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文科实验班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087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文科实验班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科实验班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文科实验班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文科实验班第五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介绍当时欧洲各国政治与体制的书籍指出:俄罗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盛行君主专制;荷兰及西班牙已无法维持海上霸权;而英国因开风气之先,实施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与国会共治,国势蒸蒸日上。该书最早可能出版于何时( )A十六世纪初 B十八世纪末 C十九世纪末 D二十世纪初2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吏部3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4“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5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6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7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81982年,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B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已制定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9以下主张适合解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是只有管得少的政府,才是管得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则政府机能必须扩大。一个慈善为怀而偶尔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铁石心肠一贯漠不关心的政府要好的多。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来自我治疗。A B C D10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D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1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A.启蒙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12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第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3(20分)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认为:中国1840xx年这16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种道路的转化:一、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二、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三、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试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种现代化道路?结局如何?(7分)(2)中国走上第二条现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4分)用史实说明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4分)(3)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5分)14.(17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法律文献名 称法律文献颁布意义第三表 执行二、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1)(2分)(1)(2分)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匡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2)(2分)(2)(2分)“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3)(3分)(3)(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2分)(4)(2分)15、(15分)【重大历史改革2】 材料一 卡维林认为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入不正常状态,并使国民经济中产生危害国家机体的人为现象,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他主张农民应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并得到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但要考虑地主对土地的权利,由农民给予补偿,赎买手续应由政府拟定。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当今已陷入沼泽,若国家仍维持封建之四分五裂,危险之至。所谓人穷则求助天,今则无处可求。外部威胁,迫在眉睫,无应对之方。于是乎,托福于万世一系的皇室,以成为日本统一之基石。依据人文之发展,大义名分之声起。虽甚为微弱,然兹有国难,无论如何,必须统一国家。以此之力,同担国难,除此之外,别无它途此一精神猛然而起,就产生了攘夷党、勤王党。勤王党、攘夷党结为一体,产生了运动。 大隈重信明治宪政经济史论 材料三 泰西议院之法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即孟子所称“庶人在官”者,英美各邦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泰西各国靡然向风,民气日舒,君威亦日振。即敌国外患纷至沓来,力竭势孤,其能支柱,而人心不死,国步难移,积土成山,积流成海,能胜而不能败,能败而不能亡。陈炽庸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卡维林的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归纳大隈重信所说“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3)据材料三概括陈炽对西方“议院之法”的看法,并据此指出他属于哪一政治派别。(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思想对三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西班牙的海上霸权约维持到17世纪初,荷兰约维持到17世纪中期,所以A项可排除;十九世纪末,法国已进入第三共和国(1870年),德意志帝国成立(1871年),所以C、D项可排除;B项十八世纪末符合材料,故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度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由材料“唐朝审议”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门下省的职能。所以答案选B。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体现的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其它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书画的发展文人画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某一派别的主张,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主张。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三者的共同之处,即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6.【答案】B【解析】本题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题引,实际上的考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中原青铜器鼎盛时间的掌握,中国古代青铜器鼎盛时期是在商周,商周被称为青铜器时代。故选择 B 。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49年判断,B选项是在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C选项发生在1954年;D选项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原则在共同纲领中已经提出,故正确答案选择A选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的确立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一定要注意“1982年”这个时间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已制定”均不是和“1982年”相关的事情,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各种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项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不利于解决经济危机;两项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适合解决经济危机。所以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国家干预经济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可知阿登纳与戴高乐的行为首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所以C正确;A在C中包括着。B消除了表述错误,没有完全消除;D 与题干无关。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发展11.【答案】B【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D都属于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表述。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表述不正确,错在“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的说法,因此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13.【答案】(1)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进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分)结局: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尝试受到严重挫折。(2分)(2)首要前提:实现民族独立。(1分)确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权力高度集中。(4分)(3)启示: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4分,任意2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注意题干信息“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可知第一条道路是指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两个方面列举史实说明,并指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尝试受到严重挫折。第(2)问,注意题干信息“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可知第二条道路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首要前提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从三大改造、民主政治建设、计划经济体制等方面列举史实说明。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回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内容简介,归纳总结到位: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认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历程认识14.【答案】(1)法律文献名称:十二铜表法(1分)。颁布意义: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是平民的胜利。(2分)(2)法律文献名称:权利法案(1分)。颁布意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2分)(3)法律文献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颁布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2分)(4)法律文献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颁布意义: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图表信息,本题考查世界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包括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文献。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表格,解读表格信息,可知:表格(1)考查的是古代罗马法律相关内容。这部法律文献是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有了成文法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这部成文法本质上虽然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其中对人们之间商贸、财产、社会等有较严格的规定和约束,对后世相关法律的产生影响深远,是后世成文法的渊源等。表格(2)考查的是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这部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通过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国王“统而不治”。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议会“权力至上”等。表格(3)考查的是近代中国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内容。这部法律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竭力维护民主共和制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以法律形式维护了先前辛亥革命的成果(推翻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制)等。表格(4)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内容。这部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以后不断发展完善(原因“文革”的原因,文革后主要以1982年宪法为蓝本不断修订完善)。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法,推动了现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1)观点:农奴制已经危及国家的存亡:解放农奴;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每点1分,共3分)(2)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每点1分,共2分)(3)看法:“议院之法”能使君民一心(君民同心);议院之法”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每点1分,共2分)派别:维新派。(早期维新派,1分)(4)共同影响: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