地暗示了青鬃马的个性。D“青鬃马悲声长鸣,鬃毛纷飞,鲜血崩流”作者借小说含蓄地表现了鞭手的残忍、“我”的悲伤,在对比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吁求。E小说通过描写一匹青鬃马宁死不受人驯的故事,赞美了青鬃马的骨气,表现了青鬃马追求自由的决心和毅力。5小说中的青鬃马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6“对它一动鞭子,它就狂跳不已。没人能够驾驭得了它。”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答:7“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很锋利。”这句话包含哪些深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8分)答:答 案1选AB项,“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与原文不符。C项,“完全取决于”说法太绝对。D项,“受制于中国的现代化”的说法于原文无据。2选BB项,“旧的价值系统已被扫荡无余”说法错误,原文是“旧的价值系统已残破不堪”。3选DD项,应是“在文化上对中国梦进行固本培植”而非“在核心价值观上”。4选CEA项,说“我”对它“喜爱”,略带牵强;B项,“惬意”表现了骑马者的自傲,而非对其骑术的“自信”,“态度”“变化”理解牵强;D项,文章着重表现青鬃马的个性特点,而非对“真善美的吁求”。5年齿老,形体高大;性子刚烈,不受人驯;追求自由,有骨气。(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6与上文写青鬃马性情刚烈、力气大相照应。(2分)为下文青鬃马因不屈服于人的鞭打而自戕的情节做铺垫。(2分)7马蹄铁“很薄”,说明青鬃马热爱奔跑,曾经驰骋千里,也表现了它追求自由的决心和毅力;(2分)借马蹄铁的“锋利”表现青鬃马的骨气;(2分)骨气,是支撑灵魂、保护人格、维护正义的源泉,做人不可失去本性,要寻回骨气。(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