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17256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康定情歌,说一说:歌声背后的故事,写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王洛宾只有二十六岁,当时在蒙古青海湖边的一个小地方教音乐。有次电视台摄影队来,想拍摄一辑纪录片,他们找上了当地一名千户长的小女儿。王洛宾对这位清秀脱俗只有十九岁的女孩很仰慕,但因语言不通,相处两天,无法沟通,只能把她写入歌中寄情。在一次记者访谈中,他自嘲地说:“也许那是单恋吧,因为心里有话又说不出来,只有通过音乐,才能把内心的感受尽情发泄出来。”,由此可见,王洛宾的歌曲创作来源于哪里?,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什么是实践?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举一举: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可从文学作品、思想理论、影视作品等角度考虑),探究一:,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不同?,请同学们看书本第49页的相关链接,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一方面,社会实践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的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的重要性。,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探究二: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这部作品来源于哪里?又对什么造成了影响?,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江泽民,一方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又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常言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请你说明理由。,探究四:P51,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本课小结,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巨大的作用,深刻的影响,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根本目的和标准),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单项选择,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所包含的道理是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是统一的D、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A,单项选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表明了A、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意义D、文化创新的方法,C,讨论: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提示:(1)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体验生活,属于参加实践活动。只有体验生活才能解决理论和感性认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2)参考课本p51“对文化创造者的要求”一段进行回答。,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