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结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17041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形体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汉字形体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汉字形体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构造,一、“六书”的来源二、“六书”的原意及例析三、“四体二用”说四、“六书”的贡献及局限五、六书理论的发展,一、“六书”的来源,“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BACK,现在一般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国文字学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以来,到东汉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标志就是许慎巨著说文解字的诞生及其“六书说”理论的提出。,许慎在说文中探索了文字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贡献最大的便是有关汉字结构原则的“六书说”。,許慎說文解字叙:,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二、“六书”的原意及例析,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后人理解“六书”,根据的是许慎“六书说”的原意。,1.象形,A、定义:“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种字。形象字的产生大都很早,由绘画发展而来;越古老的文字,其形象程度越高,图画色彩越浓。如:,鸟,鱼,马,鹿,目,牛,羊,页,果,州,瓜,B、分类:,1、全体象形:象形字表示的是所象之物的全体之形。如“日”“月”“贝”2、省体象形:象形字只表示所象之物的一部分。如“牛”“羊”等。3、合体象形:有些象形字,所象之物难以单独画出来,或画出来难以辨认,于是就把相关部分也画出来加以衬托。如“果”“洲”,C、特点,练习:请同学们辨认下列象形字:,它以富于真实感的图象来表现词义。所记的一般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象形字历史悠久,是汉字的构形基础。,有关人体,有关动物,有关自然,有关居室器用,A、定义:“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和“下”就是这种字。许慎是就认字过程过言,就造字法而言,这种定义欠科学。,2.指事,王筠说文释例:“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于省吾、梁东汉:“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事物的字。”,B、分类:,独体指事,用纯粹抽象符号所构成。如:“上”“下”两字。加体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所加符号不能独立成字,如“本”“末”等字。变体指事,用增减笔画来表现词义,如“木”的一半为“片”“斗”加上一笔为“升”反“可”为“叵”。,C、特点,象形字所表达的是具体事物,而指事字所表达的多是抽象概念。表现方法上,象形字采取描画物状的写实法,而指事多是运用指示符号的象征法。象形字是其它造字法的构形基础,有的指事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符号才能构成新体。,指事因有其指示性符号以作特征,区别于象形和会意。实际上,指事正是介于象形与会意之间的一种汉字结它是汉字摆脱具象迈向抽象的关键一步,朱宗莱文字学形义篇:“上以济写实之穷,下以开会意之之先。”,3.会意,A、定义:许慎说文解字叙:“比类合谊(通”义”),以见(xin)指撝(hu通“挥”),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B、分类:,同体会意以形会意异体会意以义会意,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形体组成,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形体组成,以形会意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析析,甲骨文从木从斤,斤为斧的象形。本义是破木,即劈开木头。,秉秉,甲骨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手持禾束。,男男,从田从力,力像耒形。表示用耒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妇妇,甲骨文从女持帚。表示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本义为妇女。,友友,甲骨文从二又,以两只右手在一起表示友好相助。,旵:从日山,本义是日光照。尖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以义会意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尖雀尘孬歪,同体会意,同体会意是重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形体,表示一种新义。,林森,艸卉茻mng,吅xun品,j,虫蟲,kn,异体会意,异体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表示一种新义。,答案:及兵戒伐取逐韋莫朝夹休牧,及兵戒伐取逐韦莫朝夹休牧,实践:分析下列会意字,找出其本义,D、辨别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C、特点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文字特征:合体。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是形符,即都表义。,4.形声,A、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類。“以事為名”,即按照事物的類別特點去選一個字作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譬,譬況,相類似,即字音相同相近。“取譬相成”,即取一個發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聲符。江”、“河”就是这种字。,B、形符与声符,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表示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一个部分表音,叫声符。,关于形符:表本义。例:辉:“光也,从光,军声。”表类属。例:璧:“瑞玉环也,从玉,辟声,。”,关于声符:声符表音并不能做到十分准确标音作用的减弱:例:绽定玷占臀殿鲁迅门外门谈:“现在还有谁读滑为骨,读海为每呢?”周有光统计新华字典的正字,形声字有效标音率为39%,声符表意形声字的声符有时兼有表义作用,许慎首先看到了这一点。这类字,主要存在于“会意兼形声”(或称“形声兼会意”)的字中。说文中往往标明“亦声”,以示区别。忘:说文:“不识(zh记住)也,从心,从亡,亡亦声。”婚:说文:“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古人以阴阳划分万物,天阳地阴、男阳女阴、昼阳夜阴。妇属阴,故妇嫁应在黄昏之时(阴)。周礼之记载表明了“昏”可表义。,形符与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聲:谓理江材(2)左聲右形:功甥期放(3)上形下聲:草界空龔(4)下形上聲:舅裳貢婆(5)外形內聲:閨匣衷裹(6)內形外聲:問辯讎聞(7)形符偏于一角:勝裁(8)声符偏于一角:徒旗寐(9)互相穿插:随(从辵隋声)游(从汓qi(泅水之泅的本字)声),省形与省声,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称之为省形与省声。