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 2.7DNA的复制复习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022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2.7DNA的复制复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2.7DNA的复制复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2.7DNA的复制复习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 2.7DNA的复制复习试题1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一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取一细菌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轻氮型、1/2中间型D3/4重氮型、1/4中间型答案:A解析轻氮(14N)环境中一细菌转移到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后,DNA分子全为15N/14N,再返回轻氮(14N)环境中培养复制两次,产生4个DNA分子,3/4轻氮型、1/4中间型。2、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然后又用普通的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含14N的营养基上连续分裂2次,产生了4个新个体,它们DNA中的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A3:1B2:1C1:1 D7:1解析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14N的环境中复制2次合成的4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各有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含15N,另一条单链为14N,另2个DNA分子两条链均为14N,故14N链:15N链为(222):23:1。 答案:A3、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所需的一组条件是()有关酶能量DNA模板RNA引物脱氧核苷酸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宜的光照A BC D答案:C4、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1)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完成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上图中),并画出结果C。(2)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_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答案(1)(2)对照曲线如图: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用15N标记的DNA为模板,用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可以得到不同密度的DNA分子。5、某校的一个生物活动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DNA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两种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请分析:如果DNA出现_,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出现_,则是半保留复制;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检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请分析:如果DNA出现_,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出现_,则是半保留复制;解析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后,若为全保留复制的话,2个DNA分子中1个DNA是14NDNA、另外1个DNA是15NDNA,故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若为半保留复制的话,2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故全部位于中带位置。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后,若为全保留复制的话,4个DNA分子中1个DNA是15NDNA,另外3个DNA是14NDNA,故3/4在轻带位置,1/4在重带位置;若为半保复制的话,其中2个DNA分子中都是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另外2个DNA分子全是14NDNA,故一半在中带位置,一半在轻带位置。答案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全部位于中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1/4在重带位置一半在中带位置,一半在轻带位置6、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的分类是依据所含的含氮碱基是T还是UB核酸上任一个脱氧核苷酸种类的改变,都将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C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百个到几千个核苷酸互相连接而成的一条长链D成年男子小肠上皮细胞中核酸分子包含本人全部的遗传信息答案:D7、下列有关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两条主链上的对应碱基以氢键连接成对B配对碱基的互补关系为AG、TCC各个碱基对的平面之间呈平行关系D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答案:B解析DNA分子中碱基对是以氢键连接,并排列于双螺旋内侧,且碱基对平面是平行的。碱基互补配对的关系是:AT、CG。8某DNA分子中,G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35.8%,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和17.1% B31.3%和18.7%C18.7%和31.3% D17.2%和32.9%答案B9、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复制后的子链是()AGAT BUAGCTAG DTUG答案C10、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答案:C11、现有从生物体内提取的部分ATP分子和一个双链DNA分子,还有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3H的4种脱氧核苷酸,拟在实验室中合成出多个DNA分子。(1)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需要的酶是_。(2)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共有8个DNA分子,此段时间内DNA分子共进行了_次复制。(3)在第二代的2个DNA分子中,含3H的链叫做_。(4)在第四代的8个DNA分子中,不含3H的DNA、一条链中含3H的DNA和两条链都含3H的DNA数目之比为_。答案(1)多种酶(解旋酶、DNA聚合酶)(2)3(3)子链(4)0:2:612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但这种差错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选B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1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C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选CDNA连续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15N,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4N;最初的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0个,复制4次,共需40156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4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双链均被标记),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有15N和14N,c只含14N。下图中可正确表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的是()选B一个双链均含15N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由于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有15N和14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14个。1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被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解旋酶作用于两处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若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D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3/4选B处为磷酸二酯键,处为氢键,解旋酶作用的部位为氢键;由于C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30%,所以A与T均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20%,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等于该基因全部碱基中(CG)/(AT)32,若处后T变为A,则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该基因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100%。16在果蝇精巢内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a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b期。假如在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之前,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其中一条染色体,分裂完全后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子细胞是c。则a、b、c分别代表()A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B5、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C3、分裂前期、两个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D3、分裂间期、两个来自于不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选A碱基A可以参与构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碱基C可以参与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T只能参与构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DNA复制时,也就是细胞分裂间期。用放射性元素标记了一条染色体,也就是标记了一个DNA分子,该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后,形成两个DNA分子,各含有一条含放射性元素的单链,且这两个DNA分子通过一个着丝点相连。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这两个DNA分子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个DNA分子分开,随后分别进入到两个精细胞中。17下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B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C若将该DNA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选A在一条链中A与T不一定相等;DNA彻底水解是指将脱氧核苷酸也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两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相等。18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酶,B是_酶。(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4)乙图中,7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原则。解析:(1)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保留了母链的一条。(2)A酶是解旋酶,破坏了DNA分子中两条链中的氢键,使DNA分子解开螺旋;B酶催化DNA子链的合成,为DNA聚合酶。(3)图甲为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4)图乙中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三者构成的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1)半保留复制(2)解旋DNA聚合(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碱基互补配对19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法。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2)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条链带有放射性。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次,该细胞含有_个染色体组。(3) 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解析:(1)蚕豆根尖细胞为体细胞,其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从而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2)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每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被3H标记。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2次,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3)该实验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答案:(1)有丝分裂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2124(3)半保留复制20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实验分组:A甲组:培养液Y 细胞 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生理盐水乙组:培养液Y 细胞 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B分别测定两组的 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C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 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 表示相关名词;Y 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1)实验目的:_。(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3)实验中采用3HTdR 的原因:_。解析:(1)根据实验所给信息,培养液中含有3HTdR,该物质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推测此物质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由此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X对动物细胞增殖的影响。(2)由于不清楚X物质的具体作用,其可能促进细胞增殖,也可能抑制细胞增殖或不影响细胞增殖,故在预测实验结果时,应罗列各种结果及对应的结论。若甲组CRD明显高于乙组,则X物质抑制动物细胞的增殖;若甲组CRD明显低于乙组,则X物质促进动物细胞的增殖;若甲组CRD与乙组基本相同,则X物质不影响动物细胞的增殖。(3)实验中采用3HTdR,而不选择其他的核苷酸,原因在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分子结构所特有的化学成分,不会出现在RNA分子中,且在DNA分子复制时需要3HTdR作为原料。答案:(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2)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