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061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 含答案A组基础题组A.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 B.乙是种内斗争的结果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 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2.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3. 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的增长B.试管比试管内的种群先到达K值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5.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下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1或者K2)(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A.食物和天敌B.气候和传染病(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会变小。B组提升题组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特征2.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3.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C.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速率最大D.种群数量越高,该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4.关于如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5.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群密度 A.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6.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 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4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点,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其原因可能是。灭鼠时除了捕杀老鼠,使其数量减少,同时还应该。图二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最大放牧量不应该超过点,如果长期超过C点将会造成 。瑞昌二中xx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五十六)答案A组基础题组1.D分析甲、乙、丙展示的种群的空间特征,甲为集群型,乙为均匀型,丙为随机型;种群的分布体现了一个种群的空间特征,并不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水平结构对象是某一地方的所有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D错误。2.C前4年,值为定值,-1=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第5年-1小于0,说明种群增长率为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正确;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B正确;第10年的种群数量最少,C错误;由图示曲线图趋势知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D正确。3.B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是生物个体所具有的;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所具有的。4.B由表格数据可知4支试管中最初的环境适宜,种群都经历了类似“J”型增长;试管与试管相比,培养液体积相同,但中的起始酵母菌数多,种群较早达到K值;试管与试管相比,起始酵母菌数相等,但培养液体积多,所以试管内种群的K值大;试管和试管中培养液体积相同,但试管中起始酵母菌数多,所以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5.答案(1)曲线图(2)J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3)K1(4)B(5)K值(或环境容纳量)解析(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中的曲线图。(2)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理想状态(食物充足、无天敌、气候适宜等)下的J型增长曲线。(3)该种群数量在K1上下波动,故K值为K1。(4)C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气候恶劣或者传染病流行导致大量个体死亡,食物和天敌会导致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不会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5)K值大小受环境影响。B组提升题组1.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错误;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集合,B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繁殖的基本单位,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动态也是种群的特征,D正确。2.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A错误。3.A由图分析,甲代表的是“J”型增长曲线,乙代表的是“S”型增长曲线,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A正确;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 N01.74,B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物种数量,营养结构等有关系,物种数量多,营养结构复杂,则其抵抗力稳定性高,而恢复力稳定性低,D错误。4.B种群的“S”型曲线和“J”型曲线的发生条件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增长率、增长速率也是不同的,故B错误。5.B种群密度不能完全反映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6.答案(1)288(2)大(3)B食物和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K值)B草场退化解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计算:N32=364,N=288。(2)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使重捕时的带标记个数减少,种群个体总数调查值比实际值偏大。(3)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增长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即B点;图二中A点和B点分别为最适放牧量和不破坏环境的最大放牧量,如果放牧量长期超C点,草场将会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