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986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同步培优资料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吞噬细胞的胞吞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 B. C. D.2.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T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T细胞并产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 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和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1-5中都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1一5均能识别抗原6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由遗传决定,而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产生都有两个途径,且这两种细胞都会衰老和死亡 C.浆细胞与相应的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分泌抗体将抗原清除 D.同种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相应的记忆T细胞在识别其之前,仍需吞噬细胞将其处理7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8下列简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1)在受刺激的 细胞内 转录为mRNA,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2)与抗体的产生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人体内存在该物质的下列场所是 (多选)。A.血清 B乳汁C组织液 D肝细胞内(3)图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原因是 微专题11 免疫调节1.解析:选C。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一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因此: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的胞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属于第三道防线;抗毒素是指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属于第三道防线。故选C项。2.解析:选D。溶菌酶可以杀死病菌,A对;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对;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菌,C对;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D错。3解析:选。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故A选项错误;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故B选项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按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故C选项正确;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故D选项错误。4解析:选C。吞噬细胞可以非特异性地吞噬外来异物,不需要抗体参与,A项错误;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项错误;病毒侵入机体,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其扩散,此过程有浆细胞参与,再通过细胞免疫进一步消灭,此过程有效应T细胞参与,C项正确;记忆细胞被再次入侵的病原体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所以记忆细胞不能与病原体结合而直接抑制它繁殖,D项错误。5.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以推知:物质a为抗体、,细胞4为浆细胞,细胞3为B淋巴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细胞2为T淋巴细胞,细胞1为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故A正确;细胞1一5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则遗传物质相同,故B正确;为抗原的呈递,需要细胞2膜上的受体识别,为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被细胞3膜上的受体识别,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C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故D错误。6.解析:选C。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是由遗传决定的,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受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A正确;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T细胞和记忆细胞形成,都会衰老和凋亡,B正确;浆细胞不能与抗原结合,C错误;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仍需吞噬细胞处理,D正确。7.解析:选A。由图可知,抗原刺激机体后,同时引起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需要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对;由图可知,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C对;二次应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抗体,D对。8解析:(1)据图分析,在受刺激的B细胞所分化的浆细胞内DNA转录为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2)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产生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人体内存在抗体的下列场所有血清、乳汁、组织液;(3)图中的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原因为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答案:(1)浆 DNA 核孔(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ABC (3)这些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