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775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 D水含量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答案:B2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强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以及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红细胞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故细胞膜不具有水溶性;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红细胞没有大的液泡;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质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在4 的蒸馏水中吸水涨破;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减慢。答案:C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且细胞间各种信息交流方式都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解析:细胞膜具有以下功能:保护性屏障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贯穿细胞壁,将相邻两细胞细胞质连通在一起,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这种交流信息的方式和细胞膜上的受体无关。答案:D4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相邻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解析: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和糖类,这是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基础;多细胞生物体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除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外,还可通过细胞通道进行信息交流;细胞膜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的进出,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细胞不需要的物质,甚至病菌、病毒有时也能进入细胞。答案:C5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蛋白酶去除细胞壁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D可以用高倍镜直接进行观察解析:一般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去除植物细胞壁一般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法处理,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再利用高倍镜观察。答案:C6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C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要多D细胞膜中不仅含有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中蛋白质约占40%,脂质约占50%,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承担者,其种类与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答案:A7下列有关膜结构中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解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转运有关,但并非只有一种功能。生物膜上的蛋白质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糖蛋白而具备信息传递功能,也可作为受体分子,与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不同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功能的原因是由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即结构上具有特异性。答案:A8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解析:题中的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剩下的结构“血影”实际上是细胞膜。答案:D9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使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解答本题关键是针对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是细胞膜上对应的糖蛋白信息分子,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答案:D10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不可能相同,也具有专一性。答案:C11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发现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B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C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D细胞的物质交换有关解析:细胞膜上有成分相同的糖蛋白,细胞就能够结合在一起;细胞膜上没有成分相同的糖蛋白,细胞就不能结合在一起,这说明糖蛋白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答案:A1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将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而活细胞的细胞核不着色。若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染色。综上所述,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不同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解析: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失去控制作用。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在正常机体的红细胞内不会存在的物质是_。AO2 BCO2C抗体 D血红蛋白(2)简述红细胞膜的制备过程_。(3)红细胞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成分是_;人的红细胞与草履虫细胞相比,细胞膜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方面?_。(4)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能否制备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请分析原因:_。解析:(1)正常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可运输O2和CO2,但不会有抗体。(2)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3)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糖蛋白的成分有蛋白质和糖类,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的复杂程度。答案:(1)C(2)把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使红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经洗涤、离心便可得到细胞膜(3)糖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4)不能。因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制备的生物膜除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等1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常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1)将红细胞_,处理一段时间就可使其发生溶血现象。(2)“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_、_。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_。(3)本实验_(填“能”或“不能”)选用鸡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_。(4)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A核酸酶 B斐林试剂C糖水解酶 D双缩脲试剂解析:此题主要应从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角度来回答,同时需要结合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相关知识。(1)制备细胞膜时应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获取的膜即为细胞膜,排除了其他膜性物质的影响,降低了实验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技巧性和科学性。(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特性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它充分说明了生物体“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答案:(1)放入蒸馏水里(2)蛋白质糖类磷脂(3)不能鸡的红细胞内含有核膜及多种具膜的细胞器,它们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4)C15(15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可用来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请完成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1)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烧杯、玻璃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量筒。(2)方法步骤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A、B。_。选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分别放入A、B两只烧杯中。经过相同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结果:_。(4)请解释盐酸溶液中出现实验结果的原因:_。解析:本题主要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本题所利用的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死亡后选择透过性消失。在完成该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中学阶段对照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有四步:第一步:分组编号。即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用玻璃铅笔标上A、B。(步骤)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酸和清水,再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步骤)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要设置观察标准,即相同时间后观察花瓣、水的颜色变化。(步骤)第四步:实验结论。结合实验原理,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本实验的现象应为清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无色;盐酸中花瓣褪色,溶液变红。在分析盐酸溶液中出现实验结果的原因时可从盐酸对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答案:(2)在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酸和清水(3)清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无色;盐酸中花瓣褪色,溶液变红(4)在酸性环境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液泡中的大分子色素进入盐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