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807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六章 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对水资源的压力对能源的压力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使环境污染加剧A. B. C. D.答案D解析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也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要水,除饮用水以外,农业、工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2到2050年,按16亿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 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84 亿吨,需要每公顷产粮13.5 吨,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B控制人口数量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D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答案B解析若人口增长到16亿,则单产需要比现在提高2.7倍,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则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单产、保护现有耕地等多方面出发,才能减轻上述压力。粮食单产的提高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3下列哪项不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A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B水资源短缺、海洋污染C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D有害生物增加、转基因生物增多答案D解析有害生物仅在一定地点、时期内呈“J”型增长,目前不会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转基因生物目前尚未造成生态环境问题。4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中CO2的含量很高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量减少CO2的排放量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保护植被D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向大气释放的CO2将减少,有利于阻止气温升高答案D解析气候变暖是由CO2过多引起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防治温室效应的方法,就是减少CO2的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植被。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6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答案C解析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高。7下列有关“富营养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富营养化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B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C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赤潮”D富营养化不仅影响水产养殖业,而且会使水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畜的安全饮水答案C解析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染和农田排水。当它们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由于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以进行呼吸作用,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的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然后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同时产生H2S等有毒气体,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发生富营养化的湖泊、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体,因浮游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呈现出蓝、红、褐等颜色。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B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而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C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D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答案D解析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应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特殊的保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猎采和买卖。9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侯、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A. B. C. D.答案B解析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0微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引进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被覆盖的植物就会因长期缺少阳光而枯萎。微甘菊在我国已经造成了触目惊心的区域性危害。对此说法中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微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间的关系是竞争C应该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D微甘菊泛滥的原因是脱离原产地后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B解析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薇甘菊与被其覆盖的绿色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阳光,属于竞争关系;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而不是杜绝引进外来物种;薇甘菊泛滥的原因是适应能力强,缺乏天敌而失去控制。1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答案C解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较合理;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能量利用率不高,并且大量消耗了粮食,如玉米和小麦,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纤维素生产可再生能源是最好的方法;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开垦湿地,易导致生态系统破坏。1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培养农作物、家畜和家畜新品种的基因库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生物多样性来维系C生物多样性决定了地区环境的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潜在价值还未被我们所认识答案C解析地区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答案B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人为因素造成对环境的破坏。B项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14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答案C解析使用化肥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15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你认为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易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答案A解析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虎的生存范围日益减小,食物逐渐缺乏,以前不会袭击人的老虎开始主动伤人,投喂食物只能解决暂时问题,恢复其生存环境才是重中之重。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属于竞争关系C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D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从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这是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碳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1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B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危害生物的多样性C改变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原因D引进的外来物种会通过捕食或竞争排挤本地物种,但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答案D解析外来物种入侵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是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对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18近年来,由于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氮磷浓度较高,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下列各项改善太湖水体污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围湖造田,减小水域面积B投放化学药剂,抑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C大量引进肉食性鱼类,控制藻类生长D加强污水处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答案D解析围湖造田会减少湿地;投放化学药剂会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并造成污染;引入的肉食性鱼类会捕食草食性鱼类,反而使藻类生长加快;对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减少对湖水水体的污染。