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773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4)9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西汉设立中朝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立枢密院A B C D10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11“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A B C D12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3“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是北宋以来的民间俗语,但图中却出现了“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的标语。这主要是因为 A军人地位的提高 B土地革命的影响C国民革命的高涨 D救亡运动的兴起14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15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16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鉴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 A深受工业革命影响 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 D促进了资本输出27(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创造了无比的财富,然而,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反而增加了,绝对贫困的现象更加显著。1 803年,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l 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英国家庭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5分)材料二 土地若归少数富人者之所有,则可以地价及所有权之故,而妨碍公共之建设,平民将永无立锥之地矣。苟土地及大经营皆归国有,则其所得,仍可为人民之公有。盖国家之设施,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徒增长私人之经济,而贫民之苦日甚也。 孙中山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担忧?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设想?(8分)材料三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比较(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 (单位:元人)(3)分析上述表格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8分) (4)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请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29(35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早在清末就是一批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的一个梦。100年前,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梦想随一江春水东流去;100年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上海世博会,让百年世博梦圆成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1年以前,全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这些报刊有日报,有周刊,旬刊,月刊,季刊;以内容论,有综合性的,有专门性的,如宗教报刊,科技刊物,妇女刊物,儿童刊物;以文体论,有文言文的,有白话文的,还有图文结合的画报。这一时期,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 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英、日、法、德、葡、俄等多种外文报刊均有。有些报刊是纯地方性的,更多的是全国性的。(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原因。(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报刊业发展的影响。(4分)9D lOA 11A 12D 13D 14C 15B 16A 27(25分)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社会分配不公)。(2分)后果:犯罪现象激增;工人滋生反社会情绪;工人运动兴起。(3分) (2)担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剧。(4分)设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4分) (3)现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贫富差距逐渐拉大。(4分)原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2分)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经济体制不完善;分配方式多元化;分配调控制度不健全。(2分) (4)加快发展经济,注重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配体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注民生、扩大就业。(4分) 29(35分) (1)数量多;品种丰富;语种多;发行范围广。(4分)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较早;西方思想文化传人较早;近代经济发展起步早;(3分) (2)丰富了人们的信息和知识来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