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537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四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课时跟踪检测 浙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xx年春季,我国很多地区爆发了甲型H7N9流感,与前两年欧洲地区的疯牛病和口蹄疫一样,引起世界性的肉类食品进出口贸易恐慌,国内鸡鸭鹅等禽类被大量扑杀。下列关于甲型H7N9流感的免疫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分泌抗体抵抗病原体 B预防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发病时C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的机体通过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就能消灭体内所有的病毒 D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一定时间后再次接受相应抗原刺激时,机体会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2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粒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粒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粒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3(xx重庆高考)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4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发生了改变B效应B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C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D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作用,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5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MHC复合体只分布在处理过病原体的巨噬细胞的细胞膜外侧BB细胞只要接受相应抗原的刺激就会分泌抗体C抗体分子主要作用对象是内环境中的病原体和毒素D机体的不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不同6下面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效应B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7.右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巨噬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B经过细胞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将病原体降解形成多肽C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8下图是甲型H1N1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甲、乙为有关的物质,ad表示相关的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型H1N1病毒侵入机体后,图中b细胞周期将变短B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乙物质,乙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图中b细胞成熟于骨髓,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甲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甲型H1N1病毒清除9当细胞癌变后,它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布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巨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B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C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蛋白复合物D抗原未能释放是部分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唯一原因10.假设某地区发生了新传染病。一个月内,患病人数与易感者人数变化的曲线见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d相比,b处更易爆发该传染病的流行Bb处患者病愈后,取其血清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使其得到免疫力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C易感者人数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有抵抗该病抗体的人数增多D第10 d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天时的低二、非选择题11下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某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淋巴细胞形成的场所,字母a、b、c、d、e、f表示细胞,g和Y表示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功能的物质的有_和_。(2)图1中的表示_过程,该过程属于_免疫。(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是图1中的_细胞(填字母及中文)。(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填字母)能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12下图表示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细胞的名称是_,它可直接由_细胞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是后者接受了_和_的刺激。(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其作用是与相应的_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_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_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以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_吞噬。(3)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外,经过的图中的细胞结构顺序是_(用标号表示)。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有_并以_的形式转变。13在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下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下图2)。前者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1)人体内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来自_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细胞分泌_。(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并以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填“流入”或“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填“能”或“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_(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答 案1选D记忆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只有效应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预防接种应该在感染前进行。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或一类特定的病原体。2选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 据题意可知,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粒,如果着丝粒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3选C在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答加强。而效应B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存在时间短,巨噬细胞无记忆功能,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4选B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内RNA发生了改变;效应B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巨噬细胞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即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是受机体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凋亡。5选C抗原MHC复合体可分布在巨噬细胞表面、被感染的体细胞表面、癌细胞表面。只有效应B细胞才能分泌抗体。同一机体的不同细胞表面的MHC相同。6选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效应B细胞要合成和分泌蛋白质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相对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如沉淀或细胞集团等,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7选C病原体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巨噬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8选A甲型H1N1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了细胞毒性T细胞(图中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T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缩短。乙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蛋白(一类糖蛋白);T淋巴细胞成熟于胸腺;甲物质为淋巴因子。9选D能将癌细胞“杀死”的丙细胞应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故甲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乙细胞为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的是巨噬细胞,故该“抗原提呈细胞”很可能是巨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题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由于“抗原提呈细胞”只能识别抗原蛋白复合物,所以要制备相关疫苗最好提取抗原蛋白复合物;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可能还有其他途径。10选D图中ac段表示患病人数增加,原因是部分易感人群转变为患者,cd段表示患病人数减少,原因是患者病愈,获得免疫力,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使易感者人数下降。易感者接种血清属于被动免疫;若接种抗原,则属于主动免疫。第10 d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 d时的高。11解析:图1中,X表示抗原,能与抗原X形成复合物的物质Y应该是抗体,据此可依次推导出m是胸腺、n是骨髓、a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b是巨噬细胞、c是B淋巴细胞、d是浆细胞、e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f是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k是记忆B细胞。图2表示细胞免疫过程。(1)图1中属于免疫功能活性物质的是g 白细胞介素2和Y抗体。(2)图1中表示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过程。(3)图2中AB表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是f(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4)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内的记忆B细胞(k)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大量抗体来消灭抗原。答案:(1)g白细胞介素2Y抗体(2)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体液(3) f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4)k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抗体12解析:(1)能合成抗体并将抗体分泌到体液中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受到了两种信号的刺激后分裂分化形成的,信号之一是能与其进行结合的特定抗原;信号之二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2)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寄生于细胞内,抗体与之结合后,这类病原体就失去了寄生的能力;抗体还能够和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结合,使其被中和而失效。若抗体与抗原形成凝聚体,凝聚体会被巨噬细胞吞噬。(3)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分泌小泡,高尔基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抗体的合成是这些细胞结构共同协作完成的,分泌蛋白质在空间上的移动依赖于小泡的形成、移动和融合。答案:(1)效应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特定抗原白细胞介素2(2)蛋白质病原体寄主细胞毒素巨噬细胞(3)一定的联系小泡13解析:(1)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由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体液免疫依赖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来抵御外来病原体。(2)穿孔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由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3)Fas和FasL都是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控制两种物质合成的基因同时存在于人体细胞中,但在不同的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癌细胞为不死的细胞,死亡因子受体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实现恶性增殖。器官移植中可通过降低死亡因子受体的表达,从而降低免疫排斥现象。答案:(1)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B抗体(2)胞吐流出(3)信息交流能降低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