19下图表示1928、1978、xx三年,在甲桥上游20公里至下游40公里的范围中,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1928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78年时严重B从1928年到xx年的8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有持续改善的趋势C在xx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28年时轻微D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严重答案C解析坐标系中共有三条曲线,对任何一条来说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上游是越来越轻微,下游是先严重后轻微,而三条曲线之间相比,在同一距离上三者溶氧量大小依次为xx、1928、1978,则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1978、1828、xx。20人类有较强的能动性,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B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体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放心大胆使用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答案D解析人类有较强的能动性,但在改变自然面貌时,一定要合理,遵守自然变化规律,而不能只根据人类自己的意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7分)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自然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环境阻力”包括_等方面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3)若上图表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则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有_。答案(1)人均耕地、淡水资源、食物、资源和能源短缺、生存空间变小、环境污染加剧、传染性疾病流行增加(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栖息地破坏造成食物减少,活动空间减少解析(1)人口的增长会使对粮食、住房的需求增加,而且大量利用各种资源,会给环境带来较大污染,人口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当人口数量超过环境的最大容纳量时,则对环境造成破坏,使环境容纳量急剧下降。(2)对某一地域人口数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大熊猫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是其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2(10分)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_和_。(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和_,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_。(4)大型挺水植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答案(1)环境污染(杀伤天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2)藻类大型挺水植物消费者(3)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为竞争关系,鱼与藻类为捕食关系(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等的排放量,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的数量。同时,要考虑化学治理存在的新污染问题等。在修复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和捕食。大型挺水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降低水体中氮、磷的浓度,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23(12分)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在海拔2 0004 000 m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由于种种原因,据统计现仅存千只,请分析:(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_。(2)大熊猫喜食竹类植物,偶食小动物,食物结构较单一,因此当竹林减少或大面积死亡时,大熊猫就面临_。(3)大熊猫性情孤僻,不喜群栖,每胎产12仔,繁殖能力_,严重影响了_。为此,现在多采用_的方法,来提高雌性成体的怀胎率。为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现已普遍采用_的方法。(4)由于大熊猫各栖息地之间的森林被破坏,造成它们无法进行_,长此下去,将导致该物种的_。(5)为了保护国宝,最有效的办法是_,其中著名的如_。同时宣传教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人们应当认识到自然界的每个物种都是一个_。答案(1)人为因素(2)食物短缺,生存受到威胁(3)较低种群数量人工繁殖(或人工授精)人工饲养(4)远系杂交退化(5)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王朗大熊猫保护区天然基因库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但是这种适应又是相对的,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是经常改变的,这种改变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如竹林面积大量减少,大熊猫必然面临食物短缺,生存受到威胁。同时,大熊猫繁殖能力较低,也是其种群数量少的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我国建立了四川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同时采用了人工繁殖、人工饲养等方法来提高大熊猫的种群数量。24(9分)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若某地空气中主要污染源是化工厂废气,请设计一个实验,用葫芦藓报告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情况。材料用具:栽有葫芦藓且生长状况相同的花盆4个、透明塑料袋、50 mL注射器、双面胶纸。方法步骤:第一步:取一大号塑料袋排尽空气,收集化工厂废气若干。第二步:_。第三步:1号盆注入200 mL空气,2号盆注入150 mL空气和50 mL化工厂废气,3号盆_,4号盆注入_,注入气体后均密封。第四步:_。预期:经过24 h,可以得到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情况下的葫芦藓生存数,并以此作为指标预报污染情况。答案第二步:取4盆长势相同的葫芦藓,套上相同大小的塑料袋并标上1号、2号、3号、4号第三步:注入100 mL空气和100 mL化工厂废气50 mL空气和150 mL化工厂废气第四步:将4盆葫芦藓放在室温下培养24 h解析根据题意知,要求利用葫芦藓报告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情况,所以要设置4组实验。在实验中所要控制的单一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化工厂排出的废气。设置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该题中用的是相互对照,即不同实验组之间进行对照就可以说明问题,还应注意等量原则,即每一组所使用的气体量是相同的,同时四组实验中所用的材料应保证其长势相同,并放到同一环境条件下生长。25(12分)一些调查表明,世界上有许多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小,甚至完全消失。有人怀疑,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可能与这一现象的成因有关联。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科学家在某地区采集了能在当地繁衍的蝾螈、蟾蜍和青蛙3种两栖类受精卵。实验步骤:取纱网制笼子(纱网制笼子对受精卵及胚胎发育没有不利影响)3只,分别编号为A、B、C,每笼中放入各受精卵100粒,置于当地池塘中。C组:笼子上方加一层透明塑料板,不能阻挡紫外线。B组:笼子上方无隔板,可以直接接受日光的照射。A组: _。实验重复数次,最后结果如下表:分组蝾螈蟾蜍青蛙C884394375B906383404A405123101科学家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造成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受到池塘中原有微生物的感染。请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完成实验步骤_ _。(2)根据假设,研究者要证实导致两栖动物减少的环境因素是_,该因素对两栖动物_会产生不利影响。(3)若以A组为实验组,较为合理的对照组应该是_组。就表中数据来看,实验结果是_(支持/不支持)假设的。B、C组的设计能够排除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4)结合本实验研究结果(死亡率统计及死因调查),对于臭氧层的破坏与两栖动物数量减少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推断是:臭氧层的破坏使_过强,导致两栖类受精卵或胚胎的_力减弱,最终导致_升高。答案(1)笼子上方加一层透明玻璃隔板,能阻挡紫外线(2)紫外线受精卵及胚胎发育(3)C支持空气、温度(4)紫外线照射抗感染(或免疫、抵抗)死亡率解析(1)由对照实验可知,紫外线的有无是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应设置一组自变量处理的实验组。(2)由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紫外线,紫外线会诱导基因突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此对两栖动物的细胞分裂如受精卵和胚胎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3)若A组为实验组,则C组为对照组,从实验的结果来看,与实验目的是完全相符的,除去自变量,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O2浓度等无关变量都是相同的。(4)臭氧层具有防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其破坏会对地面加大紫外线辐射,进而影响两栖类受精卵或胚胎的成活率,进而影响其成活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