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599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 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 D实行郡县制2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3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4有人说“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对以上解读正确的是 30年代中国社会从阶级矛盾为主过渡到民族矛盾为主 4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50年代中国工业化已经实现 60年代国民经济遭破坏,城市就业出现困难A B C D 5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云说:“计划是鸟笼,市场是小鸟,如果鸟笼太小,小鸟就会窒息;如果没有鸟笼,小鸟就会飞走。”该材料说明A计划与市场都是搞活经济的手段,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6下表是英国修建运河的情况,最能说明A运河航运量的提升促进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 B英国政府立足国情发展运河航运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D运河交通有力促进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衔接7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817世纪,荷兰在国内创办了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政府还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的低税政策,维持物价低水平,保证社会大众的生活。与这些举措相关联的历史背景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9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增加政府税收10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此观点提出的背景是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C冷战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11下图是苏联19761990的经济增长情况,解读错误的是A苏联经济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 B国民收入的下降幅度最大C从1976年开始经济体制发生急剧变革D1990年经济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12德法两国认为,希腊等国退出欧元区可以成为一种选择;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此事反映了A欧洲一体化遭遇空前挑战 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C欧洲政治一体化加深 D欧元不符合各国需要13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14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社会转型期间,不曾发生的是A推行重商政策 B. 文艺复兴运动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15伏尔泰曾讥笑说:旅行法国者改遵法律次数之多,犹如换马匹一样。这一现象在何文献颁布后得到改变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16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不久之后,俄国开始“前行”。这次“前行”的起点是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17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18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19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瓦特与万能蒸汽机20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轨迹可概括为 A. 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 政权更替相当频繁 C. 抗争、变革和启蒙 D. 忧患、抗争和共和2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清末新政 D太平天国运动中日战争辛亥革命22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A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B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C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 D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23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C德国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不断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24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旧的体制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25.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他强调的是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C中国历史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 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44二、非选择题(26题26分, 27题24分。)26(26分)“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已相继出现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一天天读革命歌曲代数运动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外语运动三天天读农业语文运动四天天读农业代数运动五天天读语文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六天天读外语军训运动(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 (4分)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8分)(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分析)(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27. 材料一 西方哲学界提出的七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1)自然动力论(古希腊);(2)神学动力论(中世纪);(3)人性动力论(14世纪);(4)理性动力论(18世纪);(5)竞争动力论(19世纪)(6)民本动力论;(7)合力论。 根据徐伟新、刘德福的社会动力论问题:(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人性动力论”、“理性动力论”和“竞争动力论”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9分)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社会有三种好的国家形式和三种不好的国家形式,它们一一对应的是:君主制和暴君制,贵族制和寡头制,共和制和暴民的统治。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问题:(2)事实上,17-18世纪的欧美国家在“国家形式”上有重大突破。以英、美为例,分别指出这种突破是什么,并各自通过什么政治文件得以确立?(8分)(3)英、美“国家形式”的重大突破有何积极意义?(4分)(4)相对于亚里士多德所述的形式,17-18世纪的欧美国家在“国家形式”上的创新体现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揭阳第一中学xx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二(93届文科)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DBCA 6-10 CDACA 11-15 CADDD 16-20 BADAC 21-25 BAACD44二、非选择题(26题26分, 27题24分。)26.(1)实行直接民主(或民主制度);注重修辞;人文精神产生;注重逻辑与美育(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2)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地理知识的作用突出。(三个事件任答2个2分) 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结合,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日益重要。(2分) 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分),人文主义(或理性主义)(2分)(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特点 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或政治教育) 重视与生产结合 忽视科学知识 与军事斗争相结合 个人崇拜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原因: 国内: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国际:外交形势恶化;美国孤立封锁;中苏敌对;冷战,两极格局。(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4)看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等。(2分)27.(1)(9分)人性动力论: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 理性动力论;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精神。 竞争动力论:自由主义经济推崇自由竞争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宣扬生存竞争理论。(2)(8分)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确立。 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3)(4分)有利于政治稳定、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英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与王位继承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明确了国王与议会各自的权利和职责,避免了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再度激化;使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期,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包含三权分立原则与联邦体制为核心内容的民主共和制,使美国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4)(3分)体现民主、法治、平等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