省形如:“弑”,从殺省,式声。“屦”,从履省,娄声。省声字如:“徽”,微省声。糸mi与绳有关。“進”,从辵chuo蔺省声。“珊”,从玉,删省声。“毫”从毛,高省声。,C、造字的方法,加注意符为本字加注意符莫暮益溢它蛇为借字加注意符取娶昏婚采彩,加注声符为本字加注声符晶星自鼻网罔为借字加注声符食饲,音意合成村氮氖铀镁,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由于除了“考”和“老”二字以外,说文解字在释九千多字中没有明确指出哪些是转注字,许慎定义又过于简略,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因此从古到今对转注的不同解释很多,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尚无定论。由于定义过略,其义不明,故后代众说纷纭。主要有三:,形转说:从字的外形考察,以与部首字可以互训的形声字为转注。即注重两字字形的关联来解释转注。代表人物南唐徐锴、清江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江、河可以同谓之水,水不可同谓之江、河;松、柏可以同谓之木,木不可同谓之松、柏。”他们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的部首,而说文在每一部首下的“凡某之属皆从某”就是“同意相受”。例如“考”属“老”部(考的意符是“老”)即受意于“老”,意思相近,可以互相解释。“松”、“柏”属“木”部,即受意于“木”。这实际上是把说文同部首的字当作了转注字。,义转说:即以互训为转注。即注重两字字义的关联来解释转注。代表人物清戴震段玉裁戴震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其义转相为注,曰转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其义类,所谓建类一首也;互其训诂,所谓同意相受也。”“转注尤言互训也。老部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以考注老,以老注考,是之谓转注。”这就是说,凡是同义可以互相解释的字,都是转注字。,声转说:以同一语源派生出来的词造字为转注。即注重两字字义和字音的关联来解释转注。代表人物章炳麟章氏国故论衡转注假借说:“字之未造,语言先之矣,以文字代语言,各循其声,方语有殊,名义一也,其音或双声相转,叠韵相迤,则为更制一字,此所谓转注也何谓建类一首?类,谓声类,首,为语基(“一首”指词源上同韵或同声)。考、老同在幽部,其义相互容受,其音小变,案形体,成别枝;审语言,同本株,虽制殊文,其实公族也。”,“不讲转注,完全能够把汉字的结构讲清楚。至于旧有的转注说中有价值的内容,有的可以放到文字学里适当的部分去讲,有的可以放到语言学里去讲。总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到无休无止的关于转注定义的争论中去。”(文字学概要,页102),“我”甲骨文作“”象长柄带有锯齿刃兵器,即“锜”之初文。后借作第一人称代词。“东”甲骨文作“”该是橐(两端有口的袋)之初文,后借作东西之东。且久借不归,乃另造橐字。,6.假借,A、定义:“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词文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词文,“令”、“长”就是这种字。,(BACK),B、特点:1、“本无其字”2、“依声托事”,C、假借现象产生的原因: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2表意抽象的词无法去造,D、假借与通假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归孔子豚。论语阳货,总结,三、“四体二用”说,六书的具体内容如上所述。从总体上看,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者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转注、假借与前四者性质不同,无关汉字形体结构。清代学者戴震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也就是说,只有前者才是造字之法,至于后者只是用字之法。这一学说在学术界影响极大,尽管仍有异议,但事实上已为大多学者所接受。后来讨论六书的人很多采用戴氏“四体二用”的说法。,BACK,四、“六书”的贡献及局限,“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字用“六书”涵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书”的方法分析。,贡献-1,BACK,“六书说”抓住汉字“表意”这个根本特征,基本上反映了汉字构造方式的客观实际,对通过字形的分析来理解本义,对把握字义的演变线索,对创造新字,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六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古文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贡献-2,第一,象形、指事、会意三类界限不明确。第二,“六书说”中转注的问题最大第三,六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局限性:,五、六书理论的发展-1,唐兰的“三书”说,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唐氏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唐氏之说,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BACK,这是因为唐氏三书并没有给非图画文字类型的以义会意(劣、耷)的会意留下位置;象形、象意的界限不很明确,难以把握。,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述的“文字”章里,描绘了甲骨文字的发展过程,并且附带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问题,把汉字分为象形、假借、形声三种类型。,刘又辛先生在发表于中国语文1957年5月号的从汉字演变的历史看文字改革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把汉字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意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为主,时间的下限当在商代甲骨文以前;第二个阶段叫做假借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假借字为主,时间从商代甲骨文开始到秦朝统一;第三个阶段叫做形声字阶段,从秦汉到现在,汉字以形声字为主体成为定型。,五、六书理论的发展-2,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总的说来眉目清楚,界限分明,较合逻辑,比“六书”说简明。但是汉字有一些不能纳入六书的文字,同样也有一些不能纳入新三书的文字。如:翌:羽立切;羑:羊久切,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其字的假借的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去。,孙常叙先生词的书写形式说,内涵,象物(象形),声音,假借,汉字是写汉语词的,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汉字自身没有音和义,汉字的音、义是所写词的音、义。又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处于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的古汉字,它的形体构造是受所写词的作用和影响的。人们可以从词的内涵方面着手写词,也可以从词的声音方面着手写词。,象事(会意),象意(会意、指事),形声,上面诸家之说,不拘泥于传统的“六书”说的局限,都有新的探索,新的发现,见仁见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